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利分析的高职院校创新能力研究

2021-11-12 15:48史田田马敬民李少博于兰芳
山西青年 2021年21期
关键词:申请量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闫 薇 史田田 马敬民 李少博 于兰芳

(衡水职业技术学院,河北 衡水 053000)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实施无疑给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也为高职院校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广阔的平台,适应国际化的发展是全国高职院校面临的共同问题。高职院校作为科技创新的温床,是进行科研创新的重要场所,创新能力也是侧面反映高校自身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1]。高职院校创新能力的提升有利于促进我国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符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专利文献作为技术信息最有效的载体,涵盖了九成以上的最新技术情报,是创新能力的重要体现[2]。因此,本文以高职院校的专利申请情况为分析对象,研究2000年以来我国高职院校创新能力的发展,并结合创新创业教育、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进行了讨论。

一、方法

专利的审查周期较长,导致专利的授权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因此本文主要分析2000年以来高职院校申请专利的情况。专利申请情况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与分析网站(http://www.pss-system.gov.cn),采取高级检索方式,申请人(专利权人)为“职业技术学院”,申请日期为“2000-01-01”至“2020-12-01”,按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分别检索统计2000年以来中国大陆职业技术学院的三类专利的申请情况。在对总体情况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IPC分类中的发明专利和使用新型专利检索和数据收集。

二、结果与分析

(一)不同类别专利的申请情况

2000年以来,以“职业技术学院”命名的高职院校的各类专利申请量占比如图1所示。通过分析可知,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是高职院校专利申请的主体类型,两者总和约为专利申请总量的90%,而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都要求具有一定的技术水平,这表明高职院校具有较高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能力。

图1 高职院校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占比分析(2000—2020)

以“职业技术院校”命名的高职院校专利申请量的IPC分类分析如图2所示。IPC分类中,A部、B部、E部、F部、G部和H部均是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量优于发明专利的申请量,而C部和D部专利申请情况与其他各部不同,虽然申请量相比不大,但其发明专利申请量明显多于实用新型专利。C部和D部代表的是化学冶金、纺织造纸等类别,这表明,相比其他类别,高职院校在这两个方面具有更明显的创新优势。

图2 高职院校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IPC分类情况

对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所占比例以及IPC分类的数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职业技术类的高职院校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应用技术的创新对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可促进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和锻炼。

(二)历年专利的申请情况分析

高职院校各类专利的历年申请情况如图3所示。图3(a)所示为2000—2018年期间,历年专利申请总量的趋势,呈现逐年增长的总趋势。专利申请总量的曲线表明:近些年随着国家对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重视,我国高职院校的创新能力、专利意识具有快速的发展和提升。

图3 高职院校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历年申请情况分析

图3(b)所示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的历年申请情况,不同的专利类型历年的申请情况不同。

从整体分析来看,2006年这个时间点是专利申请量的重要拐点。2005年,国家重点建设100所高等职业院校计划的提出拉开了高职教育质量提升的帷幕[3],这极大地促进了高职院校申请专利的热情和自信,促使2006年高职院校的发明专利申请量、实用新型专利申请量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量都有了极大地提升。

2010年起,三种类型专利的申请趋势表现有所不同,尤其自2012年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量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特别是实用新型专利成为高职院校的专利申请的主要构成类型。

自2017年起发明专利的申请量急速提升,而实用新型专业的申请量较以往具有明显的下降趋势。高职院校专利申请类型的比重也逐渐偏向于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发明专利。

三、讨论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的特色教育,是大国工匠的摇篮,为中国制造提供了重要人才储备,其创新能力是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分析,可以初步得出我国高职院校专利申请的总体情况:实用新型专利是高职院校专利申请的主要类型,发明专利次之,两者总和约占高职院校专利申请总量的90%;历年专利申请总量的趋势,呈现逐年增长的总趋势;自2012年起,高职院校的专利申请质量有了极大的提升。综上所述,表明高职院校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且高职院校的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特别是应用技术的创新对于培养高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符合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已基本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但建设水平还远未达到世界水准[4]。新时代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这方面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短板,尚不能满足新时代对优质职业教育的需求[5]。创新能力是高职院校实现高技能型人才供给侧改革和提升的源动力。在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大背景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创新能力的培养,仍需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对以下问题进行深入探索和引导:1.如何加强政策引导,发挥国家政策对高职院校创新能力发展的有效导航作用;2.如何制定激励机制,提高高职院校师生共同参与创新创业的积极性,构建教师创新带动学生创新和学生自主创新的科学管理体系;3.如何自足产学研,做好多元协同创新的工作,对社会资源进行多方统筹,搭建服务与区域产业创新体系发展的“双创”教育资源平台,使创新能力不断转化应用于生产力,为职业院校的内涵建设和长足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

四、结论

专利是知识和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意味着高职院校具备较好的创新能力且在不断提升。高职院校是创新型技术人才培养的摇篮,创新能力是高职院校双创教育的基础和源动力,是创业实践的灵魂,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核心动力。《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为职业教育的创新能力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然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升以及向应用实践和创业实践的转化仍需做好顶层设计,搭好协同创新的平台,做好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储备。

猜你喜欢
申请量实用新型专利申请
关于同日申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相关问题探析
从一件无效宣告请求案谈专利申请过程中的几点启示和建议
新时代实用新型制度的目标、定位与改善
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量超5万年
一种计划生育用取环器
浅析禁止重复授权在实际审查过程中的问题
2018年河南省各省辖市及直管县(市)专利申请量统计表(1月)
2017年河南省各省辖市及直管县(市)专利申请量统计表(12月)
韩国AI内容专利申请数5年激增10倍
138.2万件,发明专利量质齐升企业占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