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视角下外国语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1-11-07 04:20陈静汪锐秦娟娟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2021年10期
关键词:新文科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陈静 汪锐 秦娟娟

摘    要:为加快高等教育从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的转变,我国在2019年提出了“四新”的学科建设思路,其中新文科的理念以及内涵特征对我国外国语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引发了深刻的思考:将新文科发展性、融合性、创新性、战略性的核心理念与外国语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型深度结合,从而谋求外国语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新出路。

关键词:新文科;外国语大学;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10-0077-04

一、新文科理念起源以及内涵特征

新文科的理念发源于美国,在2017年10月,美国希拉姆学院(Hiram College)率先提出了新文科的教育理念,颠覆了传统的文科思维,以跨学科整合的思想重组学科专业,把新技术,如信息科学、网络教育、工程技术融入哲学、文学语言等诸如此类课程中,让学生体会跨学科的学习体验,培养拥有跨学科知识与能力的综合素质人才。我国2019年由教育部、中科院、社科院、工程院等12个部门参与制定新文科建设,并开展了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1],还进一步实施了双万计划。作为“四新”之一的新文科建设是时代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全球文科建设的共同责任、共同追求、共同奋斗的理想路径[2]。我国对新文科的理念赋予了符合时代发展的新的内涵特征:一是发展性。这是新文科的生态特征,其理念致力于解决社会上不断涌现的新问题,并且新文科作为新兴学科,其学科特征也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仍需要在实践基础上进行摸索和推进。二是融合性。这是新文科最突出的特征,也是学科拓展新领域的表现。交叉学科的研究与建立也是世界学科发展的新趋势,新文科的理念刚好与这一发展趋势不谋而合,为了研究交叉领域来解决新时期发展的问题,新文科背景下各学科之间的界限不再泾渭分明。三是创新性。这是新文科的存在特征。首先,利用新文科理念建立的新兴交叉学科为传统学科注入了新的生命与活力。其次,利用科学技术,打造信息化的教育教学以丰富传统教育手段。四是战略性。这是新文科的时代特征。由于我国学科体系的质量和数量与我国是哲学社会科学大国的身份不相符合,新文科强调要以本国学科发展为基础,发展中国特色,发扬中国风格,重塑中国在世界上的学术地位和话语权[3]。借鉴和融合新文科建设的思路和理念的前提下,分析我国外国语大学人才培养的现状与不足,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信息化的要求,充分应对来自国内外环境的挑战,以构建我国外国语大学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二、外国语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思考

虽然我国高等教育取得规模上的成就,但却尚未取得高水平的质量效益。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高校办学的直接指标,而我国外国语大学人才的培养现状同样不容乐观,从国内外迅猛的发展趋势来分析:由于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教育现代化的要求,社会需要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外语型人才。随着国内信息技术的发展,5G网络时代的到来,大规模的线上教育平台的开创,外国语大学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尚未充分融合现代的信息技术。与此同时,我国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产生了对交叉学科、综合素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2],我国外国语大学只重视专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培养出来的人才发展潜力与时代发展趋势显得格格不入,由此可知我国外国语大学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时代的发展脱节。

从国内外世界发展的潮流、我国外国语大学自身存在的不足来进行分析,我国外国语大学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以下反思。

其一:转变“故步自封”式的人才培养模式。外国语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只是囿于学校培养,未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这样培养的人才不具有时代属性,无法为社会服务,更无法发挥人才的重大价值。在这大浪淘沙的时代洪流下,外国语大学要思考如何去抓住时代的机遇,如何去促进人才培养的生态化以及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其二:探索“融会贯通”式的特色发展理念。面对新文科丰富内涵,外国语大学要思考如何去有机地结合和融合新文科的理念。但同时又不能失去我国外国语大学所具有的特色,需要在个性化和普遍化中寻找恰当的平衡点,既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又能避开千校一面的发展模式。其三:利用“精甲锐兵”式的现代教育工具。科学信息技术时刻都渗透在我们生活和学习之中。脱离了信息技术的课堂是无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要求的,外国语大学应该分析如何去结合和借助现在社会上的科学技术来进行课堂教学、课程体系的改革。其四:构建“高效反馈”式的人才评价机制。对于外国语大学人才的培养,我们如何去检验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劣呢?对于我国外国语大学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问题应该要缩短人才评价的延时性。那么,如何快速高效地检验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度,需要我国外国语大学积极思考与探析。

三、外国语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出路

在新文科理念的指导下,为寻求外国语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出路,我们需要深度分析新文科建设理念与外国语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高度契合点,从而呈现新文科理念指导我国外国语大学的合理性。

