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合作学习促进学困生转化的策略研究

2021-11-04 01:21朱友坤
考试周刊 2021年77期
关键词: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合作学习

朱友坤

摘 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为了落实这一根本任务,在整个高中的教学改革中,应该落实核心素养,要让学生具备终身发展的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他们的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与创新实践。而学困生的转化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中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措施,加强管理,实现学困生的有效转化。文章对核心素养下合作学习促进学困生转化的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合作学习;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

一、 引言

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如果教师不重视学困生学习生活,那么整个班级的教育管理都是失败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让学生从个体的学习变成组内的合作,能够实现学生从单项交流向多项交流的转变,进而让学生之间进行多元互助,让成绩好的学生带动学困生,尽快走出学习的困境,快手拉慢手,达到学困生转化的目的。因此,高中的教师应该积极展开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为了共同的学習任务去展开合作,逐渐提高全班学生的学习水平。

二、 核心素养下合作学习促进学困生转化的价值研究

(一)合作学习让学困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关注其实就是一种尊重,学困生的学习成绩之所以低,是因为他们在一些学习活动当中总是被遗忘,他们的短板得不到弥补,时间长了自然而然地成为学困生。而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能够整体增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密度,让学困生受到更多的关注。合作学习小组的构建是遵循了科学性原则的,秉持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使得每一个学习小组当中都有学困生、中等生和优等生。而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能够让这些小组成员为了完成一个学习任务而有共同的目标。为了让自己的小组获得荣誉和成功,他们会充分调动自身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能够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做深度的思考。如此,教师的关注度就由个体转移到了每一个学习小组上,而各个小组完成任务的情况也能够反映出该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而直接反映学困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在此基础上,教师就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学困生,明白他们的差距,进而采取有效的策略和措施,对学困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实现学困生的有效转化。

(二)合作学习让学困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获得成功是快乐的、喜悦的,学困生内心经常会有一种挫败感,他们之所以成为学困生,是因为他们经历了各种各样的失败,不管是在大小型的考试还是平时的问题回答中,都不尽如人意,所以他们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自信心。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大多数时候优等生是课堂的主角,而学困生只能在旁边默默地倾听,成为聆听者,甚至成为局外人。而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能够让学习任务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他们所获得的荣誉是集体的。换言之,当一个学习小组获得了最后的成功之后,学困生也能够站在光荣的领奖台上接受表扬和奖励,让学困生成为参与者,这样就能够极大地调动每一个学困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愉悦。而学习任务的设计遵循了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层层深化的原则,学困生可以尝试从解答简单的任务开始,逐渐往深层的问题过渡和拓展,当问题是他们懂的或刚好是他们的强项时,他们会踊跃参与、抢答。这种喜悦的心情能够带动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进而实现他们的有效转化。

(三)合作学习让学困生有了更多的“老师”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合作学习能够为学生搭建一个更加完美的学习平台,使得学困生有更多的学习伙伴,在一个学习小组之内,优等生被推荐为学习小组长,那么他就会感到重任在身,就会在自己获取知识的同时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这对学困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学习技能的提高都会有很大帮助。

所以一个组内的小组长既是学习的参与者、组织者,也是学习的指导者和督促者,不管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都能够对学困生产生积极的影响。有了小组长的引导,小组内每一个成员都能够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他们能够在构建完整知识体系的时候提高学习技能,强化合作探究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最终实现有效转化。

(四)合作学习有利于学困生身心健康发展

只有融入才能感受到存在,如果一个人感受不到自己的存在,感受不到自己的价值,那么他们就会失去上进的信心。因为学困生有时会受到异样的眼光,所以他们很少参与团队活动,他们的内心自然充满着无限的孤独和空虚。特别是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面临着各项压力,内心会更加的敏感和脆弱。久而久之,他们会出现一些放弃的心理和行为,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而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能够让学困生积极地融入整个学习活动、小组探究中,让他们有展示的机会,错了不会觉得太丢面子,能够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使得他们能够在一种平等、和谐、愉悦的氛围中感受到乐观和真诚,这种乐观能够消除他们内心的自卑和不良情绪,能够让他们对学习和生活充满新的希望,使得他们明辨是非,迷途知返,勤奋上进,进而实现自己的有效转化。

三、 核心素养下合作学习促进学困生转化的策略研究

(一)小组建设策略

1. 科学搭配分组

高中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模式的时候,就应该注重学习小组的合理搭配。对此,教师应该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对全班学生的学习成绩、兴趣爱好、学习能力、性格特征、学习态度等方面做一个全面的、综合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合理科学地分组。在分组的时候,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将一些关系比较亲密的、爱好相似的优等生和学困生分在一个小组,这有利于后续学困生转化工作的开展。合理的分组既能够让小组之间的竞争更加公平,也能够通过合理的分配,让各个小组当中的学困生都能够在优等生的帮助下得到有效的转化。

例如,高中教师应该根据本学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及人数,对他们的各项能力做综合的调查。教师就可以编制一份实际情况调查表,分发给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回答。完成调查之后,教师就应该仔细地分析学生在表中的反馈信息,然后根据这一调查表的内容,结合教师的调查、观察和思考,将全班学生做科学合理的划分,要保证每一个小组内有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要遵循平等搭配的原则,避免各个小组的水平失衡,那样就不能起到合作学习的带动目的。在科学分配小组之后,就可以开展一系列的小组意识培养活动,最终让小组内成员能够互尊互信、互帮互助,尽可能地实现学困生的有效转化。

猜你喜欢
学困生转化策略研究合作学习
探索如何转化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教育策略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初中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