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随童心 创享成长

2021-11-12 01:40竺柯斌梁芳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21年10期
关键词:项目化校本课程创新能力

竺柯斌 梁芳

【摘   要】促进儿童成长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培养创新能力是未来教育的追求方向。“童创”项目校本课程以培养儿童创新能力为核心宗旨,以学生的原有经验、生活实际为起点,以问题解决为目标,用项目化学习方式,融合各科课程展开。课程的开发经历了“着力”“聚力”“发力”三个阶段,形成了一条有效的校本课程开发之路。

【关键词】儿童;创新能力;校本课程;项目化

促进儿童成长是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培养创新能力是未来教育的追求方向。作為全国课程改革实验学校,J小学不断探索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路径。经历多年探索,以培养儿童创新能力为核心宗旨的“童创”项目校本课程初具雏形,取得了一定进展。

一、着力:追随童心,创新理念

“童创”课程是以培养儿童创造力为核心宗旨的校本课程。它以学生的原有经验、生活实际为起点,以引导学生发现、解决身边的问题为基本模式,用项目化学习方式,打破学科壁垒,融合各科课程展开。让学生可以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像演说家一样交流、像工程师一样创造是J小学创立“童创”课程的初衷。

“在夏天倒垃圾是一件令人讨厌的事,有时打开垃圾桶,里面已塞满臭气熏天的垃圾,而边上的垃圾桶却是空空如也。如果我们一开始就能知道哪个是空垃圾桶,就不用受臭气的罪了!”组长小A的一番介绍瞬间吸引了台下所有观众,“我们想制作一个能显示垃圾载荷量的显示仪,通过载荷量的智能提示,垃圾桶是空是满一目了然,人们就能更轻松地丢弃垃圾……”这是2020学年“童创”课程成果汇报会上,一个研究小组在汇报中的精彩呈现。他们在上网查阅资料,向老师、家长请教的基础上,通过分工合作,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成功设计并制作出基于Arduino开发板超声波测距原理的“智能垃圾载荷显示仪”。

从儿童现实出发,挖掘学生真实的兴趣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与创新能力,是“童创”课程的着力点。上述案例中,学生基于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并充分利用资源解决问题,实现创新,让“童创”课程为生活的便捷助力。

二、聚力:启迪童心,打磨课程

“童创”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凝聚了J小学全体师生的多年心血。围绕课程,师生积极尝试实践,从“自主选题,创构课程项目”“自主策划,完成项目方案”“自主实践,经历学习过程”三方面开展课程研究。

(一)自主选题,创构课程项目

为了让学生经历一段难忘的“课程旅行”,研究团队在尊重儿童兴趣差异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六年时间里经历“自然研究所”(低段)、“人文俱乐部”(中段)、“科技探究营”(高段)三个课程营的学习,享受课程带来的无穷乐趣。

1.设置核心目标

在“童创”课程“培养儿童创新能力”的总目标下,研究团队将各课程营的目标进一步具体化、直观化、可操作化,具体如表1。

2.创生项目主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基于学生的不同特点,团队在“童创”项目课程的开设过程中提炼出了三种立项方式——“引导立项”“改编立项”“自主立项”。

(1)引导立项:由教师或学生提供新闻时事或城市、学校的亮点,因时制宜,就地取材,而后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立项。2020年的春天,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在学生“停课不停学”期间,全校进行了中心战“疫”项目课程的实践与研究。三个课程营各开发了多个小项目,如“自然研究所”开发了“疫情下的小生物”“智斗新冠”“冠状病毒的旅行”;“人文俱乐部”开发了“疫情下的逆行者”“抗疫中的英雄图谱”“疫情下的快递小哥”;“科技探究营” 开发了“疫情下的高科技”“疫情下的防护用具研究”“设计H型传染区负压病房”;等等。

(2)改编立项:由教师提供上一学年学长学姐们的研究目录或由学校推荐的研究问题目录,学生选择后对其进行深化研究或改编。教师逐步由扶到放,学生自主选题立项。如在“自然研究所”中,适合一、二年级学生的项目主题有“神奇的水世界”“四季之歌”“快乐农场之保卫萝卜”“给植物一个温暖的家”“小小园艺师”“野生动物保护区”等。

