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之中国文化元典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2021-11-02 04:24李佳王妍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38期
关键词:论语教学策略

李佳 王妍

摘要:整本书阅读教学已成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本文首先界定了“中国文化元典”这一概念,并以《论语》为例,分析了目前高中阶段开展《论语》整本书阅读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论语》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中国文化元典;《论语》;教学策略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于2017 年被正式纳入高中语文18个学习任务群之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整本书阅读旨在“构建学生的阅读经验,形成自己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鉴赏能力”,这无疑是对语文阅读教学本质的回归。那么,在阅读时间和精力都十分有限的情况下,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究竟应该优先阅读甚至精读哪些书呢?

一、“中国文化元典”概念界定及研究意义

“元”可表示首要的、第一的,“典”就是经典著作、典籍。中国文化元典即“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首创性、广阔性和深邃性的文化经典。”通俗来讲,就是超越一般经典的源头作品。在中华文化体系当中,“四书五经”首屈一指,其他如《老子》《庄子》《列子》《韩非子》等典籍,皆具有“元典”性质。

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开展整本书阅读之中国文化元典阅读教学意义重大,一方面落实了新课标当中“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的任务与要求,另一方面它也是引导高中生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

二、《论语》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论语》是中国文化元典的代表性作品之一,它集中体现了孔子在政治、哲学、教育、伦理等方面的思想,也为高中生认识和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打开了一扇窗。目前,初中语文教材中收录了《论语》十二则,高中阶段收录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在高中语文必修一名著导读部分,《论语》被指定为必读篇目,与高中生课程学习可谓是紧密相关。

然而,目前的《论语》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却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阅读和阅读教学均存在浅表化、碎片化现象

《论语》全书共20篇,500章,11700余字,篇幅不长,但提起《论语》,多数高中生却只能说出“孔夫子”“仁”“有教無类”“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等只言片语,很少有学生完整深入地读完《论语》。“浅表化、碎片化”的阅读倾向,使得阅读教学中出现了只侧重字词教学,单纯背诵文化常识以应对考试,不重视思想阐发的现象,学生的感悟能力,审美能力也难以得到提升。

(二)高中生对学习《论语》普遍存在畏难情绪

《论语·雍也》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冉求的一段对话,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冉求表示自己的能力不足以理解掌握老师所讲授的知识和道理,孔子则指出冉求并非是能力的问题,而是畏难情绪在作怪。

在很多高中生的心目中,“至圣先师”孔子仿佛是一个遥不可及、冷峻威严的标签,除了能背出几句孔子的格言外,实在没有勇气去触碰这样一部被奉为国学奠基之作的元典。由于孔子其人其书离我们当下的生活比较远,再加上部分文字古奥,读来难懂,要让一个中学生完全理解其精髓,实在勉为其难,因此敬畏经典、抗拒经典、疏远经典的心理普遍存在。

此外,部分青少年认为《论语》中孔子的观念过于理想化,这些观念根本无法融入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社会, 由此产生孔子思想空而泛的错误观点。从学校角度来看,大部分学校现有的课时安排,无法满足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需要,学校若始终秉持着“以高考为导向”的教学安排,并将阅读教学的重点单纯集中在对考试内容的讲解上,那么对高中生来说,在缺乏教师充分引导的情况下,自主阅读《论语》难度较大。

三、《论语》整本书阅读之教学策略

(一)教师导读,激发阅读兴趣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盖在善于引导启迪。”在《论语》整本书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做好“引导启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领悟并探究几千年前经典中的现实意义,从中汲取思想精华,加强自身修养。

在具体的导读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以一带整,以点带面”的方法,即用单篇的阅读教学勾连整本书阅读教学;用学生熟知额某一人物形象,绘出《论语》中众多人物的群像图谱;用一句格言,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学习之道”等。例如,学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文,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文章中出现的一系列人物形象进行归纳和概括,同时引导学生思考:除了课文中出现的这些人物形象外,在孔子七十二位身通六艺的弟子当中还有你熟悉或者喜欢的形象吗?他们主要出现在《论语》的哪些章节当中?也可以鼓励学生讲述有关《论语》的典故,品评《论语》当中那些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经典名句,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日月逝矣,岁不我与”等。

