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语文课前预习习惯的养成

2021-11-07 10:34艾合买提江·阿吾提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1年44期
关键词:预习习惯课前语文

摘  要:预习在教学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会学生如何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学会了预习,养成预习习惯,形成预习的能力,就會成为学习的主人。本文着重从语文课预习内容、预习方法以及预习检查三个方面,浅谈语文课堂上培养学生预习能力的方法,从而达到学生能够不需要“教”就能“学”的教学思想。

关键词:语文;课前;预习习惯

一、导言

预习在教学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会学生如何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学会了预习,养成预习习惯,形成预习的能力,就会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根据多年的语文教学体验,笔者认为,抓好预习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好途径。教师应该知道学生掌握哪些常规性预习的内容,又如何进行操作呢?笔者做了几点归纳。

二、确定预习的内容

语文课的预习有全册性预习、单元性预习和单篇性预习三种,一般是单篇性预习。预习做哪些事呢?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年级的不同,制定相应的预习内容,不能刻意拔高,同时预习的内容要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让学生一看就明白自己干什么。可以参考的预习内容如下。

(一)通读全文。拿到一篇新课文,学生会有一些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所以预习一篇课文,最主要的就是读。

预习的朗读一般可读三遍。第一遍的读,重在巩固生字的读音,生字认识了,就可以放声诵读了;第二遍的读是在正确的基础上读通句子,尤其是一些长句子要反复读,最终达到把课文读流利;第三遍的读,要求学生大声诵读,朗读时理解的基础,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都很有好处,在读的过程中才能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二)圈画词语。对于学生不理解的词语,在课前预习的时候,最主要的方法还是圈画出来,然后借助字典、词典理解。这样不仅可以积累词汇,还可以让学生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三)从导语内容入手,了解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及本课的预习要求。

(四)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五)带着问题(课后题或自设问题)读文思考。

(六)能够根据需要搜集相关资料。

以上预习内容不是一至六年级都必须完成的,操作过程中要根据年段不同,教师要相应地做一调整,才能保证预习内容的制定切实有效。

三、 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

学生初学预习,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把预习纳入课堂。预习的方法很多,教师在以下几个方面做重点的指导。

(一)识字的方法

学生识字主要在语言环境中进行,但是也要教给学生一些识字记字的方法,特别是合体字的学习,可以运用一些规律性的方法。在这里简介几种“熟字记忆”的识字方法。

1.加偏旁的方法:(草→“早”字加上草字头为“草”)。

2.去偏旁的方法:(对→“树”字去掉木字旁为“对”)。

3.换偏旁的方法:(种→把“钟”字的金字旁换成禾字旁为“种”)。

4.形近字比较识字法:(“裁”“栽”和“载”的比较)。

5.形声字识字法:(柏→左形右声)。

除此之外,还可以运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识字方法引导学生独立识字,例如“猜谜语”、“画图”等,这些方法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二)理解词语方法

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学生通过查字典可以选择最恰当的解释,但并不一定真正地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授以学法:(1)首先弄清楚词语中每个字的意思;(2)理解词语的意思;(3)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最后还要联系上下文理解,达到全运用。

(三)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很多,一般的方法就是段意归纳法:先把全文读一遍,对课文有个大致的了解;再一句一句认真地读,读懂每个词,每句话,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段落大意,只要把每个段落大意合理地连接起来,就抓住了课文的主要内容。

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不止这一种方法,还有以下几种方法,在这里做一简单说明。

1.题目扩展法。有的文章的题目能高度概括文章的内容,只要将题目加以扩展就可以了。

2.抓重点词句概括主要内容。有些文章结构上的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阅读时可直接饮用或稍加整理,便可抓住主要内容。

3.六要素概括法。对于写人记事的文章,可以用文章的六要素进行概括。

总之,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还很多,要引导学生灵活运用。

(四)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一篇新课文,学生通过预习,不可能什么都能弄懂,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

1.从课题中提问题:课题一般都是文章的中心或主要内容的缩影,是文章的灵魂。抓住课题中的重点词进行分析、思考,就能提出好问题。

2.从课文的重点句以及重点段中提问题。

3.从文章的中心词提问题。

四、强化预习的检查

经过一段时间的时间,学生们已经适应了这种学习方式,并且能够主动预习,但教师不跟踪,不做相应的检查,预习就会渐渐地流于形式,学生会把预习当成可有可无的事情。所以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预习内容的检查。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不一定拿出单独的时间来进行。学习新课文之前的几分钟,同桌俩或小组内可以交换检查正确读文的情况;教师可以随机抽查预习本上的作业完成情况;至于可以在教材中完成的内容,比如生字词的圈点批画,完成与否是一目了然。而更多的预习内容的检查,要在授课的过程中进行。对于一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课堂上可以让他们提出自设的问题然后选择同学来回答,这些问题往往就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安排适当的机会让学生彼此交流搜集到的资料;或是学生当小老师给大家讲预习的内容。这些都会让学生们体验到成就感,预习变得有意思,教师还要明确赏罚制度,对预习态度好的学生多加表扬。

总之,预习在整个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有哲不可低估的作用。古人讲究“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所以,预习是一个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过程,学会了预习,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将会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杨惠平.明确要求养成习惯注重方法提升能力--谈学生预习习惯养成的思考[J].课外语文,2013(8):155.

[2]张飞燕.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J].读写算,2013(36):222.

[3]赵炳贵.浅谈学生语文课前预习的指导[J].教育研究,2011(3):38.

作者简介:

艾合买提江·阿吾提,男,维吾尔族,新疆伽师县教育局初中语文教研员,本科学历,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预习习惯课前语文
培养初中学生语文预习习惯的研究
探究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谈数学课堂的学具准备
小学生数学良好预习习惯的培养研究
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效率的研究
浅谈小学数学思想及其在教学中的渗透
提高语文课堂效率之课前三分钟演讲
浅论初中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