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移植术后ICU护理分析

2021-10-30 06:25董慧君王红宇
云南医药 2021年5期
关键词:肝移植监护室血栓

董慧君,王红宇

(郑州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河南 郑州 450000)

肝病终末期患者大多需要进行肝移植,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肝移植的成功率也在不断增加[1]。但是肝移植依然是高难度手术,且患者多数自身健康状况不佳,因此患者术后的护理工作难度较大[2]。肝移植患者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的可能性较大,若后期护理不当,甚至有可能导致肝移植手术的失败[3]。患者术后在ICU 监护室的护理工作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步骤,有研究表明,采取综合护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提升满意度,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66 例肝移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33 例,男性15 例,女性18 例,疾病类型:肝硬化9 例,原位肝移植术13例,原发性肝癌11 例,年龄35~73 岁,平均年龄(46.14±9.78) 岁;观察组患者33 例,男性17例,女性16 例,疾病类型:肝硬化10 例,原位肝移植术11 例,原发性肝癌12 例,年龄35~74岁,平均年龄(44.27±8.96) 岁;所选患者及家属对本次研究情况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后在ICU 监护室内选择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则采取综合护理模式,主要方式如下:(1)呼吸系统护理 依据患者呼吸功能情况为患者选择适当的通气方式。存在机械通气的患者可以采取呼气末正压通气方式,以促进患者肺部的气体交换。(2)循环系统护理 患者术后液体复苏选择以胶体为主的液体复苏,补液量依照患者的心功能指数和平均动脉压进行选择。(3)并发症护理 肝移植患者术后必需注意保护肝功能,避免使用损伤肝功能的药物,且注意保护肠道功能,避免因为肠道问题而影响手术效果。可以选择静脉泵入前列地尔扩张肾脏动脉以维持正常的尿量,若患者出现无尿情况则需联系医师及时处理。术后应抬高患者下肢,尽量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4)护理管理 严格执行围手术期的随访制度,控制患者的随访次数,避免随访造成患者感染,并完善交接班制度,为患者提供周密的围手术期护理。

1.3 疗效观察指标

统计2 组患者术后出血、术后肺部感染、术后形成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依据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量表评估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3 个等级”[4]。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s) 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症情况

对照组患者中有10 例出现并发症,其中术后出血3 例,术后肺部感染5 例,术后形成血栓2例。观察组患者中有6 例出现并发症,其中术后出血2 例,术后肺部感染3 例,术后形成血栓1例,见表1。

表1 2 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n(%)]

2.2 满意度情况

统计调查显示,采取常规护理模式患者的满意度为84.84%,采取综合护理模式患者的满意度为98.97%,见表2。

表2 满意度情况[n(%)]

3 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肝移植手术在肝硬化、肝癌等疾病中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肝移植手术的患者身体基础状况不佳,且肝移植术后创伤较大,恢复周期较长,因此患者术后的护理工作难度较大且对患者的恢复情况有一定影响[5]。

肝移植患者术后需进入ICU 监护室,在此期间患者身体状态较差,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情况。肝移植患者在ICU 监护室内需卧床休息,且患者此时免疫力情况较差,因此易出现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并增加出现血栓的风险[6]。此外,频繁的随访也会导致患者的感染,且影响患者休息,不利于患者的康复[7]。综合护理模式从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护理管理、并发症护理等多个方面入手,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帮助,而常规护理模式并不能全方位的满足患者的各种需求。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采取综合护理模式可以降低肝移植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肝移植监护室血栓
直接抗病毒药物治疗肝移植术后HCV感染复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
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医学监护研究
细节管理在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控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重症监护室护理人文关怀在护患沟通中的作用
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延续护理在肝移植患者术后出院自我管理中的临床分析
让活体肝移植研究走上世界前沿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
阿司匹林对“红血栓”无效
三种血栓各有堵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