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李焕英》的叙事解读与身份认同

2021-11-14 20:46吕新阳刘永宁
电影文学 2021年17期
关键词:你好,李焕英李焕英共情

吕新阳 刘永宁

(1.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编辑部,江苏 徐州 221000;2.江苏师范大学传媒与影视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9)

2021年华语电影贺岁档的最大惊喜,莫过于这部“低开高走”的国产亲情喜剧片。尽管在上映首日,《你好,李焕英》的票房成绩反响平平,但在随后的一周内,该片凭借优异口碑持续发力,票房一路逆袭。根据猫眼电影的大数据显示,截至3月7日,上映20天的《你好,李焕英》院线票房已突破50亿元人民币,力压同期上映的《唐人街探案3》《人潮汹涌》《刺杀小说家》《侍神令》在内的其他多部华语电影作品,成为领跑2021年贺岁档的强劲黑马。影片秉持娱乐性与思想性并存的原则,利用叙事技巧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对亲情、人性以及整个社会进行了深入思考,使得这部作品收获了票房与口碑齐飞的优异成绩。与此同时,该片的成功也为国产喜剧电影的发展与创新提出了可供借鉴的新范式。立足文本,文章将从影片的叙事结构、价值构建与身份认同等方面进行解读。

一、打破代际壁垒的共情叙事

(一)亲情关系的立体表达

国产电影中,以讲述代际亲情为主题的作品,其叙事思路往往表现为中国式亲子关系中两种对立的困局:一种是以《暖春》《小伟》《老炮儿》《山河故人》《唐山大地震》等作品为代表的“难以言说”式的深沉,另一种则是以《春潮》《囧妈》《狗十三》等作品为代表的“权威掌控”式的压迫。尽管之于戏剧作品而言,这两种塑造方式更利于展开叙事、设置冲突,但与此同时,它们也都或多或少存在着“非黑即白”的单调性与消极情绪,易于引发作品中代际之间不同身份立场的撕裂。《你好,李焕英》则巧妙化解了这一叙事困局,使本片中的亲情关系更加丰富、立体。

从情节内容上看,本片所讲述的故事简单而耐人寻味:年轻姑娘贾晓玲,在妈妈遭遇意外车祸、经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痛后,意外穿越时空回到20年前,和年轻时的母亲李焕英相遇成为好姐妹。作为一个自认为不争气、一辈子没让母亲开心过的女儿,贾晓玲费尽心思为母亲创造欢笑,也铆足了劲儿想让母亲走向更好的人生。在故事框架上,影片采用了与《夏洛特烦恼》类似的时空穿越手法,以小品故事式的结构为推进技巧及幽默手段。这样一来就在框架设定上直接抹平了母女之间的代沟,很大限度上回避了亲情关系中可能出现的,由代际差异引发的价值、思维、行为等方面的负面冲突。

除此之外,影片中现实世界里的李焕英和贾晓玲之间的母女关系同样温馨和谐,令人感到舒适。这并非因为母亲李焕英对女儿毫无期待,亦没有对女儿的压迫与掌控,正相反是因为母亲更加开明地选择了一种顺应孩子天性的教育方式:晓玲爱表演,母亲就支持她去学艺术专业,哪怕家境一般;伪造的本科毕业证书在庆功宴上被发现,母亲也没大发脾气,而是转脸就乐呵呵地开导起女儿;放学回家的晓玲在院子里没大没小地大声对母亲直呼其名,母亲嘴上不停骂着“小王八蛋”,却还是带着女儿吃小龙虾、给女儿缝补衣衫。女儿成长过程的自始至终,李焕英都没有把社会对女性的规训强行加诸于自己女儿身上,而是尊重女儿的个性与人生选择,并尽力呵护着女儿朝着开心快乐的方向成长,哪怕女儿不符合世俗意义上的优秀与成功。可以看出,整部影片中所体现出轻松愉悦、自信包容的母女关系,既没有以往亲情片中难以言说式的深沉,也没有代际关系中的权威与压迫,这也体现出对以往亲情片中消极式关系的颠覆与重构。

