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细节,将文本解读引向深入

2021-11-03 12:16郑虹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1年6期
关键词:构思人文情怀解读

郑虹

摘要:教师对教学文本的体验、感悟和解读的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堂课的质量。一堂成功的课,往往来自教师对文本独特而深刻的解读,在深入解读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挖掘和丰富文本的内涵。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教师应发挥教学细节的优势作用,把细节做“大”,赋予细节更多的教学价值和功能。

关键词:细节;文本;解读;人文情怀;构思

深入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所在。特级教师窦桂梅老师曾提出:“语文教师首先要学会把书读厚。”教师对教学文本的体验、感悟和解读的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堂课的质量。一堂成功的课,往往来自教师对文本独特而深刻的解读,在深入解读中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挖掘和丰富文本的内涵。而我对此深有感触的是,教师对文本中细节的把握,可以将文本解读引向深入。

一、抓住细节,把握关键字、词,突出教学重点

叶圣陶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指出:“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意思是细读文本的时候,不要轻易地放过每一个字,要思考作者为什么用这个字、这个词、这种句式而不用别的,要细细地体会它的神韵所在。简言之,教师应在咬文嚼字中揣摩作者的语言,把握作者的思路,感悟作者的情感。

例如,《鸟的天堂》中有这么一句话:“真是一株大树。”教师在此处的教学设计为“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但在检查朗读时发现学生对此句中的重音应落在何处产生分歧,有的把重音落在“真是”上;有的一见“大”字,就把重音落在“大”上。显然,学生对上下文的理解还不到位。教师只好暂停接下来的环节,引导学生再读上下文中有关的句子,弄清楚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经过比较,学生才恍然大悟,应重读“一株”,从而强调上文说的“许多株”“两株”都是错误的。学生朗读到位了,对榕树之大的体会也就更深了。

二、深挖细节,抽丝剥茧,体味文本的人文情怀

成功的细节设置源于对文本的个性解读,而我们中的许多老师长期只看教参,形成了一种思维惰性,缺乏对文本深度的、独立的思考。这也正是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参是鸦片”。很多时候,教学辅助用书会成为教师止步不前的雷池,屏蔽了视野,束缚了个性。这样一来,教学也就只是机械地生搬硬套名师经典。没有了自己的风格,教学课堂显得僵硬而又不具张力。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于永正老师执教的《秋天的怀念》的精彩片段。

师:同学们,我们再来聚焦一个不起眼的问号。谁和我一起来读这一段对话?通过这个问号,你读懂了什么?

(师生配合朗读母子对话)

师:“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后面为什么是问号而不用句号?

生:母亲想让儿子同意。

生:因为她不太相信。

生:因为她想征求儿子的意见,不让儿子感到自己是在命令他。

师:好的。你觉得母亲是用什么样的语气和儿子说话?

生:疑问的。

师:还有没有比这更好的词语?

生纷纷回答:尊重的语气、婉转的语气、要求的语气。

师:还有吗?

生:征得她儿子同意的语气。

师:征得同意是怎样的语气?还有没有更准确的词语?

生:是商量的语气。

师:掌声送给他。是啊,是商量的语气,是平等地对待儿子、尊重儿子,因为那个时候母亲生怕一句话说不好,就会引起“我”的生气、愤怒,所以格外小心翼翼啊!

师小结:同学们,母爱是什么?母爱是商量,母爱是小心翼翼,母爱是尊重,母爱更是不着痕迹的关爱。

于老师指导学生对母爱的解读真可谓力透纸背、入木三分,精选的细节都能由小见大,从不同侧面映射出母爱这片大海的动人光彩,而且善于紧扣语言文字重锤击凿地去诠释母爱的无私伟大。母爱在丝丝入扣的品味中,不再是空洞的、浮泛的,而是具体的、清晰的,更是令人动容的。

三、品味细节,学习文豪构思之巧妙

先圣孔子曾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愤”“悱” 实为思维冲突,它能促使学生思维活跃,使思考更加深入、有效。围绕教学重点、难点,巧妙地构建起思维上的沖突,能使课堂增效,能使学生在思维和情感的碰撞中获得思想启迪。

