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视角下的心理班会性质与功能辨析

2021-11-04 11:45齐建芳
中国德育 2021年20期
关键词:班会课班会心理健康

齐建芳

心理班会已成为中小学班主任探索班级管理和德育工作的方向和有益尝试。但在操作层面,当前心理班会多浮于对心理健康教育课(以下简称心理课)的朴素借鉴,无论是班会选题、教学设计还是实践反思等,基本沿用心理课的课程体系、教学设计思路以及话语体系,缺乏班级管理问题意识。心理班会实际上表现为以班会课时为途径、以班主任为实施者的心理课,而作为班级管理新方式的性质并未凸显。为使心理班会在班级管理方面切实发挥作用,需要厘清心理班会的性质与功能,凸显其班级管理立场,促进心理班会的班级管理特色实践之探索。

一、心理班会的属性是班会课

心理班会是班主任运用团体辅导方法,以学生心理能力培养为切入点,旨在提升班级管理有效性的班会课。尽管心理班会与心理课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相近之处,但它是基于班级管理的目的而被加以运用,其性质应属班会课范畴。在管理体制下,心理班会要服从班会课的教育目标、学校德育计划等[1]。

认识心理班会的属性,还需要对以下两种观点加以辨析。

第一种观点是等同论,认为心理班会在本质上和心理课相同,是心理课的班本化延续,虽然课程组织者是班主任,但实质上与心理课没有太大区别。这类观点认为,心理班会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拓展途径和载体,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进课堂的新思路[2],是全员心育背景下班主任开展心育工作的主要形式和实践路径。这种狭窄、单向地将心理班会看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载体的观点,导致心理班会实践主要是对心理课进行模仿和借鉴,缺少班级管理本位的思考。

第二种观点是调和论,认为心理班会既是心理健康教育向班级管理的渗透,同时也是班级管理主动吸收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和方法的结果,是心育与班级管理双向互动形成的班级管理新方式和心育途径。这种调和观点从实践工作角度来看,的确反映了心理班会的缘起和发展,但是在理论上模糊了对心理班会本质的认识,不利于心理班会作为一个独立实践领域的确立。

无论哪种观点,都导致心理班会实践缺乏清醒的班会本体意识和自觉的班级管理站位,从而陷于依附和模仿心理课的尴尬境地。

从班级管理和班主任工作视角看,心理班会绝不是将心理课换个名称而已,而是借鉴心理课的理念和方法来探索更有效的班会和班级管理方式。这是大部分班主任愿意尝试心理班会的初衷和主要动力所在。在这个意义上,应当明确心理班会的班会属性,进而确立心理班会的班级管理立场。

二、心理班会是班会形式的创新和拓展

心理班会作为提升班级管理效能的新型班会,通过借鉴心理课的團体辅导理念与技术来创新和拓展班会形式 [3],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在活动流程方面,所借鉴的典型模式通常包括以下几类:暖身、互动、分享和结束[4];定向阶段、冲突表达阶段、整合阶段、总结巩固阶段[5] ;活动引入与营造课堂氛围、提出问题与构建认知冲突、活动体验与创设亲身体会、经验分享与新旧经验整合等四个阶段[6];热身或导入、情境创设(引出问题或调动体验)、共同探讨(观点和方法分享)、尝试运用(技能练习)、总结提升(或拓展延伸);等等。不同活动流程模式殊途同归,均按照学习和行为改变的心理规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其认知、情感和行为,在心理层面上更持久地夯实班级德育基础。

在活动形式方面,不同于以往辩论、演讲、表演、教师说理等传统班会形式,主要以绘本、故事、心理游戏、心理情景剧、心理技术与工具等作为资源,进行情境创设、问题讨论、角色扮演、心理任务操作等课堂活动形式的探索,以此激发学生体验和感悟,促进认知与情感的深度参与,为态度、价值观塑造及行为改变拓展活动场域。

在课堂互动方面,吸纳心理辅导技术提升班主任的亲和力和引领力,包括非言语技巧、无条件接纳、积极关注、倾听、同理心、支持技术、具体化、自我暴露等。

新型的心理班会有助于改变传统班会以说教和灌输为主,效果难以持续的状况,成为学生有实在收获、班级管理有效能、班主任有成就感的班会形式。

三、心理班会的主题依据来自班级管理需求

在实践操作中,心理班会的班级管理立场首先体现在选题依据方面。将心理课与心理班会进行比较,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心理班会的这一立场。

心理课的目标直指学生心理健康,主要遵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框架要求,按照学生的心理成长任务体系选题,具有系统性,当然也不排除有时针对学生的成长困惑与问题进行选题。

心理班会固然也有心育功能,然而其首要目标是解决班级管理问题,着眼于班级建设,营造良好班风。因此,心理班会主要基于班级管理现状和问题确定主题,更多是生成性的。一般来说,有两个选题来源。

第一,当前班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比如,一个班级在体育节举办期间,不少学生因为未能赢得班级荣誉而沮丧,甚至对参赛中失误的同学会有抱怨,失误的同学可能内疚、委屈、难过、担心,而他的朋友会为之气愤,还有的同学想安慰又不知所措,这使得负面情绪弥漫在班里;同学之间因缺乏包容接纳、安慰鼓励、欣赏,人际关系也出现微妙变化,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人际交往。这时需要适时进行以情绪辅导和同伴交往辅导为主题的班会,改变班级的情绪氛围,促进同伴交往的良性发展。再比如,高中某班不少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学习信心不足,对将来的升学感到非常茫然,这时有必要组织以学业价值、学习动力、学习目标为主题的心理班会。

第二,中小学各学段不同时间节点的班级管理侧重点。随着学业进程和班级人际关系的变化,班级建设有不同的任务和主题。比如,一个新组成的班级,加强班级凝聚力是班主任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因此按照班级构建的一般顺序——相识、相知、相伴,安排“认识你我”“悦纳你我”“我爱我家”三次心理班会,促使学生形成对班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7]。再如,某市重点高中的学生都曾是各自初中校的顶尖学生,升入高中后他们的成绩开始分化,失去往日荣光的学生很容易陷入低迷状态,为此在期中考试后可以设计以“积极应对”和“情绪管理”为主题的心理班会[8]。

猜你喜欢
班会课班会心理健康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妈妈画上老年妆出席班会孩子落泪
浅谈如何发挥主题班会作用提高高中德育教育时效性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践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的出彩班会课体系构建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班会课也可以五彩缤纷
微班会:管窥班会的现实与未来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