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脉经穴针刺法联合神经发育学康复疗法治疗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研究

2021-11-01 09:02李素珍杨忠秀李新剑仇爱珍王冀平李之林孟露露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19期
关键词:经穴督脉脑瘫

李素珍,杨忠秀,李新剑,仇爱珍,王冀平,李之林,孟露露

脑性瘫痪是一种高致残性疾病,痉挛型为小儿脑瘫最常见类型,主要以运动障碍和身体姿态异常为临床表现[1]。目前,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并无特异性临床药物,但中西医康复治疗可发挥重要作用,西医以现代康复类疗法为主,如现代神经发育康复疗法;中医以针灸、推拿治疗为主,如督脉经穴针刺疗法[2]。本研究以75例痉挛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观察中医督脉经穴针刺法联合现代神经发育康复法治疗痉挛型小儿脑瘫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徐州市儿童医院2015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75例,随机分为发育康复组和联合方案组。发育康复组37例,男20例,女17例,年龄(4.2±0.8)岁;联合方案组38例,男20例,女18例,年龄(4.1±0.9)岁。纳入病例均符合痉挛型小儿脑瘫诊断标准[3]。排除全身器质性病变、癫痫病、精神病、遗传性代谢病、脊髓性肌萎缩及治疗依从性较差病人。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病人家属均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联合方案组和发育康复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发育康复组 采用综合神经发育学康复疗法每周3次,治疗3个月。由康复师对患儿病情进行全面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拟定神经发育学康复治疗方案,包括关键神经点控制、痉挛神经点抑制、促进姿势反射控制及感觉神经刺激。①关键神经点控制:以头部、躯干等部位为中心神经控制点,以髂骨上棘、肩峰等为辐射控制点,对控制点给予手法操作。手法操作过程由中心神经控制点至辐射控制点进行手法按摩。②痉挛神经点抑制手法:若患儿存在手、背、颈屈曲痉挛,可采用角线伸展方法抑制,若患儿躯干、髋部等部位屈曲痉挛,可通过上臂伸展手法抑制。③促进姿势反射控制:平衡反应控制,康复师采用平衡板、滚筒进行前后方推拉,推位过程中保持患儿身体平衡,以此来训练平衡能力。错姿调正控制,仰卧并诱导患儿转动肢体,训练患儿翻身;坐位并让患儿躯干倾斜,尽量头部直立,躯干左右转移;站位并让患儿上肢保护性伸展,达到平衡身体的效果。④感觉神经刺激:向患儿痉挛部位施压,以提升姿势张力,也可通过挤压关节,压迫性轻推,提高痉挛部位肌张力。

1.2.2 联合方案组 采用督脉经穴针刺法联合综合神经发育学康复疗法,每周3次,治疗3个月。在综合神经发育学康复疗法的基础上联合督脉经穴针刺法。由大椎至长强,每间隔2~3椎间体定位选穴,以百会、大椎等为主穴,风府(双侧)、命门(双侧)等为辅穴。针刺前排除针刺禁忌证,并避免患儿在空腹及紧张状态下针刺。风府(双侧)、百会等穴均采用毫针(30号针,针大小0.32~0.38 mm,针长约28 mm)以速捻转手法得气(直刺),其余穴位采用斜刺或直刺得气,得气后连接电针仪,设置强度为1.0~1.5 Hz,但强度调节需以患儿耐受情况为准。针刺治疗过程中注意操作规范,严格遵循针刺治疗原则,注意进针方向、深度及手法,密切观察患儿状态,切勿在患儿疲劳、紧张、饥饿等状态下进行治疗,叮嘱患儿不可随意切换体位,当发生晕针、滞针、皮下血肿等不良反应时停止治疗并予以相应处理。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疗效评价:四肢肌张力功能采用Ashworth量表评价,综合功能评定采用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法量表评定,粗大运动功能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分(GMFM)法评定[4-6]。总评分改善25%以上为显效,改善1%~25%为有效,无改善或降低为无效。GMFM评分包括卧、坐、爬、站、行5个功能位。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联合方案组总有效率(81.58%)高于发育康复组(5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单位:例(%)

2.2 两组四肢Ashworth评分、综合功能评分、GMFM评分比较 联合方案组和发育康复组治疗后Ashworth评分、综合功能评分、GMFM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方案组Ashworth评分、综合功能评分、GMFM评分高于发育康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四肢Ashworth评分、综合功能评分、GMFM评分比较(±s) 单位:分

3 讨 论

小儿脑瘫是一种非进行性损伤所致的脑缺陷综合证,可导致幼儿身体发育迟缓,运动功能、语言、视听、智能障碍等[7-8]。痉挛型为小儿脑瘫最常见证型,主要表现为肌肉痉挛、肢体活动受限等[9-10]。当前,综合神经发育学康复疗法可通过本体感觉刺激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也可通过神经中枢感觉刺激对机体神经中枢进行反馈调节,从而调节机体血管及周围组织向正常发育方向发展[11-12]。临床研究显示,无论综合神经发育学康复疗法单独应用还是联合应用,均可有效改善脑瘫患儿的日常运动功能及肌肉张力[13-14]。但是,综合神经发育学康复疗法治疗需要长期治疗和高昂的治疗费用,因此,需要寻找一套既经济又科学的康复治疗方案[15]。

督脉经穴针刺疗法源于中医经典《难经》和《内经》,可以通督、疏经。疏经指的是通过改变经脉“结、聚、散、络”之关系,起到调畅全身经脉之气血的目的;通督指的是通过“以阳络阴”来维系人身的元气,从而对机体功能起到调节作用[16]。在目前的临床实践中,督脉经穴针刺疗法已被应用于心脑血管病临床治疗及脊柱相关疾病的治疗中,并取得了一定疗效[17]。王晓倩等[18]观察了针刺疗法在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康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结果显示,督脉经穴针刺疗法可调节脑卒中康复病人周身经气,疏通肌肤经络,利于机体督脉气机、脏腑功能恢复,具有滋阴潜阳、活血通络、益气养血等功效。本研究观察督脉经穴针刺联合综合神经发育学康复疗法在痉挛型脑瘫患儿中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治疗3个月后,联合方案组总有效率(81.58%)高于发育康复组(59.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明督脉经穴针刺联合综合神经发育学康复疗法在痉挛型小儿脑瘫治疗中疗效确切;联合方案组和发育康复组治疗后Ashworth评分、综合功能评分、GMFM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联合方案组Ashworth评分、综合功能评分、GMFM评分高于发育康复组(P<0.05)。提示督脉经穴针刺联合综合神经发育学康复疗法可有效改善患儿肢体运动功能。

综上所述,督脉经穴针刺法联合神经发育康复法在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功能障碍方面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经穴督脉脑瘫
脑-肾-督脉轴理论初探及临床应用
鲍远程从督脉论治脊柱疼痛经验
引导式教育在小儿脑瘫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中正平和是养生的根本
运用反射疗法和经穴按摩及配方沐足液调理常见气郁体质袁忠亮
梁丘穴在治疗急性胃痉挛中的应用
最方便的健身
脑瘫姐妹为爸爸征婚
《实用英文中医辞典》针灸经穴英译评析
29年前为脑瘫垂泪,如今却为拳王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