正是这样对于代际关系的统一中带着矛盾、有血有肉的立体表达,让人在观影中感同身受,因而极大程度上激发出潜在的共情心理。

(二)“交感移情”式的叙事技巧

除了以代际关系表达而激发出的强烈共情效果以外,本片在叙事策略上也有着巧妙的处理。

在片中,有这样一个十分温情又令人心酸的超时空视点段落,李焕英在大雪纷飞的长途车站,为远赴外地上学的贾晓玲送行。在目送载着女儿的大巴缓缓开走以后,母亲却默默地转身把车票退掉,在冰天雪地里深一脚浅一脚地徒步回家。作为一个超时空的视点镜头,身处在当时环境中的贾晓玲是不可能发现的。但是,借助于时空穿越的视点,让她可以轻松捕捉到这段被隐藏在过往岁月中的碎片。

与此同时,临近影片尾声的反转视点则让这种后觉性表现得更为强烈,它不仅赋予母亲以重新看待故事的完整视角,亦成全了一种故事与观众之间情感交互性的逻辑。这种感情交互不止发生在贾晓玲和李焕英一对母女之间,同时也发生在作为导演的贾玲与观众之间。正是这种由视点反转产生的后觉性,以及情感交互性所带给观众的极佳认知体验,最终创造出了令人称奇的共情效果。影片中与之类似的片段还有很多,它们也许是真实发生的,也可能是在艺术创作中想象建构的。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中这种“交感移情”的处理技巧,正是以皮克斯电影公司与迪士尼为代表的好莱坞动画影片沿用已久的共情叙事策略。诸如《心灵奇旅》《寻梦环游记》《美食总动员》等在内的多数电影作品的故事主线都符合这一规律,即以故事中的主角跌入一个完全不属于自己的平行时空或环境中,阴差阳错地经历了一系列事件,但又在不经意中通过另一种旁观视点见证了整个故事后,最终达成灵魂层面的和解。

从这一层面看,正是《你好,李焕英》中对于后觉性叙事与共情技巧的细腻把握,很好地打破了观众不同年龄阶段的代际壁垒,进而成为促就整部影片达到良好共情效果的又一重要因素。

二、女性视角下的价值构建

作为一部少有的以女性视角下讲述亲情的作品,尽管《你好,李焕英》没有像多数女性主义电影那样,旗帜鲜明地对于父权主义进行对抗和解构,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管窥到一些存在于女性电影中关于价值构建的独到诠释。

(一)消弭偏见的角色塑造

在以往一些男性视角下的电影作品中,偶有对于女性角色的轻视与拉踩:比如《唐人街探案3》中为了一碗荞麦面,就轻贱出卖身体的小林酱母亲,以及将女性的胸围罩杯数值作为核心破案线索的唐仁;抑或是《全民目击》中,从商人林泰的情妇、女儿再到司机的妻子间,多数女人都为了金钱和生活而自甘卑微地臣服于父权之下;再或是《囧妈》里那个强逼儿子吃小番茄、喝养生水,操心到近乎魔怔的老母亲……或许对于这些内容的塑造,并非带着刻意侮辱或是践踏女性尊严的本意。但不置可否,这些情节的出现也很难让人感觉到没有对于女性身份的傲慢与冒犯。《你好,李焕英》则一反多数男性视角的电影作品,用女性思维特有的细腻、感性为视角,以柔和而有力的笔触,勾勒出别样的角色样貌。

首先,是作为影片主角的贾晓玲。于“鹅蛋脸”“小蛮腰”“大长腿”在银幕上大行其道的今天,女性演员稍有发福就会被观众所诟病,更不用说让不符合主流审美价值的胖女孩做主角。少数之于《瘦身男女》(2001)、《丑女大翻身》(2006)、《初恋这件小事》(2010)、《和平公主减肥记》(2011)等以形象、身材不佳为女主角的人物设定,最后的结果也大都是她们通过减肥与努力最终获得真爱。从本质上说,依然没有逃离对女性外形的偏见以及内在自信的缺失。

《你好,李焕英》则不然,胖胖的贾晓玲不仅自信且开朗,更是靠着自己的热情率真、活泼机智、风趣幽默的性格才华撑起了整个故事。同时,正因其自身具有的活泼可爱的性格特点而被观众所喜爱,而非不适的反感。与此同时,影片中青年时代的李焕英,也一反以往电影中呆板木讷、不谙世事、弱不禁风的傻姑娘形象,而是一个吃苦耐劳、奋勇拼搏、机灵果敢的阳光少女。