(一)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人”的深刻性探析

新文科无论是作为一个学科新领域,还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包括外国语大学的人才培养,都是基于“人”的充分发展,“人”是具有无限可能和潜力的客观存在,就像《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所强调的,人应当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存”“学会生存”的人。马克思早在一个多世纪前就强调人应当是“全面发展”的人,这些论述都关注人的全面性和丰富性。教育之于人的发展,应该关注人的知情意行,而人们的学习应该是发展每个人的个性化,但关于人的深刻性的探析,却被所谓科学的心理学和传统的教育学所遗忘。由于人文社科本質上是研究人的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人认识的深刻性直接影响到该学科的发展高度和内涵深度[4]。而大学的发展目标是一切为了学生,那么,外国语大学的人才培养自然应该要深刻地认识到“人”的本质特征,深化“人”的个性特点,“人”的深刻性并不只是在于培养高精尖,而是在于每个人在兴趣基础之上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这也是我国外国语大学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内在基础条件。

(二)人才培养的核心立场:立足中国,面向世界

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提出了以德为先的教育现代化理念,即只有搞清楚了为什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才能知道怎么去培养人。而在新文科的教育理念中,特别强调“立德树人”,因此在人格的塑造、道德的提升以及人生境界的提高方面,文科的作用显得十分重要[4]。我国外国语大学人才培养体系也积极地进行了“立德树人”的探索。如:上海外国语大学创造性地提出了“多语种+卓越外语人才”的培养体系,而该体系中外语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任务[5]。外国语人才是国际交流中必不可少的人才储备,外国语人才培养应该要面向世界,在国际交流中发挥我国的文化特色,建立我国的文化自信,建立属于我国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以此来增强我国的“话语权”,同时也在培养我国外国语大学人才的国际视野。

(三)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复合型的实践性人才

只有经过融合性课程培养的复合型人才,才有创新和实践能力,才是符合外国语大学人才的培养目标。新文科的建设主要就是开展跨学科、融合性研究,让学生拥有通晓不同领域的知识体系的能力和操作技能,这就使外国语大学的人才在遇到复杂问题时,能够有处理的思维能力,以克服以前“只专不博”的人才缺陷[6]。因此,外国语大学复合型人才培养原则是在四年的本科外语教学中,要使学生既熟悉掌握一门外国语的综合技能,又要掌握和学习另一门专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7]。而外国语大学培养的人才十分强调外语的交流、高级翻译等考验临场反应能力、语言的综合组织能力,有着十分强的实践特性,因此关于我国外国语大学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应该是以实践为主要途径的复合型人才。

(四)人才培养的辅助手段:互联网+教育

数字和信息化的发展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一系列的机遇。在新文科建设的过程中,关于“新”的诠释其中一方面就是侧重于教育方式的变化和改革。注重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技术与社会科学研究的深度融合,进而全方位、宽领域地构建数字化时代人文社科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我国外国语大学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如:由北京外国语大学牵头成立的中国高校外语慕课平台,近两年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慕课的主要平台,在精品课程建设优质资源共享、国际人才培养、传递中国声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8]。外国语大学人才培养必须要借助互联网这个途径,以辅助我国课堂教学,提升人才培养的信息化、科学性,从而更加合理、高效地适应社会的发展改革。

从上述四个角度探析可以得知,新文科的建设理念与外国语大学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要求高度契合。我们应该以新文科理念为指导,结合外国语大学人才培养的自身需求,进一步来构建我国外国语大学人才模式,从而破解我国外国语大学的内生困境,顺应国内乃至世界发展的潮流。

四、外国语大学人才模式的转变

迫于我国外国语大学内生发展的需要和外界环境的推动,需要在新文科的理念指导之下,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即在以“立德树人”为发展要求下,根据社会的发展需求,运用跨学科的融合课程理念,借助科学技术的辅助工具,通过学校和社会人才培养的双向互动,在国际交流环境里来保障人才的培养质量,进而构建外国语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全方位的培养体系。因此,从以下六个方面来建立模型以探析说明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一)以“立德树人”为核心要求——构建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

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归根结底就是立德树人。”那么在高校人才培养中,必须要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进而培养有中国特色外语外事人才。

