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泽生命,滋养心灵

2021-10-31 01:39黄翠贤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26期
关键词:小学德育全面发展生命教育

黄翠贤

【摘要】传统教育中,偏智育轻德育的现状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地位,忽略了人的生命意义学习,淡忘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近几年,生命教育是在德育领域下极受关注的内容,生命教育成为了新的德育方向。基于生命教育理念下,在德育工作中如何贯彻生命教育,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延伸生命,是德育工作者遇到的一大问题。笔者针对当前小学生生命教育渗透的现状,分析了小学德育中进行生命教育渗透的重要性,探讨出一些基于生命教育理念下小学德育实施的途径与方法。

【关键词】生命教育;小学德育;全面发展

德育的根本目的是关注学生的主体发展,关注人性的发展及其生命的生产和完善。基于生命教育理念,开展小学德育工作必须要不断地为生命的成长创造条件,促进生命的完善,提升生命的价值。那么,在小学德育中如何基于生命教育理念下有效开展工作?结合现象调查、阅读大量文献、与前辈深入研究以及几年德育工作的经验,笔者有了以下一些思考。

一、当前小学生生命教育渗透的现状

(一)教育观念上的思想偏差

不管是学生、家长还是教师,在漫长的教育历史中,大部分人都会把教育的专注点放在学习成绩上,在意分数的得失。现象调查发现,低年段的德育成效比高年段的好,原因是低年段的学业压力相对轻松,而高年段学子面临着小升初的学业压力,往往学生、家长、教师都会把精力放到智育上。新闻上也常有报道,某学子顶不住学业的压力出现了自残、自弃甚至轻生的念头。许多真实案例,都反映出德育被忽视了,生命教育被忽略了,这种偏智育轻德育的现状,导致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加大了难度,同时也反映出德育工作的开展,首先要把生命教育重视起来,教育学生重视生命、尊重生命。

(二)德育中生命教育形式过于单一和形式化

生命教育的开展,常用的方式是通过心理课和班会课的形式,每学期或每学年选取一至两节课进行专题教育,出示一些定义、知识点简单地与学生过一遍。这样的方式,很难检验出真实的教育效果,难以评价学生是否真正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德育工作中,生命教育的形式不能过于单一和形式化,教育的形式应多为活动体验式、生活化,涉及面应广而内容丰富。

二、小学德育中进行生命教育渗透的重要性

(一)生命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

生命教育是近年来教育界的热点话题之一,也成为了德育探讨的新领域、新方向。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日益发达、物资日益丰富、万物日益变化的新时代,我们每日会面对不同的压力、不同的挑战,为了追求导致青少年生命意义感容易缺失。人是生命的载体,关注人的生命完善是德育中的重要要求。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和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德育工作的开展必须寻求突破口,那就是要关注人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生命教育必然成为了德育中首要关注的内容,亦是德育的重要内容。

(二)學生的主体性不能忽视

不少学校的生命教育仅仅停留在学生对生命知识被动的学习层面,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造成生命教育收益甚微。而德育与生命教育的融合是解决当前生命教育困境的有效出路。学生在直观地体验自己的实践中,能切身地认识到弱小生命个体以及改造客观现实世界的精神力量,并在德育活动的具体展开中,渴求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向上发展,从而意识到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

三、基于生命教育理念的小学德育实施途径与方法

人是一种双重生命的存在。首先,人作为一种自然生命的存在,必然要去追求自然生命生长的需要,满足人的自然本能;其次,人更是一种精神生命的存在,应该追求存在的价值,提升生命存在的意义。致力打造基于生命教育理念下的小学德育体系,开设生命课程、建设“活”的文化环境、开展主题式实践活动是较为高效的途径。

