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探索

2021-10-28 13:37张雯婷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17期
关键词:教学途径生活化小学数学

张雯婷

摘  要: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联不言而喻,小学数学教育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运用生活化语言、创新生活化方法,使得学习过程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帮助学生内化吸收,提升学习效率与学习质量。为了调动小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扎实地掌握与运用数学知识,本文将对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进行探索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途径

数学知识晦涩难懂、较为抽象,尤其在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模式下,更显得枯燥乏味,甚至一些学生产生反感情绪,学习效果不容乐观。为了改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困境,激活学生主观能动性,在新课程改革目标的指引下,亟需构建生活化课堂,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机融合,将学生置身熟悉的生活场景,激励其思考、探究与实践,获得愉悦的学习体验,顺其自然强化自主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综合素养。

1.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现实意义

1.1 有利于获得直观学习体验

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知识由各种抽象的数字、符号等元素构成,比较复杂,理解困难。应用教学生活化策略,则能灵活运用各种各样的生活情境,唤醒学生真实体验,循序渐进地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与数学知识的运用,符合小学生认知水平与学习能力,有了直观学习体验的支持,大家探究热情较高,整体学习效果更理想。

1.2 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众所周知,学习数学知识、解答数学问题的过程比较枯燥,学生极易产生厌学心理,对课程内容不感兴趣,自然也会影响学习效果。为了确保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调动学生活跃思维,整合生活情境,透过生活中熟悉的片段呈现数学知识、发现数学问题,形成浓厚的自主学习氛围,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之下,小学生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思考,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1.3 有利于培养创新实践精神

依托生活情境打破传统数学课堂的沉默,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参与者、探索者与实践者,改变了过去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主动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强化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全面发展。在生活情境的启发下,大家乐于动脑、主动操作,且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体会数学学科魅力,形成创新实践精神,不仅为学好数学带来了新的思路,也更符合新课程改革对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

2.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途径

2.1 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

数学知识本身与生活实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培养小学生学科知识学以致用能力,必然要以生活体验为切入点,建立生活与数学的密切关联,帮助学生在实际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发展思维及各项能力,降低学习难度,保障学习实效;并且当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也能主动融入课堂活动,实现深度探究,扎实地掌握知识,夯实数学基础,这才是小学阶段数学教育的本质目的。以《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教学为例,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就是如何掌握小数加减法运算方法。为了避免学生因重复做习题而失去求知动力,课上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以“超市购物”为主题融合小数加减法知识,如:“小明需要在超市购买一些文具,一支钢笔3.2元,一本书12.7元,一个书包49.9元,一些练习册22.5元,他一共花了多少钱?如果付款100元,需要找零多少钱?”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感到非常亲切,再加上举一反三的训练,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2.2 巧用生活化的新课导入

在新课导入阶段巧用生活化方法,相较于传统数学课堂按部就班的导入模式,对于学生来说更有吸引力,这也是让学生在一节数学课上高度集中注意力的“秘诀”。通过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大家感到趣味十足,以《扇形统计图》教学为例,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教师应提前预设导入环节,以小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由浅入深的引导与启发。比如上课初始,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张有关“小学生户外运动调查”统计表,展示小学生每天参加户外运动的类型、时间、地点等信息,再由学生根据学过的统计图知识分析统计表内容,建立新旧知识的关联,引发认知冲突,成功导出新知。随后,再次切换课件展示扇形统计图,结合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说一说每个小扇形、整个圆形分别代表什么。由此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最后再以“家庭用电调查”为课题进行小组调研,绘制扇形统计图。整节课从观察、讨论再到动手实践,逐层逐步加深认知,学生始终保持探究兴趣,顺利达成预期教学目标。

2.3 深入生活化的案例分析

自主探究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出的有效学习方法之一,通过设计生活化的数学案例,调动学生数学思维,为自主学习做好铺垫。从当前数学教材的内容编排来看,也开始更倾向于生活视角,强调数学知识的实用性,那么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间,消化吸收基础知识,获得数学思想与数学方法。以《圆柱与圆锥》教学为例,首先在一组多媒体课件中展示各种几何图形,由学生“火眼金睛”筛选哪些是圆柱、哪些是圆锥,通过分类整理,总结特征;然后从立体层面展示圆柱与圆柱图形的三维形象,启发学生思考如何计算圆柱与圆柱的表面积、体积。如分组研究圆柱的体积,先动手制作圆柱体模型,再大胆地提出假设、验证操作、推理体积计算公式。最后迁移数学知识,思考圆柱与圆锥体积的关联性,通过类比得出圆锥体积计算公式,则整个学习过程水到渠成。

总之,数学作为一门抽象复杂的自然学科,理应回归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从生活视角出发,综合锻炼小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創新实践能力与灵活应变能力,这也正是学科核心素养改革的根本落脚点。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尽快转变观念,让数学教育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打造生活课堂、实践课堂与高效课堂,让学生玩中学、做中学,激活自主意识与创新精神,将数学教育落实到多姿多彩的生活体验中,实现高品质的数学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杨宏州.生活中寻找数学,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探讨[C].//2021课程教学与管理论坛论文集.2021:1-5.

[2]张诗卉.基于生活情境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J].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2021(2):71.

[3]赵春昌.生活情境方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读与写,2021,18(2):166.

猜你喜欢
教学途径生活化小学数学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开展新途径,创造多元化
数学教学多角度,激发学生参与度
初中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兴趣的途径分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