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康有为书法中蕴含的美学思想

2021-11-12 02:13李珂
文学天地 2021年7期
关键词:碑学康有为元气

李珂

摘要:康有为不仅是清末民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书法家和哲学家,同时也是“戊戌运动”的领导人和“碑学运动”的领袖。康有为在对传统书法美学进行学习总结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经验理解,终结了传统书法美学理念,并开启了现代书法美学新时代。由于康有为主要以“元气论”哲学思想做为其书法美学思想的形成基础,故康有为书法中蕴含的美学思想可以总结为“元气论”哲学书法美学观[1]。本文通过分析康有为书法中美学思想的形成基础,阐明康有为书法中蕴含的美学思想,进而总结出康有为书法中美学思想对现代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康有为书法;美学思想

引言:康有为作为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以及大书法家,其长期研究碑板,并且师从《云峰山》、《石鼓文》、《石门铭》以及《石门颂》等秦汉时期的相关书法,从而形成了其苍劲有力、浑朴飘逸的书风,被后人尊称为“康体”[2]。十五年,康有为在对前人书法理论和清末碑学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和总结后,提出“尊碑”学说,大力推崇汉魏六朝的碑板书法,并著成《广艺舟双楫》一书,为碑派书法的兴起以及传承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同时,该著作也成为中国书法历史上承前启后的关键理论基础,为中国近代书法艺术的发展进步提供了一定理论支持。

1、康有为书法中美学思想的形成基础

对康有为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历史环境进行深入考察探索,是正确分析康有为书法美学思想形成过程的有效保证,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清代的书法审美环境是康有为书法美学思想形成的根本出发点。具体来说,清代书法审美的变迁,主要通过美学思想和艺术创作两方面体现。一方面,清代人的审美出现了具有其时代特点的鲜明特征,另一方面,这些审美又通过具体的艺术创作形式得以展现。

经过长期的进化和发展,碑派书法和碑学思想到了康有为生活的时代时,在书法基本理论、书法审美标准以及书法实践等各个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体系,为碑学的鼎盛时期做足了充分的准备。康有为从十一岁学习书法开始,在经历咸丰、同治的艺术环境之后,又经历了光绪和民国两个时代。而康有为关于碑学问题的思考,则是从其1882年参加顺天府乡试之后正式开始。康有为一共用了八年的时间,完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书法理论巨著《广艺舟双楫》,从而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古代书法理论的总结者和近代书法理论的奠基人。可以说,从康有为年幼开始学习书法开始,到其书法著作《广艺舟双楫》一书的完成,其祖父、姐姐等家人,以及朱次琦、张裕钊、张延秋等跟他同时代的人都对他的书法美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

2、康有为书法中蕴含的美学思想

2.1元气说--审美本体论

康有为的哲学以“元气”为其宇宙和美学中的审美本体。康有为将哲学和美学视为一个整体,对他而言,哲学即美学,美学即哲学。究其原因,主要和康氏哲学中相关概念的基本性质密切相关,即“元气”这一康氏哲学的基本概念,并非一个抽象概念,而是指一种实际“理念”,用黑格尔《美学》中的理念来解释,康有为的“元气”概念,代表实在,以及二者间的一致与统一[3]。可以这样说,中国古代哲学历史中所提倡的“元气”,都是上述描述的这种有实际意义的、具体的“理念”。因此,该“理念”可以作为一种具体的“审美对象”,同时兼具概念与表象的功能。以此为依据,可以得出中国历史上所谓的“元气论”哲学,其本质都是美学。而对于康有为来说,“元气”作为宇宙的本体,自然也就是其最终的审美对象,即审美本体。

2.2气象说--审美形态论

“气象雄强”是康有为书法中美学思想强调的主要内容之一,作为中国美学历史发展进化的结果,康有为书法美学中思想的“气象”说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还有着深刻的现实基础。具体来说,康有为对书法“气象”的思考,受到历代学者,如先秦的老子、庄子、孔子、荀子等关于“气象”论相关思想的影响。以《广艺舟双楫》为例,该著作对“书法气象”相关问题进行了集中讨论,其中不仅涉及書法“气象”的种类和各个时代书法“气象”的鲜明特点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还囊括了对各种碑帖气象的品鉴评论。其中,《广艺舟双楫》对书法“气象”的划分主要包括阳刚气象、中和气象以及阴柔气象三种基本类型。

