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能不能进行自助式治疗?

2021-11-11 05:24张卫华
心理与健康 2021年11期
关键词:精神科发作恐惧

张卫华

答案是肯定的,焦虑可以进行自助式治疗。

如何自助判断自己有焦慮?

临床精神病学所说的焦虑,是一种复杂的综合征,核心的心理体验是过度的紧张、担心、烦躁不安、恐惧,焦虑发作时患者通常会有强烈的痛苦感。

首先,患者表现出多种多样的身体不适症状。患者常因这些不适症状反复就医,反复做多种检查,虽然都查不出明显异常或“病因”,患者可能当时放松一下,但不久身体不适再次出现,患者的第一反应仍是“是不是有严重疾病以前没有查出来”而再次就诊、要求检查。这种状况下,患者关注的重点是“担心、害怕”身体不适的背后有严重疾病,往往自觉自己的烦躁、紧张、担心、恐惧是合理的,而忽略了伴随那些身体不适体验的情绪状态,没有认识到那些担心、恐惧实际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人反应的程度。也就是说,焦虑发作时,患者恐惧、担心的内容,第一常见的是身体不适症状。

其次,常见的是对生活、工作中某些事件的过分关注和担心。典型表现“凡事都往坏处想”,如,孩子没有按时回到家就想“是不是遭遇了什么意外”,对原本熟悉、熟练的工作担心出现各种自己做不好的“万一”的情况。

最后,表现为没有明确对象和内容的过分紧张焦虑状态。患者经常感到莫名其妙的紧张,“心像悬在半空落不了地”,像“某种坏事或意外即将发生”般的惴惴不安、难以放松。这种焦虑状态,在专业领域被描述为“浮游性焦虑”。

以上描述的焦虑表现,如果在持续2周或以上的时间段里经常出现,感受到明显痛苦,或者日常家务、工作活动状态已经受到一些影响,就可以初步自我判断很可能有焦虑,既可以先开始自助式治疗,也可以去精神科就诊后结合执行医嘱同时进行自助式治疗。

在此要特别强调,焦虑等精神疾病的诊断过程非常复杂,初步判断自己有焦虑不等于自我诊断,也不要通过进一步搜索互联网相关知识,包括填写某些平台提供的自评量表,然后根据这些知识或得分来试图进行自我诊断,以免加重自己的恐慌情绪,或者过分追求“自助”解决而耽误治疗。

什么程度的焦虑可以尝试进行自助式治疗?

任何程度的焦虑,都可以进行自助式治疗,其中病情较轻的,单独使用就可能实现病情好转;而程度偏重的,则一定要到精神科就诊后,配合执行医嘱来进行。

自助式治疗包含哪些措施和步骤?

以下是自助式治疗的要点,也可以说是步骤。

第一,作息规律,要点是每天早上起床时间固定,整夜连续卧床时间不少于5小时,不超过7~8小时。

第二,饮食规律,食材尽可能多样;忌暴饮暴食、偏食。

第三,适当户外活动,最低要求是每周有三天,一天里一次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40分钟。

第四,坚持工作并承担适合自己的工作量,以及家务活。

第五,每周有至少一次消遣娱乐活动,即基本工作生活之外的能让自己感到愉快、放松的活动。

第六,与他人交流中留意体会、照顾他人的感受、想法,尤其是在出现分歧时,以及面对自己的家人和联系接触较密切的同事、亲戚朋友时。

以上六条是基本措施。在焦虑急性发作期,患者有时候会出现情绪失控的强烈痛苦体验,缓解这些痛苦的非药物方法有:哭泣,向亲友倾诉,呼喊、大声歌唱,跳跃跑动等。这些方式只要符合当时的环境条件,不出现实际的破坏或攻击行为(包括言语性攻击),都可以结合自身情况灵活采取。

自助式治疗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看了上面的措施和步骤,有人可能会说,这些方法自己都听到过,没有什么新鲜的或者特别之处,看起来也简单。如果您是这样的反应,那么要继续问自己,过去至少两周里,自己做了几条,坚持了多久?如果并没有真正付诸行动并坚持,那是不会产生实际作用的。

自助式治疗要产生效果,关键是行动,上述六条要做到至少执行了其中三条,并坚持、保持,这是需要不断付出努力的。所以说,自助式治疗需要有行动力,要马上开始行动,不给自己留出任何理由或设定任何开始的条件而拖延。

自助式治疗产生满意效果的关键点有哪些?

第一,对效果不可贪图急切有效,要接受过程中无法避免的一些痛苦。焦虑等不良情绪是令人痛苦的,一旦发起病来要恢复到正常的平静状态,是需要时间、需要一个过程的,越是能坦然接受这个过程及伴随的一些痛苦,痛苦越是可能消除得更快。

第二,每周而不是每天评估效果,如果这一周比前一周状态好转,或者至少保持稳定,就可以继续自助式治疗;但是,如果在坚持行动的前提下仍连续两周都有加重,或者经过4周后心理痛苦仍比较强烈,或者工作、生活的状态总是达不到您满意的稳定状态,都应该尽早到精神科就诊、咨询。

概括而言,自助式治疗实行过程中,常念的关键词有,一是“接受”,要直面焦虑发作时的一些痛苦体检;二是“不分析”,不去分析、琢磨症状,如“病是怎么得的?它是什么原因、机制导致的?它能不能好、什么时候能彻底好?”等问题;三是“坚持”,六个方面的措施,每天都要有行动上的体现,每项措施做到的程度可以有不同,但每天必须要做到一部分;四是“耐心”,不要求每天有“好转”,不过于仔细地分析具体变化,每周评估一下总体的、大体的状态即可。

猜你喜欢
精神科发作恐惧
与内心的恐惧交朋友
我院精神科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影响因素分析
想象中的恐惧
被贫穷生活支配的恐惧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警惕隐藏在自言自语后的癫痫
探讨人性化管理理念在精神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精神科低年资护士在健康教育中的状况调查
表达恐惧之情
神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