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磁吸式日食与月食模型突破学生思维障碍

2021-10-23 01:56颜罗丽
中学物理·初中 2021年10期
关键词:认知水平思维障碍

摘 要:初中学生的物理思维基本处于“具体运算阶段”,不依靠实物很难想象出日食与月食的形成过程,更难以理解其原理.笔者利用生活常见材料制作磁吸式日食与月食模型,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日食与月食的真实情境,增强学生感知,再通过小组合作以及拓展性提问的方式,突破学生思维障碍,促进其认知发展.

关键词:磁吸式日食与月食模型;认知水平;思维障碍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134(2021)20-0053-02

作者简介:颜罗丽(1995-),女,四川宜宾人,硕士,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物理教学、实验教学.

1 日食与月食的教学困境

初中学生在生活中形成一些错误的前概念,导致其思维具有肤浅性、片面性,他们的思维往往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撑.在初中物理教科版教材“光源 光的传播”这一节内容中,日食与月食是“光沿直线传播”的重要体现,由于受到认知水平的限制,初中学生很难想象出日食与月食形成过程及原理,很多同学通过机械地记忆地球、月球和太阳的位置从而区分日食和月食,当再次遇到类似的情境时,依然不能很好区分,在这节课中,理解日食与月食的形成过程及原理也成为这节课的难点.

2 磁吸式日食与月食模型制作过程

制作材料:超轻黏土(蓝、白、黄)、圆形磁铁、手电筒、双面胶.

制作步骤:(1)利用超轻黏土制作月球模型,制作时尽可能还原月球的样貌,将磁铁粘在月球模型上,使其可以吸附在白板上;

(2)利用超轻黏土制作地球模型,制作时尽可能还原地球的样貌,为了减轻地球的重量,使其可以牢固吸附在白板上,利用圆形物件将地球做成空心,将磁铁粘在地球模型上;

(3)为了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利用超轻黏土制作一个“小王子”,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站在地球上的小王子;(4)利用手电筒发出的光模拟太阳光,将磁铁粘在手电筒上,使手电筒可以吸附在白板上.

3 利用磁吸式日食与月食模型突破学生思维障碍

3.1 创设真实情境,增强学生感知

教师展示磁吸式日食与月食模型,请同学们思考日食是如何形成的,教师移动模型,使太阳、月球、地球运动到如图1所示的情境,并提问:如果你是站在地球上的小王子,你是否会观察到日食?通过这一美妙直观的现象,学生可以发现此时小王子可以看到完整的太阳;教师移动月球位置,使其处于如图2所示位置,并提问:此时小王子是否还能看到完整的太阳?学生在看到月球遮住太阳的部分光线时,可以得出此时小王子看到的是日偏食;教师再次移动月球的位置,使其处于如图3所示位置,提问:此时小王子又将看到什么现象?由于月球遮住太阳发出的所有光线,学生观察能够得出此时小王子看到的将是日全食.教师通过创设这一真实情境,使日食现象不再遥不可及,在成功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同时,学生头脑中也已经初步知道关于日食的形成过程.

为了进一步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月食形成过程,教师提问:那月食又是如何形成的?学生已经观察日食形成过程,能够初步想象出月食的形成,此时教师再移动模型,使太阳、地球、月球分别运动到如图4-6的情境,针对每一情境提出相应问题.通过这一完整过程,学生初步认识日食和月食现象,并且知道日食与月食现象是如何发生的,但理解还不够深入.

3.2 小组合作学习,建立日食与月食模型

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观察到日食和月食后,已经形成了丰富的感知觉,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画出日食与月食形成过程,由于学生思维水平的限制,教师应给学生搭建适当的“脚手架”,首先通过动画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日食的形成原理图,再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画出月食形成原理图.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形成关于日食与月食的表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建立日食与月食的模型.

3.3 拓展性提问,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根據耗散结构理论,“非平衡是有序之源”,学生认识之所以能不断提高,原因在于不断刺激学生思维,打破原来的平衡状态,使之远离平衡状态,这时学生必须充实或改革原来的图示,使认知结构进入更高的有序状态.学生初步认识日食与月食现象及原理,为了刺激学生思维,提高其认识,教师可以针对日食与月食形成原理图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发生日食时,是否站在地球上的每个人都能观察到日全食?如果不是,哪些区域的人观察的是日全食,哪些区域观察的是日偏食?发生月食时又是否是相同的情况?(2)播放发生日环食的相关新闻,提问:太阳、月球、地球处于什么情况时,才会观察到日环食?会不会发生月环食,为什么?

4 总结

大部分初中学生的认知还处于“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学生要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需要丰富的情境使他们进行全面感知,做好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充分过渡的准备,在形成物理感知觉以后,教师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思维,使其认识能够向理性认识飞跃.最后,通过教师创设变式或比较等活动,促进学生认知图式的构建,打破学生思维障碍.

参考文献:

[1]乔际平,邢红军.物理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2.

[2]孙伟河.经验心智模型 概念模型 科学模型——概念进阶学习的三级图式[J].中学物理,2020,38(02):6-11.

[3]冯华.做理解物理教育的物理教师[J].物理教学探讨,2017,35(04):1-3+8.

[4]程琳.核心素养下教育心理学在物理教育中的应用[J].知识文库,2018(14):160.

[5]符艳艳.破除思维定势负效应 提高物理教学效率[J].中学物理,2015,33(10):7-8.

(收稿日期:2021-07-06)

猜你喜欢
认知水平思维障碍
浅析高中生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及对策
“审题”在应用题教学中的作用
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卧床患者照顾者预防压疮自我效能和认知水平的影响
新时期提高中职生德育认知水平研究
浅谈奥尔夫音乐理论思想在中国的发展
探析如何突破高中数学思维障碍
初中生物教学的几点思考
化学学习中的障碍及克服方法
高中物理问题教学中突破学生思维障碍的策略
浅论中学化学科学风险认知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