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电路安装与调试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探究

2021-11-12 15:48张小艳
山西青年 2021年21期
关键词:调试电路互联网+

张小艳

(江苏省太仓中等专业学校,江苏 太仓 215400)

“互联网+”是互联网发展的全新业态,简单来说就是将互联网渗透、融入各行各业以及各个领域,利用互联网理念、技术、设备等构建全新发展的环境[1]。近年来,学校推进教学改革进程中,多样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层出不穷,其中,多以“互联网+”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发展最为迅速,它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是教与学的有力平台,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有着重要意义。

一、“互联网+”与教学

“互联网+”教育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跨越了学校和课堂的界限,构建了新的开放式教育生态和服务模式,满足了信息时代学生者对教育的新要求[2]。它将调整学生的学习时间,将课堂的自主权由教师转移给学生,学习知识在课外,内化知识在课堂。这种模式需以网络资源平台为基础,学生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自主学习,在线检测,提出疑问,而教师针对学生学习情况汇总反馈、交流探讨,它实质是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来,实现了课堂、角色、学习及评价的翻转,使得课堂面貌焕然一新。

二、“互联网+”在电路安装与调试中教学模式的新探讨

(一)网络课程资源建设

网络课程资源的准备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人力和物力,因此我们需要组建一个课程教师团队分工完成。设计任务之前,首先要明确课程里每个模块的教学目标,再根据教学目标将项目中的知识点、技能点精致化地提取出来,拍成5~10min左右的视频,一些重难点知识还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可将综合项目划分为若干个子任务,设置相关小练习。平台中可包含教学资料、课前预习任务、测试、签到等模块。

(二)“互联网+”视域下教学模式实施流程

电路安装与调试课程主要要求学生在懂原理的基础上正确搭建电路,并能正确排除故障。以往教学中发现,学生学习该课程并不难,能力强的自己看书也能懂,但技能测试必须在懂、会、熟的前提下才能取得好成绩。根据这门课的特点,我们团队的老师做了一个半翻转式的课堂,先学后教,学习知识在课外,内化知识在课堂。课前,学生需通过超星网络平台发布的视频、导学任务等自主预习,教师可利用平台督促或协助,促进他们个性化学习,减少课中讲授基础知识的时间;课中,一般是涉及小组讨论、答疑解惑及电路的安装及排故,其中可穿插微课教学,提高课堂效率;课后,属于高效的互动形式,可在线对翻转课堂进行总结,对于课堂上难以理解或者容易出错的知识点拍成微课,供学生课后学习补充,有效地补充现有课堂,提高课堂效率,并且对于班级两极分化的学生,团队中的老师可以积极参与到学生中去,有针对性地互动。

(三)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化课堂在电路安装与调试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互联网+”时代电路安装与调试信息化课堂的教学环节需依托网络平台开展教学,具体操作过程如表1所示。

表1 电路安装与调试课程信息化教学方案

三、基于“互联网+”课堂教学的反思

(一)教学的效果

信息化课堂的实施,对学生而言,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可真正实现差异化教学,学生的学习方式比较灵活,可自己掌握学习时间,学习进度,碰到难题也可线上与老师互动交流,课堂气氛活跃,解决了传统课堂差异性教学的难点,课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学生可充分展开讨论,教师从旁协助,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课后可对教学内容进行总价评价,适当修改,取长补短,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二)有待提高的地方

对于教师最大的难题是微课的制作,电路安装与调试这门课的微课大部分是通过录屏软件配合PPT,辅以录音和字幕完成的,这种方式快捷简单,但视频的清晰度较低,内容单调,修改比较困难,若可插入音频、动画等元素,会对学生有更大的吸引力。后期我们在进行课程优化时,可联系专业技术人员对教师团队进行培训,听取他们的意见,再作修改。对于学生而言,翻转课堂中的部分知识是要求学生课前自主完成的,可真正实施起来,发现学生的参与率不高,班级总有小部分同学思想上不能接受这种模式,还停留在传统课堂老师“满堂灌”的形式,有的自律性差的孩子总不能及时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很难有足够的精力管控到这一小部分学生。

猜你喜欢
调试电路互联网+
电路的保护
基于用户和电路的攻击识别方法
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TSI系统安装及调试
电气仪表自动化安装与调试分析
调试新设备
“简化法”巧解电路问题
调试机械臂
巧用求差法判断电路中物理量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