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减负政策的回顾与展望

2021-11-04 11:45王贤文谭梅芳
中国德育 2021年20期
关键词:学业考试政策

王贤文 谭梅芳

今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務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这既是从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角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的大事。“双减”工作切实为学生减负,是全社会的共同期待。如何实现减负与增效双赢,是当下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摘 要

针对学生负担过重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相继颁发了23项减负政策。基于对政策文本进行统计与分析发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减负的目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是减负的行动指向,优化作业与改革考试方法是减负的核心举措。未来减负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相关建议:一是拓展负担的内涵,关注学生心理负担;二是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三是加强减负政策元研究,提升政策认同与执行效果。

关键词

减负政策;文本分析;学生负担;元研究

作者简介

王贤文,惠州学院粤港澳大湾区教育高质量研究中心,研究员;谭梅芳,惠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是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顽疾,严重危害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国家相继出台学生减负政策来缓解中小学生负担过重问题。然而,现实却面临着越减负担越重的尴尬,出现“校内减负校外增”“教师减负家长增”等怪现象。基于此,本研究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减负政策文本,解读政策背后的内在逻辑,继而给出未来减负政策的相关建议。

一、减负政策的基本情况

自1949年以来,国家相继颁发了23项减负政策。依据是否以减负作为政策专题,研究将其分为10项主体政策与13项辅助政策。其中主体政策直接部署了减负的具体工作,辅助政策则通过开展相关的专项行动,如防治近视、规范校外培训等配合主体政策的实施,共同推进减负工作的有效开展。具体如表1所示,其中加粗文本为主体政策。

减负政策的持续出台,一方面显示了学生负担问题存在的顽固性,减负是基础教育界长期面临的一大难题,需要自上而下的高位引领;另一方面体现了政府治理学生负担过重问题的决心,将其作为国家教育发展的战略问题加以对待。减负政策均以学生负担过重为问题靶向,以减轻学生负担为目的。由于时代发展对于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也带来学业负担的新表现,减负政策需要回应时代新问题,因而不同时期的减负政策存有不同的重心。比如,有学者将其分为以改善学生身体素质为中心的时期、以缓解升学压力为目标的时期、以提升教育质量为主旨的时期、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依托的时期、全方位深化改革新时期等五个阶段。[1]

二、减负政策的基本逻辑

虽然不同时期的减负政策在表述和要求上不尽相同,但内含着政策的基本逻辑,即对为何减负以及如何减负等进行有效回应。文本分析法是一种对文本中的重要词汇出现的次数及其表述进行统计与分析的方法,用于检视政策、制度、方案等的关注点、特征及其变化,这种方法也可用于减负政策的研究。比如有学者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6项减负政策进行高频词汇分析,得出减负政策的基本特征。[2]借鉴相关研究成果,本研究采用文本分析法,选取与减负密切的关键词诸如“负担”“健康”“质量”“作业”“考试”等,统计了9项主体减负政策中该词汇出现的次数,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减负政策文本中的关键词及其频次

负担 健康 质量 作业 考试

90 24 55 95 81

课业

负担 身心

健康 教育

质量 课外

作业 重复性作业 考试

成绩 考试

方式

19 6 18 18 3 10 1

学业

负担 睡眠 教学

质量 书面

作业 惩罚性作业 书面

考试 考试

压力

3 11 25 16 3 2 1

作业

负担 心理或压力 学习

质量 家庭

作业 作业

时间 考试

次数 考试

方法

4 5 1 11 2 2 2

培训

负担 视力 质量

评价 综合

作业

4 3 3 1

(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减负的目的

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然而,过重的负担会严重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顾明远先生将其视为“反教育行为”[3]。在主体减负政策中,“健康”共计出现24次,其中“身心健康”出现6次,“睡眠”出现11次,“心理或压力”共出现5次,“视力”出现3次。

确认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是减负的指向。政策强调过重负担损害儿童身心健康,如学业负担过重严重地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1955年);切实解决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促进儿童、少年身心健康发展(1993年)。同时提出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减负办法,如避免盲目攀比、跟风报班或请家教给孩子增加过重课外负担,有损孩子身心健康(2018年);家长要积极与孩子沟通,关注孩子心理情绪,帮助其养成良好学习生活习惯(2021年)。

规定学生睡眠,保护学生视力,确保学生身体健康发展。按照学生学业阶段建议睡眠时间,如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学生每天睡眠9小时,高中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8小时(1964年、2018年),同时要求家长配合,切实保证学生必要的自由活动时间和必要的睡眠时间(1955年、1988年)。此外,保护学生视力成为减负政策的内容,如要保护学生的视力,应当切实地采取必要的措施(1964年);引导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控制使用时长,保护视力健康(2018年);线上培训要注重保护学生视力(2021年)。

猜你喜欢
学业考试政策
“三提高”“两保障”: “双减”政策落地生根的有效策略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China allows couples to have three children 中国出台三孩政策
基于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与水平划分
股指冲高回落 多方政策救市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调研报告
业精于勤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