孔子被历代读书人和封建统治者尊为“圣人”“至圣先师”,大部分高中生对于孔子的出身、生平和精神思想,有基本的了解,但孔子的形象依然模糊、遥远、不易感知。教师可以设计类似“走进孔子”的环节,通过几则小故事,让学生看到一个有血有肉的、立体的孔子,拉近高中生与“圣人”的距离,消解学生的畏难情绪。比如“绝粮陈蔡”我们读出了孔子遇事不惊、处事不乱的智者风范。“恸哭颜渊”写到了师生之谊,在一万余字的《论语》中四次写到颜渊之死,真可谓是浓墨重彩,感人至深。“哲人其萎”写孔子即将离别人世之时,想到江河日下的国家和生活在其中的百姓,产生的担忧,其拳拳之心,爱国之情,令人动容。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充分的引导,创设阅读情境,激发阅读兴趣,补充相关知识,拉近学生与经典著作的距离,激励学生进行深入阅读,体会新的阅读视角和阅读体验。

(二)自主合作探究与教师精讲相结合

叶圣陶先生曾说:“学习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对高中生来说,培养自主阅读能力,方能通过自主阅读,达到阅读速度和效率的双提高。然而,自主阅读并不意味着教师完全置身事外,阅读计划和安排也十分必要,如创建学生阅读任务单,阅读任务单中应明确阅读范围、阅读时间、阅读目标及具体任务,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去读书,这样的阅读才是有的放矢。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首先独立完成阅读、分析、质疑、总结等活动,面对疑问,学生首先应积极思考,然后在阅读小组之间展开合作与探究,通过倾听和分享、沟通和协作,深入理解文本的内涵。

关于读书的方法,培根曾说“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就整本书阅读来说,内容篇幅一般较长,课前教师应对阅读材料精心筛选,明确重难点,对阅读材料的主次轻重要做到心中有数。在学生完成了自主阅读、集体阅读、合作探究之后,教师应针对那些学生无法解决的重难点问题进行深层次的讲解,这样才能串联起前后文本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掌握阅读文本的重点。

(三)阅读与交流写作相结合

从“语文核心素养”的层面上讲,《论语》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目标更侧重于“文化传承与理解”,而非文言知识的积累与运用,若一味地要求学生去掌握字词、句式,这无疑是对整本书阅读教学本质的误解。钱穆先生曾说:“意谓解《论语》,难在意蕴,不在文字。”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学生对《论语》认知和解读都不尽相同,教师应鼓励学生,用文字将自己在阅读当中产生的疑问、感悟、启迪记录积累下来,并积极地与同学教师交流,在交流中加深对《论语》的认识。

议论文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应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论语》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适时鼓励和引导学生,积累《论语》中的名言和事例,在议论文写作当中用作素材证明自己的观点。以读促写,以写导读,有助于学生对《论语》进行深层次的理性思考。

四、《论语》整本书阅读之教学策略实施

根据内容,本文将《论语》二十篇整合为“仁”“孝”“学习”“礼乐”“治国”“教育”“道德修养”七个专题。在一万余字的《论语》中,“仁”先后共被提及109次,“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也是我们解读《论语》的一把钥匙,由“仁”切入去讲《论语》,可以让经典变得亲切,变得身体力行。如果不清楚“仁”的真正含义,就很难理解孔子的思想。下面以《论语》之“仁”为例,大致分阅读前、阅读中、阅读后三个阶段,谈谈《论语》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课堂实施过程。

(一)阅读前,教师导读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仁”在《论语》中俯拾即是,比如《里仁篇》讲“仁义之道”、《颜渊篇》《论语·阳货篇》《卫灵公篇》讲“仁德之道”等等。“仁”看似很容易做到,事实上遥不可及,如人们最熟悉的“仁者爱人”,仿佛做到“愛人”便可“成仁”,然而孔子又说一个人就算做到不好胜、不自夸、不怨恨、不贪婪,也不一定能称之为“仁”,那到底什么是“仁”呢?

教师也可以拆字启思,通过说文解字,了解“仁”的本义,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初步认识“仁”。“仁”从人从二,从人,表示一个站立的人;从二,表示数字,复数,“仁”本义指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论语》当中“仁”在本义的基础上,衍生出哪些内涵呢?

