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魔障,拥抱阳光

2021-10-31 01:39吕文英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26期
关键词:心理问题家庭教育青少年

吕文英

【摘要】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问题是近几年严重困扰学校和教师的问题,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谈谈引导家长帮助学生重建健康的心理的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青少年;心理问题;家庭教育

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问题是近几年严重困扰学校和教师的问题,频频发生的青少年学生极端行为叫人痛心不已,而这些行为中,不少人的原因是学习压力大,一旦出问题,舆论的焦点都集中在学校。实际上,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表面在学校,根源在家庭。本文将通过案例分析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谈谈如何引导家长帮助学生重建健康的心理。

一、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

1.家长的文化素养

小枫是高二的学生,父母都是农民,小学毕业,在村里开了一家小卖部维生。小枫的父母虽然没读过什么书,但是他们明白读书的重要性,对于小枫能考上当地的重点高中很高兴。小枫回到家里,什么都不用干,什么要求父母都尽可能满足。小枫逐渐沉溺于手机游戏之中,不可自拔。每天玩游戏到晚上三四点,中午才起床。父母说他几句,经常被他反驳到哑口无言,十分无奈。一天,小枫把小卖部的货款一万多元“拿”走,去买新手机和游戏装备。发现后,父母责骂并要求他交还货款,小枫愤然离家出走,父母找到他,他仍不肯回家,直到父母答应不要那笔货款,任由他自己支配,他才肯回家。这个案例里,小枫的父母由于文化素养低,不会与孩子沟通,不会讲道理,无奈只有看着孩子在游戏中沉沦而无计可施。

2.家长的“三观”

小颖的父亲是一个农村的小老板,母亲是一位全职家庭妇女。在家里,父亲有着说一不二的权威,经常在子女面前把母亲说得一无是处。母亲很自卑,甚至抑郁,几乎无法交流。父亲经常应酬喝酒,夜不归宿,最终离婚,母亲离家出走。小颖再也不愿意跟父亲住在一起,自己一个人住在亲戚家的空房子里,有強烈的被遗弃感,不说话,不合群,不愿意上学。有一天吃了大量安眠药,救过来后依然不愿与任何人接触。这个案例里的父亲,本身“三观”(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不正,对家庭没有责任感,从不关心家人的感受,这样的父亲使孩子没有一点安全感。而她的母亲,懦弱、自卑,备受欺凌,给女儿造成了严重的心理阴影,使她对家庭对婚姻充满恐惧。父母逃避家庭责任的方式同样会影响孩子,使之遇难就逃避。父母不健康的“三观”,会潜移默化影响和腐蚀学生,阻碍学生健康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的形成。

3.父母的教养方式

小铭的父母都是高职称的知识分子,且是高龄得子,一出生就集万千宠爱,外公外婆爷爷奶奶视如珍宝,一呼百应。他们爱孩子,当然也对孩子寄予厚望,孩子也很上进,希望每一方面都优秀。但是,上高中以后,孩子迷上了追星和游戏,欲罢不能,成绩下来了以后,觉得对不起父母,逐渐得了抑郁症。他说每天都十分痛苦,只要待在学校就受不了,所以要回家,但是回到家里就机不离手。父母很着急,父亲性格急躁,经常直接责骂,母亲和家里的老人又极度呵护,因为长辈的意见不统一,他就对父亲很大意见,反正他无论怎样都有人护着他,所以他遇到问题从不会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继续任性。成绩继续向下,他逐渐不愿意上学,不敢面对考试,但是谁也不能批评他。这个案例里的父母教养子女的意见不统一,一方简单粗暴,一方无原则呵护,也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利。还有的家长生活态度很潇洒,只管自己舒服,不管子女感受。比如,孩子周末回到家里,家长也不管,只顾自己打麻将,孩子也会变得自私和冷漠。有的家长,在孩子小时候很放任,不引导,美其名为“静待花开”,等孩子大了,才猛然发现“长歪了”,想教,不听;想打,打不过。想矫正已经很难了。有的家长工作生活不如意,不会检讨自己,就会怨天尤人,会影响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滋生不健康的心理。有的家长,夫妻关系冷漠,不是吵架就是冷战,孩子会胆小、自卑、冷漠、不合群,无法形成阳光的心态和性格。

4.家庭的变故

小伟本有一个小康之家,父母从做大排档起步,身家渐丰,先后买下六处房产,2020年春节前更是贷款租赁一处大铺面,开一家高档的酒家,春节前大量囤货,准备大干一场。突遭新冠肺炎疫情,酒家被迫停业,仓储的物资折价甩卖,巨亏一千多万,家里的房子全卖了抵债,小伟的母亲急火攻心住院,小伟在母亲住院的当天晚上吃下了一大把安眠药,幸亏教师发现及时救过来。家庭变故是导致青少年学生心理危机的最常见的原因,家庭的破碎、父母的分离、经济的崩溃、家人的重病等急剧的变故,打破了学生生活的安定和谐,他们幼小的心灵无法在这些变化和各种纷乱中找到落脚点,惶恐不安让他们或者愤怒、或者悲伤,情绪不稳,心态扭曲,甚至会做出极端的事情,如自杀或者自残。