我国外国语大学人才培养的过程存在着过度西化的严重错误倾向[4]。我们要学习外国的语言文化甚至是表达方式,但并不意味着要丢掉本国的文化传统和精神内核。若从理论方法到思维表达都是西方的,对西方的学习和文化依赖性过强,人才培养的立场就需要我们深思了。“立德树人”的观念是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问题的根本性回答,因此外语人才需要兼具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5]。2019年12月4号至6号,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主办的新文科背景下的“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培养论坛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召开,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杨力教授在报告中阐述了上海外国语大学人才培养中关于外语特色思政育人的重要人才培养路径[9]。为此,我国外国语高校应该积极探索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首先,根据国家“立德树人”的要求,按照国家课程思政的教学标准,组建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其次,关于思政课程的编制可以组建教学团队进行国家思政课程的研究继而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思政课程;最后,将课程思政教育理念贯穿于外国语人才培养方案全过程:课上教学、社会实践及日常生活等环节。真正做到将课程思政理念渗透到外国语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二)以社会需求为目的导向——构建匹配的人才培养体系

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为社会服务,为解决社会问题培养人才。新文科发展性的特征表明其学科建设背景也正是基于社会不断涌现新的问题和发展的新的需求。因此,我国外国语人才培养必须要以社会需求为基本依据,构建与社会发展协调一致的匹配性人才培养体系。

我国积极倡导一带一路的建设,而这样一条连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之路,既需要外语能力极强的专门人才,也需要“一专多能”“一精多会”的复合型、综合性、融合性的创新型人才[10]。另外,我国外国语大学人才培养的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人才培养过剩,就业竞争压力大。2012 年的外语毕业生需求报告就已经显示普通外语人才已经过剩,基本找不到好工作[11],其人才发展的瓶颈已经凸显。

因此,外国语大学人才培养应该围绕社会需求,改变“学理—知识—考核”的单线模式,实现“需求—学习—应用”的整体转换[12]。首先,应该积极地深入市场调研,关注社会和市场的变化,为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作参考依据。其次,应该构建合理的人才發展规划,避免人才过剩或人才同质化现象严重。最后,为构建匹配的人才培养体系,重点关注市场,即我们应该要构建“市场型人才”。2007年10月,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就积极探索了“市场型人才”培养模式。面对市场而构建的人才培养体系,应该包含人才质量评估,对于深入市场工作的学生进行调查反馈,以形成标准化程序,从而总结出人才培养需要改进的地方和值得学习的经验,以此进一步地调整人才培养模式。

(三)以融合课程为教育支撑——构建跨学科的融合性课程体系

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科学的课程体系的设置。新文科融合性的突出特征倡导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开发学科新的增长点和拓宽新的研究领域,在这一理念指导下,只有构建跨学科的融合性课程体系,才能为知识的创新和学生的学习注入活力与兴趣。

目前,我国外国语大学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承载了很多的问题,如:专业划分过细、各个学科之间缺少交流与互动。而极强的专业性成为优势,同时也成了外国语人才的局限性。因此,若只是专业化的培养,那么就缺少了其他知识和能力的互补,而当下所需要的人才是综合性强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传统的课程设计不但制约了专业自身的发展,也使学生的眼光比较狭窄[10]。另外对于课程的融合,我们应该基于客观的事实、理性的观察再进行有限度的融合,不应该强加因果。如果是没有优势互补、逻辑联系的跨学科融合,那么课程将不伦不类,学生也不能将新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

为了与时俱进,抓住时代潮流,外国语大学在建设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时必须进行跨学科研究。首先,学校应该整合资源、消除学科壁垒,构建学科之间的逻辑体系及联系。其次,要重视和提高选修课的学分和地位,国外就非常重视通识课程与外语专业教育相结合,因此我们可以安排必修课加选修课的弹性学制,在完成必修课的基础上进行一定量选修课的学习。这样不但可以完成每个学生个性化的教育需求,也能够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拓展视野。最后,跨学科课程体系融合不仅仅在于学科之间的融合,还在于中外融合和古今融合等方面,这也是新时代学科发展的重要特点。这种新的课程范式也必将推动学科领域的拓展。

(四)以信息技术为教学依托——构建信息化课堂相融合的教育实践

现在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科技的互动越来越频繁,课堂的信息化水平直接影响了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新文科创新性的特征启发课堂教育教学要以信息技术为载体和工具,为师生搭建一个高效、便捷、互动的平台。

信息技术在教学里的运用,有利于迅速地推进教育的现代化,同时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合成技术的创新需要我们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加综合的能力去接受和学习,只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教育方式去教学是无法应对和解决实际问题的。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知识传播的途径多种多样,人们已不仅仅从书本上获取知识,因此对于外国语大学人才培养的课堂教学来说,应该发展“互联网+教育”,人们有高效迅速学习和吸收新技术的手段和研究方法的潜在能力[6]。首先,在师资队伍上,可以利用信息化的平台,将国内优质的外语教学人才,甚至是国外的教学教师通过网络进行资源共享,大大弥补了教师资源不足的状况。其次,在教育信息化的推动下,课堂教学多融合信息技术,对于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借助多媒体教学,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最后,对于外国语大学学生来说,最重要的第一关就是语言关,而采用信息化教学平台能够让我们听到纯正的外国语言的发音,也可以通过网络等形式与外国的教师、学生进行交流,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方式的多元化。从而利用科学技术加强了学生的课堂实践与应用能力。

