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评析

2021-10-28 14:10熊雪丽
鄂州大学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食管炎流性病人

熊雪丽

(湖北省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消化内科,湖北武汉430022)

反流性食管炎[1-2](Reflux Esophagitis,RE)是临床常见的消化性疾病,由于食管本身功能障碍或抗反流屏障受损亦或饮食习惯不良以致使反流的胃内容物伴随强酸性胃液逆流并刺激食道黏膜,引发从胸部到喉咙甚至胃部的灼热感,从而导致胸闷,呼吸困难。患者经常出现的咳嗽和反流分泌物可能会引起相关并发症。严重食管炎患者还可能危及性命。由于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易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且该病老年人群占比较大,因此通常需要长期维持治疗以及相关护理以缓解病人的症状和减少并发症[3-4]。本研究选取在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反流性食管炎的病人80 例进行回顾分析,比较综合护理和传统护理方式在老年食管反流性胃炎患者中的运用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在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住院治疗的80 例反流性食管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病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二组分别有40 例,其中男病人占41 例,女病人有39 例,年龄最小的为61 岁,最大的为78 岁,平均年龄为(69.4±5.37)岁。两组病人的性别和均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已通过患者、家属和医院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在整个住院期间实行传统护理模式[5],包括病患的护理计划、出院计划以及护理表格的填写等。试验组病人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6-7]。具体为心理护理干预:贯穿于对病人实施的整体护理过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住院期间可能经常会表现出不安、悲观和抑郁等情绪,护理人员需要多与病人及其家属及时交流,给予心理上的疏导和安慰,多给病人讲解关于该病成功案例,鼓励病人树立恢复疾病的勇气和信心。症状护理干预:反流反酸:协助病人适当活动,避免长时间卧床习惯,改变不良饮食习惯,睡前提醒病人不宜再进食,鼓励肥胖病人控制体质量,降低胃内反流反酸机会。胃食管烧灼感:睡前护理人员提醒病人尽量将上部肢体抬高,减轻酸性胃内溶液对食管进一步伤害。同时预防未消化食物误入肺中引起并发症。药物管理:遵医嘱服用甲氰咪呱、雷尼替丁药物以降低反流物的刺激或服用氢氧化铝凝胶以减少胃酸刺激。餐前半小时服用胃复安,增强食管括约肌张力,防止反流。合并有冠心病且服用钙离子阻滞剂药物的老年患者,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适当调整用药。饮食方面护理干预:护理人员要时刻跟进病人饮食,提醒病人忌油腻食品,忌酸性食物,忌食用刺激性较大的食物,包括烟酒、咖啡、茶类等,戒进食过多过快,戒晚进餐和睡时进餐,戒饮酒和吸烟。

1.3 评价指标

①抑郁和焦虑症状评分:根据抑郁[8](SDS)和焦虑[9](SAS)量表对病人评分,分数低者表明病者的抑郁及焦虑程度轻。②护理有效率比较[10]: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和食管黏膜恢复情况分等级。③护理满意度评分:运用我院护理满意度评价表对病人护理干预满意情况进行调查。

1.4 统计学方法

将所有数据使用SPSS 20.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的对比用[n(%)]表示。P<0.05 表示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SDS 和SAS 评分

试验组SDS 评分为26.42±0.21,对照组为35.78±0.45;试验组SAS 评分为24.86±0.54,对照组为38.57±0.12,试验组反流性食管炎病人SDS 和SAS 评分对照组明显偏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SDS 和SAS 评分比较[x±s]

2.2 两组病人护理干预效果

试验组护理干预有效率达90.0%,对照组护理干预有效率为72.5%,试验组护理干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病人护理干预有效率的比较(n(%))

2.3 两组病人护理干预满意度

试验组患者非常满意29 (72.5)例,满意8(20.0)例,不满意3(7.5)例,满意度92.5%;对照组患者非常满意18(45.0)例,满意15(37.5)例,不满意7(17.5)例,满意度82.5%。试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反流性食管炎病人发病率逐年升高。目前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最常用的手段是西药维持治疗和手术治疗。由于该疾病容易复发以及出现相关并发症,需要反复治疗和延长治愈时间,尤其是对于老年病人,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疾病痛苦增加[11]。因此不仅需要积极的缓解病症且有必要寻求更有效的护理方法。

综合护理[12]融合了传统护理模式的优点,体现以“以病人为中心”的综合护理观,需要护理人员对病人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等方面的需求全面了解,给予综合化护理模式。通过对老年反流性食管炎病人护理干预研究,结果显示,老年病人SDS 和SAS评分比较,试验组SDS 和SAS 评分(26.42±0.21 和24.86±0.5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35.78±0.45 和38.57±0.12);病人护理干预效果比较,试验组护理有效率(90.0%)比对照组(72.5%)显著高;病人对护理的满意比较,试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92.5%)显著高于对照组 (82.5%)。P 值均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说明,综合护理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护理模式。对于反流性食管炎老年患者,综合护理不仅仅体现在对护理人员指导病人知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药物管理和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形成,且包含对老年病人身心疾病的心理护理方式。老年病人长期受到疾病困扰,容易引起心理承受能力降低,所以护理人员更应充分理解与尊重病人的感受,可以通过各种有效的沟通引导,帮助患者康复。

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方式相比于传统护理模式更具优势,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患者护理有效率和满意度,值得临床运用。

猜你喜欢
食管炎流性病人
谁是病人
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呼吸科与消化科对胃食管反流性咳嗽认识的异同点
病人膏育
蒙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4例
药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探析
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观察
肃降肺胃法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临床观察
我帮病人“走后门”
医生,你怎样面对生命垂危的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