(3)自主立项:学生先根据自己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体验,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然后让提出类似问题的学生组合为一个研究小组,合作立项,展开研究。如在“科技探究营”中学生自主提出的项目有“桥的承重”“设计校园音响”等。

(二)自主策划,完成项目方案

在开发了“童创”课程的项目主题,组建了研究队伍后,每个研究小组的成员便开始进一步制订具体的项目实施方案。

1.预备策划,规划实施步骤

每个学员要了解进行项目学习的步骤及师生活动的过程,具体的实施步骤如图1所示。

2.探讨论证,开展立项答辩

在明确实施步骤后,各营学生在指导老师的组织下,举行一次别开生面的项目立项“答辩会”。在“童创”课程项目设计阶段,学生的选题十分丰富,但有些项目却无法真正开展。通过项目答辩,可以将有价值的主题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确定为最后的实施项目。

(三)自主实践,经历学习过程

在“童创”课程实施过程中,研究团队的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多种学习方式,开展多样化项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潜能。

1.自然浸润,尝试习得式学习

习得式学习,是指学生先在课内进行项目主题的学习,再到课外的真实情境中进行体验和拓展,从而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进行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如二年级的学生围绕“萝卜”开展的项目学习活动,教师先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萝卜的相关知识,再让他们尝试种植萝卜,并通过观察萝卜的生长过程,研究萝卜的药用价值,制作萝卜美食等活动,发现萝卜的妙用,感受自然和科学的奥秘。

2.触类旁通,体验探究式学习

探究式学习,是指由学生自主组成研究小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动手实践并形成成果的学习方式。如六年级学生围绕“飞向太空之吃穿住行”这个主题,先分组讨论确定研究的子课题,而后合作制订研究方案,研究后再分组做研究成果的展示。

3.实地走访,经历调研式学习

调研式学习,是指学生经历实地采访、数据分析、调查问卷、梳理反思等一系列活动,在活动中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调研式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对社会热点的“敏感度”和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能力。

实践中,指导老师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无论学习方式是什么,教师都会关注用任务驱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将学习与生活进行链接,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童创”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学习方式灵活多样,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的选择力、创新力、实践力都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发力:滋养童心,创享成长

“童创”课程研究的成果以展示的方式呈现。研究成果的展示包含“展示的成果”,也包含“展示的过程”,这本身也是展示活动的目标。打破学科界限的展示活动能够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1.跨认知之界,培养高阶思维

根据布卢姆的学习能力金字塔理论,“童创”课程的成果展示旨在引导学生从“识记、理解、应用”走向“分析、评估、创造”。如进行“鼓楼的前世今生新闻发布会”,利用学校公众号推出“环保行动:如何快速去除新车异味调查報告”,在学校大厅进行“太空新家园模型展示会”,等等。

2.跨学科之界,提升核心素养

“童创”课程展示,是一个打破学科壁垒,指向核心素养培育,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如四年级“走进家乡名菜——臭冬瓜”小组的成员介绍完臭冬瓜的做法后,还在现场制作臭冬瓜。

3.跨时空之界,打造创新成果

“童创”课程不但可以进行独立的项目成果展示,还可以将成果融入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进行展示。如在春游、秋游、庆祝儿童节、欢庆元旦等活动中,都可以融入“童创”课程研究成果的展示环节。

校本课程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开发校本课程也是促进教师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童创”课程为学生的成长助力,滋养了学生的心灵,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该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使得教师的课程观、教学观、育人观都发生了极大的转变。在“童创”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的过程中,全校师生相互陪伴,共同成长,课程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周振宇.项目学习:基于学校的行走[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

[2]袁宇.让孩子们都来做课题:沙坪坝区学生小课题研究课程管理与课堂指导[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6.

[3]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江东中心小学    315100)

猜你喜欢
项目化校本课程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家居空间设计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浅谈项目化教学对中职学生技能水平提升的影响
基于市场营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项目化教学模式研究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基于生产过程在电动汽车专业的项目化教学研究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