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小学阶段如何加强田径训练

2021-10-31 00:54陈广宇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26期
关键词:田径训练小学阶段有效途径

陈广宇

【摘要】田径训练是小学体育课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教育界愈发重视对素质型人才培养的背景下,充分利用好小学时期对学生思想和能力启蒙的重要时刻,积极组织开展田径训练活动,灵活加强田径教学中的体能训练和素质训练,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体能素质,让他们可以在成长发展的关键阶段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当依据新课标理念的要求,结合小学生的体能素质来摸索和研究多样教学策略,不断强化学生对体育田径训练的参与兴趣和意识,促使他们收获丰富的运动硕果。

【关键词】小学阶段;田径训练;有效途径

近年来,素质教育在小学阶段中的有效渗透为小学体育课程的优化改革创造了更多的契机,而田径训练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也在无形中获得了较大的创新发展空间。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合理的体育训练对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只有让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田径训练中,才能从根本上促进他们强健体魄的形成。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优化田径训练的形式和内容时,首先需要考虑训练计划的科学性、训练模式的趣味性和训练方式的创新性,多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来设计和优化田径教学方法,以此来推动学生体育训练成效的提升。

一、训练计划科学化,提升田径训练效率

训练计划的科学性是保证后续教学有针对性开展的必要前提,它既能够在最大限度上确保学生参与田径训练活动的安全性,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田径训练开展的效率,从而让学生在科学训练计划的指引下获得最大程度的进步。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田径教学之前,必然需要结合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训练内容来构建起科学合理的田径训练计划,在关注学生体育素养提升需求的基础上,为学生量身定制出科学的训练目标,促使学生田径能力的提高。

在传统小学体育教学中,许多体育教师没有形成制订科学训练计划的意识,他们常常只是针对田径这一体育项目来设计教学内容,却没有更多地关注学生在田径训练中的实际表现和心理需求,以致于没有帮助学生准确把握科学训练方法,降低了整体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实质上,在素质教育以生为本的要求下,小学体育教师应当围绕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制订出科学的训练计划。如,小学四年级学生已然具有一定的田径活动参与经验,但是,他们在日常训练的挤压下,极为容易对田径练习形成消极的情绪。那么,小学体育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短跑(100米,200米,400米)之前,可以先观察和了解他们的身体情况,再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来优化训练计划,内容如下:1.准备活动——慢跑8圈;准备活动操,如,扩胸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压韧带,如压腿和压肩;行进间活动,如,正踢腿、侧踢腿、左右绕环、小步跑等。2.训练活动——(1)速度训练:追赶跑60-100米×3组;短距离组合跑(20米+40米+60米……)×3组;短距离变速跑(快跑30米+惯性跑20米)×3组。(2)耐力训练:长距离变速跑(快跑200米+慢跑200米);150米/250米/500米快速跑×3组。此外,鉴于小学生的身体素质较弱,小学体育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力量训练,如,深蹲、蛙跳、仰卧起坐等,作为计划中的辅助选项。同时,教师还应当设置晨跑任务,鼓励学生利用早晨的空闲时间来进行锻炼。这样一种科学的训练计划对学生训练效率的提升大有帮助。

二、训练过程趣味化,激发学生训练兴趣

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兴趣往往都能直接转化成学生前进的动力。同样的,在小学体育田径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田径活动的参与兴趣,必然能够形成积极互动的训练氛围,从而收获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因此,增强田径活动的趣味性,把更多的趣味元素融入到训练的全过程,让学生能够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活动,是教师构建趣味田径课堂的重要手段。小学体育教师应当结合小学生的个性需求和年龄特点来探寻趣味性教学策略,切实保证学生对田径训练兴趣的增强。

在设计小学体育田径训练过程的形式和内容时,小学体育教师既要注重体育运动本身的竞技性原则,又要关注体育运动的趣味性,目的是让学生始终保持着高涨的激情投入到田径训练中。而小学体育教师通过日常的教学观察可以发现,有趣的小组活动与单人训练活动相较而言,往往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起他们的田径训练兴趣。因此,在优化训练过程时,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借助一些小组训练活动来为课堂增添趣味性,以此来培养学生在集体练习中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如,小学体育教师可以设置以下趣味合作跑的训练活动:1.双人牵手跑:将学生分为若干个两人小组,小组成员需要牵手合作完成100米的跑步,在这个过程中不能松手,并需要安全快速地返回。2.带任务的四人合作跑: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四人小组,四人分别需要完成10次原地运球、跳绳、蹲起和仰卧起坐,并同步牵手跑出,并快速合作跑回。3.接力赛:每个参赛学生需要站在指定的50米位置上做好接力准备,在协调配合中快速完成400米全程跑。在设计跑步长度时,小学体育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好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因材施教理念来构建趣味训练过程,以此来保证学生参与兴趣的增强。

三、训练模式创新化,提高训练实质价值

创新化的训练模式往往能够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固有限制,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调动他们在田径训练中的热情,促使他们更为高效地完成训练任务。在新课程改革重点强调教学创新的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师应当有意识地满足小学生追求新鲜事物的特点,及时更新训练模式,通过引入一些训练游戏来指导学生学习田径技巧和方法,使他们在多种方式的指引下完成高质量的训练活动。

在创新田径训练模式时,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将游戏引入训练活动中,在保证训练方法科学性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参与热情,更好地满足小学生追求新鲜感的愿望。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在了解小学生具体能力的前提下,适当地整理和优化出有效的田径训练游戏,指导学生在训练活动中收获更为良好的运动效果。如,小学体育教师可以设计如下田径训练游戏:1.紧急呼叫,选择30-50米长的跑道,先引导学生练习不同姿势的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方式,再将学生合理分为人数相等的若干路纵队,要求排在第一个的学生在听到信号指令后先完成相应的姿势和动作,如,俯卧撑、原地高抬腿等,再快速抛出。2.播种收割,将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多类纵隊,准备若干个呼啦圈,每个学生需要手持一个木棍等待信号,然后快速跑到自己队伍相对应的呼啦圈处,将木棍放在中心,并快速返回。下一名学生则需要跑过去将木棍拿回来,以此类推。3.抬轿子,每个田径小组的前三名学生分工合作,两人负责用手臂搭轿子,一人乘坐,听到教师发出的信号后快速抛出,绕过指定的标志物后返回,尽量保持队形的整齐和完整。在这些游戏活动的辅助下,小学体育田径课堂呈现出了无限活力。这不仅在极大程度上创新了教学模式,也使学生的田径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和提高。

四、结语

综上,在小学体育教学的田径训练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锻炼学生的运动能力尤为重要。小学体育教师应当正确意识到系统科学化的培养手段对促进学生体育素养提升的重要意义,通过运用正确的方法和模式来对学生进行科学指引,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形成终身田径训练的意识。

参考文献:

[1]黄鹏斌.有关提升小学体育田径训练水平的措施分析[J].锦绣·中旬刊,2020(5).

[2]范洋.提高小学体育田径训练科学有效性的途径探索[J].当代家庭教育,2020(22).

[3]何文霞.在小学体育开展田径训练的必要性及对策研究[J].教育周报·教育论坛,2020(36).

猜你喜欢
田径训练小学阶段有效途径
拼命地“玩”,“玩”命地练
试论小学阶段开展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基于田径发展新特点的中学业余田径训练研究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