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最”吐鲁番

2021-11-12 08:26马行西
民主与法制 2021年37期
关键词:火焰山葡萄沟哈密瓜

马行西

六月下旬,去吐鲁番出差,工作之余,感受独特,最突出的是“四最”。

一最——天下最低。

中国陆地最低的地方在哪儿?是海边?不是,还有比海边更低的地方,那就是新疆吐鲁番的艾丁湖。湖面低于海平面154.43米,仅次于低于海平面392米的约旦死海,是世界第二、中国第一陆上低地。

一天下午,我们来到这里。只见天高地阔,地势低平,很远的地方才有一线山脉。地面是白灰色的荒滩,高盐碱,学名叫作“盐漠”——含盐的荒漠。四下看,极度荒芜,毫无生机,只有近水或较为潮湿的地方,才生长着少量芦苇、红柳和耐旱的梭梭草、骆驼刺。即便这少量植物,竟然也栖息着动物。我们行进途中,就惊起了草丛中的野兔,一蹦一跳地逃向远方。因为湖底多沼泽,我们无法接近水边,只能远远观望,可见天际线处有一条隐隐约约的亮光。

艾丁湖是吐鲁番盆地的“盆底”,而吐鲁番又是塔里木盆地的一部分,可谓“盆中之盆”。这里背靠天山,地质时代因地壳塌陷而成。艾丁湖的水源,就是北面天山雪峰的融水。长年累月,水流只进不出,蒸发量又大,故成盐湖。过去水面很大,曾达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现在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烟波浩淼,水光接天。我们现在立足的盐漠地带,曾经都在湖水之下。后来地球变暖,冰雪减少,艾丁湖湖面锐减,甚至几度干涸,在生死线上苟延残喘。如今水面只有66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中型水库的面积,而且分割成几片水洼,令人叹息。

回来的路上,见道旁还有倾倒的垃圾。如果干涸还不算完,又被污染,岂不是雪上加霜?这里毕竟是独一无二的地方啊,一定要保持原生态的纯净。遂嘱托地方同志采取措施,恢复原状,并严加保护。

二最——天下最热。

对很多人来说,提起吐鲁番,想起火焰山。《西游记》里八百里火焰山的记载,使得这里名传遐迩。火焰山的传说是神话,可吐鲁番的炎热是真的,历史上这里就叫过“火州”。

吐鲁番夏季平均气温在30℃左右,高于35℃的炎热天气有100天左右,高于40℃的酷热天气30天左右,不折不扣的火州。而现实中的体验,要比数据真实的多、难受的多!这里的热,不是华北夏季的闷热,也不是南方夏天的湿热,而是“干热”,赤裸裸、毫不掩饰的热。人来这里,仿佛进了炉膛,有一种被烧烤的感觉。身上不出汗,皮肤都被烤干了。

吐鲁番的酷热,既缘于气候,也缘于地形。这里属于干旱荒漠气候,常年晴空万里,艳阳高照,难见一丝云彩。即便下点雨,刚到地面就被蒸发了。独特的地形又火上浇油。南面是浩瀚千里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像个巨大的火炕,日夜蒸烤。北面高耸的天山像一道巨大的屏障,挡住了北来的寒流。这样的气候地理条件,使得吐鲁番不但受热而且聚热,成为天下独一无二、蒸天烤日的“热极”。

火焰山横亘吐鲁番盆地中心,东西长98公里,南北宽9公里,高度500米左右,把盆地分为南北两部分,是炉膛中的“炉心”,当然也就是热中之热了!这里夏天平均气温48℃,地表温度70℃以上,极端温度超过80℃,沙土里烤熟鸡蛋小菜一碟!从外貌上看,火焰山山色赭红,沟壑纵向分布,烈日之下,微微跃动,酷似巨焰熊熊、烈火烧天,撼人心魄!