例如,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我抓住课题中的“借”字让学生谈看法。大多数学生的回答都局限于浅层的故事内容。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思维冲突:我倒觉得“借”是经同意暂时使用,用过还要归还。诸葛亮是用计谋取得了曹操的箭,更没有归还的意思,怎么能用“借”字呢?应用“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的思维立即活跃了起来,他们从新的角度思考“借”的含义。有的说:“课题中的‘借字更突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有的说:“作者用‘借一点也不为过。因为日后两军交战,这些箭自然要‘还给曹军的。”有的说:“用‘借字很风趣、幽默,讽刺了曹操的自以为是,凸显了诸葛亮的料事如神。”此处的细节品味,运用了明辨字义、换词对比的方法,使运筹帷幄的诸葛亮这一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课堂也随着这个问题渐渐走向深入。

四、细节特写,培养学生敏锐的文字嗅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语感是一切文字的基础,是读者的思想认识通向作者内心的桥梁,是训练学生掌握语言之精妙、洞察语言之精髓、把握语言之旨趣的秘钥。文本的意韵、情感往往是通过具体的词语、句子或明或暗地表达出来的,教师所要做的就是给这些隐藏的文眼来个特写,并引领学生通过解读文眼丰富自己的表达能力。

例如,苏教版十一册中的《爱之链》一课,是一篇极好的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的范文。在备课时,我反复问自己:此文较以往的以爱为主题的课文有何不同?文中最感人的是什么?细读文章之后,我发现文中有多处描写主人公乔依家境窘困的句子。作者这样的布局谋篇有何良苦用心?再读文本时,我确立了“善”这一文眼。为此,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1)乔依有没有理由接受老妇人的酬金?(2)理由充分,他又为何拒绝?(3)文中的“天经地义”是什么意思?并造句。(4)既然帮老妇人修车不是乔依的义务,他又为什么要帮她?由此看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这样一线串珠式的几个细节,前一个细节是后一个细节的铺垫,后一个细节是前一个细节的升华,追求的目标是层层递进的。学生就在教学细节的琢磨中,品位文本语言,并凭借语言深入主人公乔依的内心,对“善”的感受不言自明。

五、创造细节,以文本为依托适当练笔

朱熹说过:“随语可生节,节上生枝,更读万卷书,亦无用处也。”文本便是“节”,“枝”就是在充分学习文本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开发教学资源。延伸、拓展是最常见的“节外生枝”形式。比如,针对文本中的留白,让学生借助想象进行写作训练。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跨越了时空,进入了主人公的生活世界,近距离地贴近人物内心,触摸人物人性光辉的温度。例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船长》一文时,我安排了续写结尾的延伸环节。“船长哈尔威遥望已登上‘玛丽号的乘客和船员。冷峻的脸庞浮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转身匍匐在船身上,喃喃地说……”通过学习,学生已经明白哈尔威是个“忠于职守”的老船长,他与船共亡并不是来不及逃生或是无法逃生,而是一种强大的责任感、归属感和与船朝夕相处的深情厚义驱使他选择了这样悲壮的告别方式。学生这样写道:“朋友,这么多年的风雨,我们一起捱过来了。今天,我们也一起走。”“战友,看来今天这场仗,我们是赢不了了。不过你别怕,接下来的路,我们还是一起走。”“船儿呀,我和你的任务都完成了,就算是死去,我们也问心无愧了。”……

老子有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对文本“细枝末节”的处置,蕴含、折射着教师的教育理念、文化底蕴、教育策略和人格魅力。它不是浅尝辙止的“作秀”,也不是刻意追求“亮点”而设的“应景之作”。教师应发挥教学细节的优势作用,把细节做“大”,赋予细节更多的教学价值和功能。

参考文献:

[1]董蓓菲.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奚春皓)

猜你喜欢
构思人文情怀解读
浅谈“摘抄”在作文教学中的妙用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美育实践研究
博物馆书画展览设计研究
论宋代豪放词中的人文情怀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我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特色的解读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