(五)以开放的环境为质量保障——构建中国立场的国际交流人才互动体系

立足中国,走向世界,这是外国语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与发展目标[13],同时也是新文科在这个时代发展战略性的重要体现。培养有国际视角的外语人才,就必须构建开放的办学环境。

外语是相当于本国语的其他语言,若只是囿于本国国内环境进行外语教学,则无法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及国际视野。而良好的教学质量离不开强大的师资队伍,国际交流也有利于促进我国外语教师的外语水平以及教师素质。首先,外国语大学应该设立对外互动交流机构,由机构推动学校师生进行外国交流的一切事宜。其次,和国外大学进行交流学习之时,应该大力推进学历认证以及学分互换制度[14]。这不但有利于提高我国外国语大学的声誉水平,而且能够推动教师的培养,那么,外国语大学教师人才培养就可以坚持“引育结合”的策略。同时在外国优秀教师人才的影响下积极培育本校的外语外事人才。因此,要积极构建外国教师研究中心,以促进教师同世界的联系。建立国际交流人才互动体系便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人才培养措施。

(六)以协同育人为培养机制——构建“校社一体”的人才培养双向体系

推进协同创新是外语类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协同育人机制能够促进教育质量和人才质量的提升,是从课堂走向社会,也是从社会向高校反馈的双向人才培养质量的检验途径。

虽然外国语大学学生在高校內进行了完整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但是由于外国语大学人才培养实践环节薄弱,因此出现了从学生向社会工作者转换的断层。实践环节是一个将理论转化为能力、价值的环节,也是一个由学生角色向社会工作者身份转变的适应过程。所以,学校和社会的关系应该是紧密相连的,而不是彼此隔离的状态。

因此,要培养复合型的人才必须要进行实践教学。我国外国语大学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不仅仅要学习融合性课程,也要融入不同的社会机构中去。例如,天津外国语大学与政府部门、企业事业单位、科研院校等组织联合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12]。外国语大学应该积极联合社会企业,特别是外资企业,在政府的引导和帮助下,建立人才实践基地,真正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形成“学—教—做”发展模式。至于社会层面,应该积极地接纳以多开辟实训基地,多倡导、多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志愿、重大国际会议或者活动的志愿者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新文科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外国语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发展。世界瞬息万变,在外国语大学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我们既要抓住机遇,也要迎接挑战,在保持我国的立场之上,保留本国的文化精神,真正培养兼具中国情怀和世界精神的国际化特色的、复合型的外语外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永怀.“新文科”视域下外语学科新形势与新进路——以H市地方应用型大学英语专业建设为例[J].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学报,2020(2).

[2]张俊宗.新文科:四个维度的解读[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5).

[3]王铭玉,张涛.高校“新文科”建设:概念与行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03-21(4).

[4]樊丽明,杨灿明,马骁,等.新文科建设的内涵与发展路径(笔谈)[J].中国高教研究,2019(10).

[5]姜智彬,王会花.新文科背景下中国外语人才培养的战略创新——基于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实践探索[J].外语电化教学,2019(5).

[6]安丰存,王铭玉.新文科建设的本质、地位及体系[J].学术交流,2019(11).

[7]吴小平,江山,冯克红.论21世纪复合型外语人才及其培养模式[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9).

[8]王军哲.新文科背景下外语类院校一流本科建设探索与实践[J].外语教学,2020(1).

[9]邓世平,王雪梅.探索新文科背景下外语人才培养新路径——新文科背景下的“多语种+”卓越国际化人才培养论坛述评[J].山东外语教学,2020(2).

[10]宁琦.社会需求与新文科建设的核心任务[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

[11]邵泽娜.深化“市场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问题和对策——以天津外国语大学滨海外事学院为例[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

[12]陈晓鹏,王诤.面向“新文科”建设的设计专业课程改革[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3).

[13]彭龙.如何打造具有中国气派的世界一流大学[J].人民论坛,2017(5).

[14]张坤,韦汉.高校外语跨国人才培养模式实践研究——以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为例[J].才智,2011(24).

[责任编辑  巴登其其克]

猜你喜欢
新文科复合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
基于校企合作的“互联网+”复合型人才的跨界培养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