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BIM新技术在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学改革研究
——以四川大学锦城学院为例

2021-11-12 15:48吕一概汪雨洁
山西青年 2021年21期
关键词:锦城四川大学工程造价

吕一概 汪雨洁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1)

一、BIM概念及发展概况

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是将信息模型应用于建设项目的可研、设计、招投标、施工、运营和后期维护等全过程中,当前BIM技术的应用正在引领建筑行业的变革新潮,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大力推进BIM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运用,在住建部前期印发的《2016—2020年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中,明确将BIM技术作为建筑业信息化的发展核心[1]。国家也出台系列政策对BIM技术应用的支持,积极推动BIM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未来社会和行业对BIM技术人才的需求会日益增大,这就要求学校与时俱进,培养出更多具有优势的BIM技术人才。

高校作为国家培养建筑人才的基地,在教学设置中引入BIM知识也是紧密结合行业,可以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本文结合四川大学锦城学院的教学实践,充分联系行业需求现状,研究探讨BIM技术在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中的推广和应用。

二、工程造价课程教学目标与特点

根据土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工程造价专业制定的教学大纲,结合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培养复合型、经世致用的未来型人才”的培养理念,工程造价专业目前开设有工程估价、工程经济、工程识图、工程估价课程设计、安装工估造价、工程预算软件等专业课程,以工程造价理论为基础,配套开设工程估价课程设计,可以在教学中完成项目实例的工程量计算、组价及编制招投标文件。

表1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工程造价专业主要课程设置

在学生熟悉建筑工程估价基本原理之后,再结合施工图纸进行手动计算,并在后期工程估价实务及工程预算软件上进行实践练习,重点提升学生的动手及操作能力。工程造价专业作为一门综合学科,社会需要的是一种经世致用的复合型人才,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是紧密围绕于此。工程造价管理人才培养的要求及目标提到:“工程造价专业课程设置的培养目标是要让学生掌握工程计量的基本规则和方法,具备工程量计算、计价和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基本能力,从而达到社会、行业的要求。”[2]具体而言,是要求学生掌握工程造价的基本构成、成本控制的关键阶段、工程建设的基本流程、建设工程定额的构成及计价程序、工程量清单及计价原理;清楚建设项目各阶段的内容及相应造价管理方法,能够运用相关计量、计价软件,编制工程量清单及招投标文件。如果在教学改革中引入BIM技术,可以实现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可视化、自动化、精细化管理,将不同建设项目参与方联系起来,可以协调各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这将大幅提高学生理解和学习工程造价基本原理和内涵的效率。

三、基于BIM技术在工程造价教学的改革

BIM技术是覆盖整个建设项目生命周期的数据集合,不同于传统的工作和协同管理模式,是将传统复杂的建筑成本管理向高效、统一、精细的集约型转变,这次技术变革被看作是继建筑行业从人工绘图向电脑CAD技术转变后的又一次变化[3]。

同时,BIM技术是一个资源共享的大平台,可以为建设项目参与各方提供精准的数据和有效的信息。在项目的不同阶段,可通过客户端完成共享平台上的数据输入、整理、共享、更新等工作,能够实时体现参与各方的业务职责和工作效率,实现参与各方间的碰撞检查和协同合作,最终实现各方共赢的结果,从而减少返工、窝工和争议现象。对于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将来踏入工作岗位更多是从基层做起,专业基础知识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学生掌握BIM技术及建模的技能将为未来就业奠定基础。

本科高校承担着BIM技术基础理论运用和研究的任务,对推动BIM技术的使用会有实质性作用。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广联达、鲁班、宏业、青山之星等算量和计价软件,在BIM教改探讨中实现算量和计价的有机结合,对学生后续掌握BIM技术奠定坚实基础。当下,常规教法是先讲解施工图纸识别和工程量的计算规则,然后组织学生边理论理解,边实践操作;而BIM技术是通过绘制空间立体模型来帮助学生分析图纸,解决大多数同学识图困难和手工算量慢的问题,然后在建立的模型中编辑各构件的属性、施工和造价信息,输入构件的具体参数,为后期项目的建设和管理奠定基础[4]。

把BIM技术引入到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学中,学生可以不用枯燥地面对图纸、规范和定额等工具书,而是可以形象地观察建筑模型信息,这对学生理解和掌握造价专业知识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图纸算量大多依靠学生的空间想象,而三维实体模型则更加形象直观,让学生的识图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学生能识别和看懂图纸后,学习积极性也会自主改变,这也关联到学生的上课出勤和学习效率情况,让整个教学质量都得以提高。本科教育的改革一直在持续进行,将BIM技术引入到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学中,学生参与和学习的积极性都会明显好于传统的授课形式。

四、BIM技术在教学过程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一)教学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1.学生喜欢三维建模软件,最主要的原因是可以代替繁重的手工计算,在算量软件中直接绘制构件后便能得到工程量。但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不少学生过度依赖软件而不愿意去深入了解手算的基本原理和规则,只追求软件导出的计算结果,却忽略软件计算的依据,导致识图的能力依然薄弱、对算量规则的把握不准确。此外,学生运用软件完成作业,难免出现抄袭现象,对学习积极和自律性较差的学生而言,能轻而易举地复制其他同学的成果文件,这为课堂的管理和成绩的评定带来新的难题和考验。

2.BIM技术的持续投入成本较大。BIM技术包含的软件配套类别非常丰富,除土建装饰算量、钢筋算量、安装工程算量和组价外,还有BIM5D、BIM施工现场布置、物资物料管理等配套软件。除一次性购入成本外,每年BIM软件还有配套的升级和维护成本,这也需要学校的教育经费持续投入[5]。

(二)解决BIM教学问题的方案

1.优化手动计算和软件计算的融合,让学生通过实践去掌握算量的原理和方法,在建模的过程中做到懂图,而不是单一跟着老师的操作步骤“依葫芦画瓢”,避免学生过度依赖软件而弱化手算和识图等基本技能。针对学生在机房提交作业出现抄袭时,机房可以采取教师监督、断网、禁止插U盘等措施,保证教学效果和质量。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品格的教育,让学生明白知识的学习是对自身有益,而抄袭作业是违背道德的行为。

2.针对部分同学质疑BIM发展的问题,应加强BIM技术的宣传,普及国家政策和行业需求。同时,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模式,共同培养建设行业紧缺的BIM人才,让广大学生能进行专业和系统的学习。同时,积极宣传BIM技术是与建筑行业密切相关,让大家意识到学好BIM技术将为今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有益于大学生适应未来行业需求[6]。

五、BIM技术应用在工程造价教学的未来展望

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广和要求,BIM技术正在引领中国的建筑业信息化发展,指导着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发展的新方向,高校应积极将BIM技术纳入课程体系。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将结合自身教学设置,继续开展BIM技术对教学的促进作用,致力于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经过实际论证,BIM技术能在建设项目的各阶段都能有效实现节省资源、节约成本、降低污染和提高效率的作用,由此可见BIM的发展是行业和教育的必然趋势。随着国家政策的进一步引导和推广,使用BIM技术的建设项目数量在将逐步增加,社会对于BIM技术人力的需求也会不断扩大。因此,高校将BIM技术融入现有的教育体系,加大BIM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为建筑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更多的人才支持。

猜你喜欢
锦城四川大学工程造价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探讨
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与实践举措
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探讨
土建工程管理中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应用
许钰灵作品
民族图鉴入馆藏
锦江春色
五律·诗朋春宴锦城
简析语言习得机制
贺志烈兄八秩大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