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在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2021-10-23 08:06赵宏涛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岫岩镇社区康乐养老院卫生所辽宁鞍山1143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19期
关键词:后叶素奥曲垂体

赵宏涛(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岫岩镇社区康乐养老院卫生所,辽宁 鞍山 114300)

食道、胃、十二指肠、胰腺和胆囊都属于曲氏韧带以上消化道,所以这些部位损伤造成的出血属于上消化道出血,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急症,且具有一定致死率[1]。临床病症以呕血、便血为主,表现为血容量逐渐减少及病变周围微循环障碍,如果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液迅速流失,会造成血液循环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临床治疗以止血为主,但研究显示单用止血药治疗效果不佳。因此,临床多采用联合用药治疗。传统治疗多联合垂体后叶素,具有一定止血效果,但容易引起腹痛,且部分老年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增加,因此总体效果欠佳。本次研究分析了奥美拉唑、奥曲肽两药联合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纳入我院收治的8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此次研究(纳入时间:2019年1月-2020年12月),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参照组男28例,女14例,年龄范围31-73岁,年龄均值(49.56±2.62)岁。导致出血原因:1例因长期服用激素引起胃黏膜病变而大出血,10例因门脉压性胃病而大出血,12例因十二指肠溃疡而大出血,13例因胃多发性溃疡而大出血,4例因严重外伤而并发应激性消化溃疡,2例因复合性溃疡而大出血。试验组男29例,女13例,年龄范围31-74岁,年龄均值(49.45±2.01)岁。导致出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1例因长期服用激素引起胃黏膜病变而大出血,10例因门脉压性胃病而大出血,11例因十二指肠溃疡而大出血,13例因胃多发性溃疡而大出血,5例因严重外伤而并发应激性消化溃疡,2例因复合性溃疡而大出血。两组资料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给予垂体后叶素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将垂体后叶素注射液10U溶于20mL 50%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推注(5min内完成),然后以0.2-0.4u/min的速度持续泵入药物,连续治疗3天。给予奥美拉唑40mg溶于0.9%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2次/日,连续使用3天。试验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奥美拉唑使用同上。奥曲肽0.1mg溶于0.9%生理盐水20mL静脉推注(5min内完成),然后0.2mg溶于0.9%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剂量控制在25ug/h,连续治疗药3天。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上消化道出血持续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红蛋白水平、脉搏、平均动脉压、总有效率。

1.4 疗效标准 显效:患者体征改善,脉搏、血压平稳,胃管引流液和粪便颜色均正常;有效:患者体征改善,胃管引流液颜色逐渐变浅;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改善,治疗2d后仍有出血症状。排除无效率计算总有效率。

1.5 统计学方法 在SPSS22.0软件中,计数样本实施χ2统计,计量样本取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持续时间比较 试验组上消化道出血持续时间(6.26±1.25)h少于参照组的(9.51±2.94)h,组间差异显著(t=11.637,P<0.05)。

2.2 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脉搏、平均动脉压比较,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红蛋白、平均动脉压水平高于参照组,脉搏低于参照组,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相关临床指标比较(±s)

注:组内比较aP<0.05,组间比较bP<0.05。

2.3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100.00%(42/42),高于参照组的80.95%(34/42),P<0.05。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的早期临床表现为口干舌燥、恶心、困倦、晕厥、呕吐、出冷汗等。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因是静脉压增高,引起食管和胃静脉破裂出血,造成大量出血和休克。所以,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对于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垂体后叶素是上消化道出血传统治疗药物,通过促进脏器血管收缩,满足脏器血液供应,实现降低门脉压的效果。但垂体后叶素选择不当会导致其他器官的血液供应减少,机体不良反应较多[2]。

奥曲肽是一种与人类生长抑制素相似的八肽化合物。主要用于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应激性溃疡、消化道出血、门脉高压所致的重症胰腺炎,有助于缓解因胃、肠、胰腺内分泌系统肿瘤、肠瘘、突眼性甲状腺肿及肢端肥大症所致症状。与天然激素相比,奥曲肽对胰高糖素、生物生成素和胰岛素的抑制作用更强,它能抑制LH对GnRH的反应,降低内脏血流,尤其是门脉血流,有助于上消化道止血。相关药理学研究显示,其还能有效抑制胃泌素、5-羟色胺、糜蛋白酶、血管活性肠肽、胰高糖素、血管活性肠肽和胃动素,发挥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胃溃疡愈合,减少上消化道再出血的效果。

奥美拉唑目前广泛应用于十二指肠溃疡、卓艾证及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等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临床多采用奥美拉唑静脉注射方法治疗急性消化性溃疡出血。同时,其常与克拉霉素、克林霉素或与甲硝唑、阿莫西林等抗菌药物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奥美拉唑属于脂溶性弱碱性药物,其在酸性环境中可以发挥聚集作用,对胃壁细胞顶膜形成的分泌性微管和位于胃壁细胞质中管状小泡发挥特殊作用。通过二硫键与质子泵之间的稀疏基团关系,可将它们转化成黄酰胺的活性形式,发生不可逆结合,实现抑制H+,K+-ATP酶活性,阻断胃酸分泌,有助于H+顺利转运到胃腔,降低胃液中酸性物质含量。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试验组上消化道出血持续时间短于参照组,血红蛋白、平均动脉压水平高于参照组,脉搏低于参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所得结论与相关研究具有一致性[3]。

综上所述,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奥美拉唑、奥曲肽两药联合治疗效果确切,可加速遏制临床出血症状,对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具有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后叶素奥曲垂体
垂体MRI诊断小儿矮小症的价值观察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垂体前叶功能减退的临床诊治进展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胎盘早剥产后大出血应用垂体后叶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的临床分析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
原发性肉芽肿性垂体炎误诊为垂体腺瘤1例
奥曲肽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垂体后叶素对咯血患者血钠水平的影响及相关不良反应的分析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