2.3“气象”托“形式”以显--审美表现论

对于康有为来说,其“元气论”书法美学中,“元气”主要以“气象”的方式被感性呈现出来,而“气象”的显现,必须依托于具体的书法形式,简单来说,“气象”作为书法审美表现的具体实现途径,离不开书法的表现形式。但是,必须认识到“气象”虽然是书法的“意蕴”,是书法精神情感的直观体现,却不是空洞的指代,而是依托于必要的书法形象得以展现。对于书法的“气象”来说,书法作品的“形象”和“形式”是其首先要考虑的重要两点。而对于书法作品的形式”,则要首要讨论“书体”。其次,“书法”和“书意”以及“书风”也必须加以重视,最后,同样不能忽视“书理”和“书道”。

2.4壮美说--审美理想论

“壮美”是康有为对于书法的重要审美标准之一,康有为所推崇的是茂密雄强。这不仅是其哲学思想在书法方面的具体呈现,同时也是对“帖学”末流书风靡弱进行矫正的必然选择。“壮美”作为康氏的审美理想,在其诸多作品中都有所体现,其中,以《广艺舟双楫》最为明显,康有为通过“尊魏”“卑唐”使其“茂密雄强”的审美理想得以实现。具体来说,对于靡弱的书风,康有为进行了严厉的指责,正如他所说:“南碑绝少。以帖观之,钟、王之书,丰强秾丽;宋、齐而后,日即纤弱;梁、陈娟好,无复雄强之气。”[4]而对于“壮美”的书法风格,康有为则对其大加赞赏,

2.5气味说--审美鉴赏论

对于书法的鉴赏,康有为则提倡“气味(气息)说”。“气味”,也称“气息”,二者是相同的概念,具有相同的指代对象,其主要指审美对象包含的全部能够使审美者产生的审美体验。“气味”,也称“气息”作为康氏书法鉴赏的核心关键,是其进行书法创作而设立的终极目标。康有为曾说过:“夫艺业惟气息最难”。由此可见其对于“气息”的重视以及达到“气息”创作目的之艰难。《广艺舟双楫》中,康有为关于“气味”和“气息”的引用比比皆是,可以说,这部六万字的书法理论巨著是康有为气味说观点的直接体现。

3、康有为书法中美学思想对现代产生的影响

3.1、促使书法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自晋唐以来,书法从来只是政治的附属品,文学的使用工具,但在康有为看来,书法不仅是哲学思想的传承和进化,更是学者文学底蕴的完美展现,因而通过对书法进行了缜密的思考和严密的思辨,由此提出关于书法的一系列审美观念和哲学理念,为书法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创造了条件。

3.2、为中国书法史的发展研究提供了有力证据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辑》中,详细描述了书法自身的发展以及各时期的演变情况,为中国书法史的发展研究提供了有力证据。该著作通过分析文字的起源,从而阐明中国文字的表现特征,以及因此所决定的书法艺术的特征。接着,以书法史的演变为主线,详细阐明了书法的发生、发展、兴衰等各个历史阶段。康有为将书法与历史相结合,不仅对书法有着自身独到的见解,对历史的完整复原也意义重大。

4、结束语

“尊碑”学说对于中国书法的进程与发展有着划时代的重要意义。“碑学”的出现不仅促使中国书法历史发生根本性改变,同时保证了当代书坛现有格局基本的成型。康有为作为碑学思想党的总结创新者,在碑学的健康稳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康有为的书法中蕴含的美学思想设计范围广、蕴含意义深刻,具有相当大的颠覆性和革命意义,其对书法思想界、书法创作界以及书法美学界的稳定传承与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因此,研究康有为书法中蕴含的美学思想,是巩固稳定当代书法美学建设、掌握我国书法历史中重大变革形成和发展以及现代书坛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以及实现对书法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有效预测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康有为:《康有为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2]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崔尔平校注,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年

[3]董士伟编:《康有为学术文化随笔》,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

[4]刘梦溪主编:《中国现代学术经典·康有为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猜你喜欢
碑学康有为元气
新年开局,元气出发
书卷气VS金石气
移动数字
康有为撰
献给猫主子的秋の珍味
书法赏析
扮嫩高手“元气裸妆”来袭
由姚华评《兰亭序》看其碑帖观的转变
清远养拙碑之学
变法功臣康有为名不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