(一)生命课程,滋养心灵

德育需要在尊重人的自然生命生长规律的前提下,去培育和点化人的精神生命,提升人的生命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学校课程文化建设具有强烈的价值导向作用。基于生命教育这一理念,坚持循序渐进,逐步完善德育系统,是德育中育人目标与育人过程、方法的直接表达。坚持五育并举,形成基于生命教育理念的课程体系,从“何为根?”到“何为志?”再到“如何做人?”三个问题有序构建生命教育课程体系。首先,“何为根?”教育学生尊重生命,通过生命教育,让学生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根在哪里?立根铸魂,立根守正,养气铸魂;心中有魂,脚下有根;立根固本,依靠学习走向未来。再有,“何为志?”教育学生彰显个性,可以通过体育类、书画类、语言类、科技类、舞蹈类等课程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们知道我们现在做什么?志向是什么?从小立定大志向,树立坚强的意志品质。还有,“如何做人?”教育学生全面发展,可以通过礼仪主题、美德主题、行为主题等课程,让学生知道我们以后要当什么样的人——做一个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对社会有作用、有贡献的人。

(二)生命教育,做“活”的文化

良好的育人环境有利于陶冶师生情操,提高师生修养,化育师生心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基于生命教育理念下全力建设“活”的浸润式文化环境能有效帮助外在环境与人的心灵相调适,人际关系与个人发展相促进,推动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活”,做活的文化。合理利用每一面墙,让它成为一张会说话的嘴巴。不管是在走廊,还是楼梯间、室场内的每一面墙上,展示出来的都是生命教育的理念,师生的绘画、书写作品,师生的各类活动精彩瞬间,无一不展现着师生的精神风貌,这是一种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育人文化。注重“一班一文化”班级文化建设,让它成为一个让学生展现自我的大舞台。各班由班主任和学生共同设计班名、班口号、班训、班公约等班级元素,用好班里的每一面墙、每一个角落,设计制作文学园地、书法园地、科技园地等内容,挖掘每个学生的兴趣、特长,提升班级凝聚力,彰显生命教育理念下班级新风貌。

(三)主题式实践,延伸生命内涵

德育活动是德育工作开展的主要形式,大力开展德育体验活动,设计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为主的学习方式,以主题式实践活动为载体,包括以德、智、体、美、劳为核心的五育主题活动、劳作实践、科普实践学习、人文实践活动等,激发和唤醒学生对生命认识的内动力,使学生在成长中产生生命自觉,让学生意识到通过自己的力量成长,最终能达到成人成才的目的。如,“阳光劳动”主题活动让学生体验生命价值,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行动指南,为推进劳动实践教育,以“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为导向,以综合实践活动及校内劳动、基地劳动及学科渗透等为抓手,将劳动教育与生命教育进行融合,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和多种形式的劳动教育活动,学生走进农田基地、各类花卉种植基地、果园,让学生在直观的劳动实践体验中,提高劳动技能、激发劳动热情、增强劳动光荣的观念,并在劳动实践的具体展开中,让学生衍生出生活智慧以及对生命的热爱,体会到生命的重要价值,意识到每个人的劳动成果都是值得尊重的;开展科普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走进智能工厂、本地生态园等地,激发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开展人文主題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参加公益劳动,培养学生礼貌待人、关爱他人、服务社会的责任感等。基于生命教育的理念下,以打造“尊重生命,彰显个性,全面发展”为主线的德育活动体系,有效延伸生命的内涵。

四、结语

德育的过程,或许是探索一种贴近“生命”的方式。如今面对竞争激烈的社会,教育工作者应当坚持德育为先,做好德育工作,从生命教育出发引领学生提升生命价值。学生们都是祖国的花朵,通过课程、文化环境、主题式探究实践活动等丰富形式,教育学生们尊重生命,彰显个性,全面发展,达成“让生命之花绽放”的理想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忠华,周萍.我国生命德育研究与反思[J].教育导刊,2015(10):46-50.

[2]刘慧.生命教育内涵解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3.

[3]刘青松,代青春.生命教育:打开学校课程的空间[J].基础教育课程,2016.

[4]李紫阳.生命教育的情境性探究[J].教学与管理,2017.

[5]王程程.生命教育视觉下中小学德育主题活动实践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

猜你喜欢
小学德育全面发展生命教育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新形势下小学德育教育浅析
如何在小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