我问地方同志:吐鲁番热能如此充分,能否利用其来发展“热产业”?答曰:他们正在经营中,比如汽车外漆和发动机,都需要经过高温实验。一些汽车企业相中了吐鲁番的独具优势,把相关项目设在了这里。靠热吃热,谁也比不了!

三最——天下最干。

吐鲁番不但热的要命,而且干的要命。一般情况下,热并不一定干,例如中国的南方热而且湿,天天下雨。吐鲁番则不然,下雨很少。年平均降水量仅有16.4毫米,而蒸发量则高达3000毫米以上。好不容易下几滴雨,没到地面就被蒸发干了。

因为极端干燥,很多远古的文物保存下来。吐鲁番博物馆里有很多干尸陈列,可谓“中国式木乃伊”。2000多年前的遗体,头发、眉毛依然清清楚楚。身上的衣物,甚至能看到色彩丰富的花纹。吐鲁番有两座驰名中外的故城,一座叫高昌,汉朝时高昌国首都,西域36国最繁华的所在;一座叫交河,唐朝时安西都护府旧址,当时西域的政治中心。两座故城之所以能够保存到现在,都得益于十分干燥的天气。高昌的建筑,无论是宫殿还是城墙,都由土坯筑成,常年不下雨,不受雨水的冲刷,损失很少。交河故城,更是采用平地挖坑的办法,宫室房间都是挖出来的,坑与坑之间的隔断形成墙壁。1000多年过去,格局框架历历在目。如果下雨频繁,早就冲刷成一马平川了。

这种异乎寻常的干,一方面加剧了热,站在太阳底下,如同在烤箱里,身上烧得火辣辣的。另一方面还遏制了热,太阳照不到的阴凉底下,立即凉快很多,不像桑拿天气下的华北,到哪里都是身上黏糊糊的,让人喘不过气儿来。这种情况,是典型的干爽。

四最——天下最甜。

吐鲁番的葡萄天下闻名。这是由于此地阴少晴多,光照充足,植物可以充分地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出大量的糖分。兼之这儿昼夜温差很大,到了低温的夜间,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弱,糖分聚集沉淀,所以瓜果分外甜美。吐鲁番葡萄品种很多,最有代表性的是“无核白”和“马奶子”两种,不但甜美无比,而且“离吐不长”,即便是不出新疆,也没有吐鲁番这么甜!

吐鲁番的葡萄胜地是葡萄沟,这里既是一个乡镇的名字,也是一个真正的山沟,一条南北长约7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的峡谷。谷内风和日丽,土壤肥厚,特别是天山雪水常年流淌,为葡萄种植提供了充足而富有营养的水源。绝佳的光、热、肥、水条件汇聚一起,天下之大,也就是葡萄沟了,所以“秋到葡萄沟,珍珠满沟流”,也就不足为怪了。

葡萄之外,同样闻名的哈密瓜,也产在吐鲁番地面上。哈密瓜是后来的叫法,原来只叫甜瓜。清朝时候,哈密回王带其土产甜瓜进京朝觐。皇上品尝后盛赞其甜,哈密瓜自此名扬四海。哈密瓜的主产地是鄯善县,过去归哈密王府管辖,后来行政变迁,成为吐鲁番治下的一个县。

吐鲁番瓜果质量好,不光自然因素,科学研究功不可没。该市有林果研究所,瓜果研究是强项。副所长吾尔尼沙女士,葡萄专家,谈起葡萄滔滔不绝。别的记不清了,只记得绿葡萄干不是来自绿葡萄,红葡萄干不是来自红葡萄。它们原本一样,颜色不同是因制作方法不同所致:凉房晾干的是绿色,太阳底下晒干的是红色,如果使劲猛晒,那就是黑色的了。

猜你喜欢
火焰山葡萄沟哈密瓜
“甜蜜产业”
火焰山
甜甜的葡萄沟
火焰山下葡萄沟
我最喜欢吃哈密瓜
我最喜欢吃哈密瓜
哈密瓜:乡间蜜罐
国家AAAAA级景区葡萄沟
葡萄沟写意
火焰山下古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