二、引导学生重建健康心态的策略

有人说:“每一个问题学生的后面都站着一个问题家长。”确实,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长的“三观”言行无不潜移默化影响着学生。学校的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要引导家长,使家长配合教师共同立德树人,(下转第33版)(上接第32版)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态,健康成长。

1.引导家长确立责任意识和榜样意识

对于案例二的小颖,学校首先想办法找到她的母亲,说服母亲和女儿一起生活。引导母亲经常与女儿谈心,了解女儿的需要。几次单独约见她的父亲,引导他关心孩子,关心家庭,担当好父亲的角色,做子女的榜样。也许经历过女儿自杀事件,小颖的父亲收敛了很多,不时抽空看望一下女儿,父女的关系逐渐解冻,小颖的情绪也逐渐安定下来。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无不影响着子女,教师要让家长懂得这样的道理,明白自己如果希望子女成长为怎样的人,自己就应该努力成长为怎样的人;如果不希望子女做怎样的事,自己决不能做那种事;这是每一个望子成龙的家长应有的责任。

2.引导家长帮助学生做好生涯规划,建立合理的期望值

案例三表面上沟通的问题,实际上是期望值的问题,家长的期望值高,孩子明白,但是因为各种原因达不到,家长不冷静,孩子自责、委屈,逐渐叛逆,甚至自暴自弃。对于案例三的小铭,学校教师请来了他的父母,深入交流了一次,达成共识:父母对孩子提出建议时,首先自己先沟通好,统一意见和说话方式后,再由妈妈向孩子提出来。同时,鉴于孩子厌学,基础差的实际,调整努力的方向,看看孩子是否有其他的兴趣,看看能否转为艺术特长生。父母说孩子十分喜欢唱歌,一直是学校合唱队的。后来,教师和家长都鼓励小铭尝试学音乐,音乐教师也给予他很大的鼓励,小铭很开心,虽然起步迟一点,但是他很认真很投入,进步很快,文化课的学习也越来越努力,与父母的关系越来越好。引导家长关心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帮助孩子结合自身的兴趣特长做生涯规划,准确定位,找准目标,调整出合理的期望值,全家目标一致,互相理解,共同努力,孩子才会健康成长。

3.引导家长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和正确的教养方式

和谐的亲子关系,温馨的家庭氛围是孩子健康成长最好的环境,这种环境的营造与家长的教养方式息息相关。案例一是家长不知道怎样教养学生;案例二是家长对学生不管不顾,伤害学生;案例三是教養方式不正确。通过家长学校和家访,学校和教师要引导家长明白以下的道理:一是尽可能建立一种亲密的夫妻关系,这种亲密稳定的关系能给学生最大的安全感,这样的家长教养出来的学生大都情绪稳定,性格开朗。二是家长和学生的沟通方式是平等的、双向的、互相尊重的,而不是强制性灌输型的。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听到学生内心的声音,只有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才有让学生接受教育的可能。三是给学生一个宣泄的空间,引导学生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当学生考试成绩不好,遭遇挫折或者与学生有冲突等,觉得很委屈时,不妨让学生哭出来,或者带他们出去走走,转移注意力,平复情绪。四是为人父母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世界日新月异,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变化的节奏,才能与学生深入交流。不学习,与时代与外界脱节,就无法得到学生的尊重,更难以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案例一的小枫,回家后也不愿意上学,并且认为并不是只有高考一条出路,自己想做其他的尝试。教师劝他的父母尊重孩子的选择,可以先让小枫休学,期间可以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打打工,小枫的叔叔正在给人装空调,就把他带到工地,给装空调的师傅当小工。这份工作实在太苦,小枫做了两个月就坚持不下去了,于是自己另找工作,无奈他的初中毕业证无法给他一份他心中理想的职业,当他辗转大半年,初尝人生百味后,坚决要求重返校园,回校后反而自动远离手机和游戏,发奋学习,期末统考成绩进入年级一百名。

4.引导学生正确应对家庭的变故

稳定的家庭是孩子成长最安全的港湾。但是,生活是无常的,变化才是永恒的。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面对家庭变故,调整好心态,是今天教师的责任。前述案例四的小伟,发生极端行为后,老师家访,详细了解了家里的情况,知道他家的亲戚朋友都在想方设法帮他们家解决难题,还筹集资金再开了一家大排档,疫情过后生意慢慢好起来。每天都安排人陪伴他,告诉他困难一定会过去的,所有人都爱他。小伟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老师要提醒家长,无论家庭发生什么变故,父母的关系有何改变,首先要考虑孩子的感受,尽可能把对孩子的伤害降到最低,让孩子感受到虽然父母的关系变了,但是对他(她)的爱没有变。作为教师,对于家庭变故的学生要加倍关注,包容学生的一些过激情绪和行为,接纳学生的缺点,善于换位思考,理解学生的感受,鼓励学生正确面对改变,不断努力使自己变得更好。

在青少年学生一生中,家庭的影响是最深刻且最深远的。而且青少年时期又是人心理发展一段重要而特殊的时期,更需要正确的教育引导。教师应引导学生家长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消除负面的因素,促使青少年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猜你喜欢
心理问题家庭教育青少年
蔬果能让青少年的心理更健康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
心理健康教育在班级活动中的有效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