其次要明确阅读目标,规定阅读任务。即探究何为“仁”,并引导学生结合“弟子问仁”中孔子关于“仁”的论述,试概括“仁”的具体含义、探究“仁”的现实意义。

最后教师还要给予学生方法的指导。如归纳法、比较法。归纳法即搜集有关“仁”的章句,一一梳理,分门别类归纳在一起,在此过程中,初步理解“仁”的内涵。《论语》当中的“仁”有多种表达,并存在与其他概念有意义上的交叉或互相阐释的现象,将有关章句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阅读,有助于我们厘清“仁”的概念。

(二)阅读中,自主探究

整本书阅读,“读”是最基本的要求,离开了“读”,方法、交流、思考都是无稽之谈。每周至少固定两个课时为阅读课,学生在课堂上结合老师布置的任务进行自由阅读。以本文为例,首先,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找出《论语》中有关“仁”的论述,加以列举摘抄,如: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子曰:“仁者,其言也讱。”

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其次,以“仁”的相关论述为基础,尝试归纳孔子所主张的“仁”有哪些含义?

子贡问仁  (推广爱心  推己及人)

颜渊问仁  (克制自己  道德自律)

仲弓问仁  (恭敬有责  推己及人  任劳任怨)

司马牛问仁 (言语谨慎)

樊迟问仁  (恭敬认真  待人忠诚)

(三)阅读后,交流总结

阅读过程中,我们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阅读之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如小组合作探究法,将全班同学划分为几个小组,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互相答疑,对于一些重难点问题,可组织课堂讨论。以本文为例,结合《论语》整本书阅读内容,小组之间补充说明“仁”的其他含义。

关爱他人  恭敬谦卑   严于律己  坚毅刚强  敦厚坦诚

庄重诚实  勤敏智慧   先人后己  淡泊名利……

孔子在不同场合,面对不同的学生和问题,对“仁”的解释也是不同的,孔子心中的“仁”是一切美德的总称。正如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认为:孔子“仁”的精神有时不光是指某一种特殊德行,而是指一切德行的总和。因此,“仁”伸缩性很强,层次有高低之别,人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达到高层次的“仁”,最终达到“圣人”的境界。

我们身边的仁人志士,他们“以仁为己任,死而后已”,“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他们在需要为社会,为国家去承担使命的时候,临大节而不亏。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有机会面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那样的大节关头,作为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践行“仁”的意义又何在呢?

阅读后,教师也可以设置“微写作”练习,通过读写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寻找我们熟知的“仁人”,交流探讨“仁”的现实意义。

“微写作”练习示例: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感動中国、扶贫攻坚、戍边英雄……说不完的话题,流不干的眼泪,平凡人的故事被刷屏,英雄的赞歌被传颂,请结合你对《论语》中“仁”的认识,谈谈“我所欣赏的人物”。200字左右。

何为“仁”?在我看来,“仁”是贫困山区里张桂梅对学生一以贯之的爱;“仁”是扶贫攻坚中黄文秀用青春和生命诠释的初心;“仁”也是边境冲突中王焯冉义无反顾的牺牲……孔子曾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并非遥不可及,即使是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仁”就在我们身边。

总的来说,在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譬如学生阅读积极性不高,学生不能坚持阅读,教师对学生的阅读动态做不到及时掌握等等,教师必须找准角色定位,积极应对。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首先教师应该熟读全书、翻阅相关的研究著作,这样才能更灵活有效地去设计阅读活动,才能实现阅读经验和方法的总结和传授。其次,适时参与并引导学生的讨论,在关键处将学生讨论引向主要的和更深入的环节,以免学生在某篇文章的细枝末节上过分纠缠,本末倒置。最后,阅读后无论是小组讨论或者读写练习,教师务必做好总结,将阅读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联系当下,引发学生思考。

整本书阅读策略研究,对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意义重大,通过整本书阅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和思维能力都将得到提高。《论语》是中国文化元典的代表性著作,也是高中课程标准推荐的书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以上只是对《论语》“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的一些初步尝试,要想真正落实好“整本书阅读”教学,还需要更多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冯天瑜.中华元典精神的现近代意义[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1):46-49.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4]弗·培根.谈读书[J].教育与职业,1996(02).

[5]钱穆.中国文学讲演集[M].成都:巴蜀书社,1987.

[6]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重点课题《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之中国文化元典阅读教学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CJYB20011128。

猜你喜欢
论语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点点读《论语》
点点读《论语》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