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按摩及水胶体敷料用于新生儿硬肿症的效果观察

2021-10-23 08:06李伟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河南南阳473000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19期
关键词:胶体体温新生儿

李伟(河南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河南 南阳 473000)

新生儿硬肿症简称新生儿冷伤,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体温低下及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1],严重时出现多器官功能损伤,多见于早产儿。寒冷、早产、感染、窒息及喂养不当造成的饥饿是本病的诱发因素,体温低下造成皮下脂肪凝固,外周血管收缩,血流缓慢、淤滞,组织灌流不足、缺氧,导致微循环障碍,弥漫性血管内凝血[2]。如果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控制病情的发展,促进新生儿康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9月入住儿科监护室治疗的新生儿硬肿症患儿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18例,女16例;病程1-10d。观察组男19例,女15例;病程1-11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措施。(1)吸氧。患儿常规吸氧0.5-1.0L/min,氧气适当湿化加温,氧疗时应控制氧浓度和吸氧时间,防止早产儿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2)保暖复温。循序渐进,逐渐复温。①轻度:肛温>30℃,腋温-肛温差为正值时,可直接将患儿置于30℃的保暖箱中,每小时测肛温1次,根据患儿体温恢复情况调节保暖箱温度在30℃-34℃,使其体温在6-12h恢复正常;②重度:肛温<30℃,腋温-肛温差为负值时,先将患儿置于比其体温高1℃-2℃的暖箱中复温,每小时测肛温、腋温1次,同时提高暖箱0.5℃-1℃,最高箱温调至34℃,使患儿体温在12-14h恢复正常。体温正常后,将患儿放置调至适中温度的暖箱中[3-4]。(3)皮肤护理。加强皮肤护理,保持清洁;及时更换体位,避免皮肤受压;衣服应柔软,护理动作应轻,避免皮肤损伤,避免肌内注射。(4)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要观察疗效及副作用,静脉滴入的液体应加温到35℃左右。如输注血浆增加抗病能力[5],补充凝血因子缺乏,扩充血容量时,速度宜慢,控制速度应从慢到快逐步调节,一般控制在0.5-1.5ml/min。(5)病情观察与监测并发症。在复温过程中,应观察患儿呼吸、脉搏、血压、出血征象和硬肿范围及程度的变化,观察和记录24h出入量,及时发现并协助医生处理并发症。①如患儿突然面色青紫、呼吸增快、肺部湿啰音增多,考虑肺出血;②脐部或穿刺部位渗血、皮肤淤斑、呕血、黑便及血尿,提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③尿量少于1mL/(kg·h),提示可能并发急性肾衰竭;④血压下降、心率增快、心音低钝、脉搏细速、四肢冰凉等,是并发休克的征象。(6)心理护理。向家长介绍病情,及时回答家长提出的问题,告诉家长轻、中度患儿预后很好,重度患儿可能有脑瘫并发症。患儿有吸吮能力时,鼓励母乳喂养,可以缓解家长的焦虑心情。(7)生活护理。悉心喂养,保证足够的能量及水分供给,给母乳或稀释牛奶喂养,少量多次。吸吮无力患儿可用鼻饲法或静脉输液。无尿或有心肾功能损害者,严格限制液体输入量。保持病室温、湿度适宜,减少探视,做好保护性隔离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皮肤按摩及水胶体敷料应用。(1)皮肤按摩。医务人员消毒患儿硬肿部位皮肤,把维生素E胶丸里的油剂滴于硬肿皮肤处,用食指、中指在硬肿处均匀做环形按摩,力度轻柔,10min/次,2次/d[6]。(2)水胶体敷料的应用。常用水胶体敷料,覆盖局部皮肤,每3d更换水胶体敷料1次,敷贴到硬肿完全消失[7]。两组患儿均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及硬肿消退时间。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6.47%,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7.0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儿治疗开始到硬肿消退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硬肿症状消退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s,d)

表1 两组患儿硬肿症状消退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s,d)

3 讨论

新生儿硬肿症多发生在寒冷季节,出生后1周内多见,一般情况为反映低下、不吃、不哭、不动、体温不升,表现为低体温及皮肤硬块,临床上多采用保暖、复温、输液、控制感染等措施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注意预防宣教做好孕期保健及助产,预防早产、窒息、感染。寒冷季节出生的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要注意保暖。生后尽早喂养,鼓励母乳喂养,保证能量的供给。积极防治新生儿感染。指导家长介绍保暖、复温的重要性与方法,喂养及皮肤护理的方法,患儿体温、皮肤硬肿、呼吸、脉搏观察的方法,适宜的环境温度和湿度。

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临床干预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皮肤按摩及水胶体敷料治疗,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有效率(97.06%)较对照组有效率(76.47%)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开始至硬肿消退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新生儿皮下脂肪组织的饱和脂肪酸含量大,熔点高,体温降低时易凝固,在按摩时使用维生素E,可促使皮肤对药物的快速吸收,改变饱和脂肪酸的转变能力,可消除硬肿[8],又可防止热量散失。水胶体敷料敷于患处能改善局部缺血缺氧状态[9],又可加快对组织液的吸收,减少水肿现象[10],还可提高机体抗感染能力[11]。

总之,皮肤按摩联合水胶体敷料治疗新生硬肿症患儿,改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胶体体温新生儿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微纳橡胶沥青的胶体结构分析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早期科学干预新生儿喂哺对新生儿黄疸的影响研究
新生儿晚断脐联合自然干燥法的护理效果
“分散系、胶体”的考点归类和规律总结
哪些因素影响体温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黄河水是胶体吗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