即便是母亲的“死对头”王琴,也没有被塑造成一个靠着潜规则上位、“婊里婊气”的心机女。相反,作为排球队主力的她不仅有一技之长,还敢于拼搏,最后不辞辛劳随沈光林前往深圳创业。即使是按照穿越之前的原始设定,她被厂长的儿子沈光林相中也是因为在排球赛上的出色表现,而非靠其他不正当手段。本片在逗笑观众的同时,没有丑化任何一位女性。这些细节的表现不一而足,都是本片对于传统电影作品中女性角色塑造既有偏见的消除。

(二)女儿视角下的牺牲与救赎

一直以来,以时空穿越为线索或主题的喜剧电影都不胜繁多,且不乏优秀之作。诸如《夏洛特烦恼》《寻梦环游记》《超时空同居》《大话西游》系列、《不能说的秘密》《神话》《重返20岁》等在内的多部同类型电影作品都收获了不俗的票房成绩与优异口碑。然而,与绝大多数同类型作品不同的是,《你好,李焕英》并没有沿袭传统喜剧类型片中惯常以自我为中心的“利己式诉求”为价值构建,而是更多强调了一种自我牺牲的奉献精神。

在以往的穿越题材的电影作品中,主人公在穿越后的核心任务无外乎两方面:要么补偿现实生活中自己未曾实现的心愿目标,要么是为了逃避现实生活中的不堪回首。诸如《夏洛特烦恼》中夏洛在穿越后,所做的一切是为了逃避现实中的妻子马冬梅;《寻梦环游记》中少年米格在穿越后,所做的一切是为了给自己的家族荣誉正名;《重返20岁》中沈梦君在穿越后,为的是享受自己年轻时缺失的爱情;《大话西游》中至尊宝多次穿越,为的是最终变回神通盖世的齐天大圣。这些作品中的角色内心与行为,不外乎都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利己式”价值驱动。

反观《你好,李焕英》中的贾晓玲,却不存在这种“利己式”的念头。相反,正是因为感到在现实世界中对母亲的亏欠太多,转而在穿越后的全部作为,包括合伙抢购电视、参加排球比赛、策划文艺汇演在内等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想尽一切办法和手段,只为博得母亲李焕英一个人的开心。为了让母亲过得真正幸福,贾晓玲甚至在脑海中冒出了“如果我妈当年没有生我,那结局会不会不一样”的疯狂想法,并真的付诸实施,想尽一切办法撮合母亲李焕英和作为厂长儿子的富二代沈光林相亲。这既是贾晓玲对于母亲的人生不掺杂任何私心的美好期盼,亦是她对于现实世界中亏欠母亲的自我救赎。

同样是小人物的“乌托邦式旅程”,以及同是为了完成现实世界中未曾达成的心愿而在穿越的时空中努力付出,《你好,李焕英》在价值观的构建和立意主旨的表达上则因为“自我牺牲”意识的觉醒显得更为珍贵。

(三)母亲视角下的人格自省

整部影片高潮部分与点睛之笔,莫过于临近尾声近20分钟的剧情反转。当镜头的主观叙事视角由贾晓玲转向李焕英的那一刻观众才猛然醒悟,原来穿越的从来就不是贾晓玲一个人,还有现实世界中即将面对死亡的李焕英。观众一直以为跟随贾晓玲主观的单一视角,在穿越时空中为母亲所付出的一切就是故事全部;殊不知这段难忘的故事,其实是由母女俩共同完成的奇妙旅行。基于这个层面,回过头来再去审视影片中的诸多段落就不难发现,整个故事所成全的不单单是贾晓玲个人的自我救赎,更是成年李焕英的自省之旅,包括借弥留之际给予女儿最后的爱。

比如在抢购电视机的片段中,李焕英在最开始并无意与王琴争抢购买电视的名额,甚至在排队时已然悄悄准备让出机会,却在看到铆足了劲儿帮助自己的女儿之后,又坚定了要抢到电视的决心,正是不希望让女儿晓玲夙愿落空的体现;亦如文艺汇演时,李焕英顶着错过原本可以与贾文田约会的遗憾,而选择去观看文艺演出,只因为晓玲的那句“演出是我策划的”,依旧是不忍让女儿失望;再如排球比赛前,万般不愿参加比赛的李焕英,最后还是在女儿晓玲的“怂恿”下组队迎战,甚至是在大比分落后于对手的情况下依然斗志十足、不轻言认输。尽管在李焕英的心里,早已知道了参赛的结果是什么,却仍旧愿意为了女儿而拼尽全力。如此等等细节,都体现了焕英对晓玲无微不至的舐犊之情。所以,即便知道这是一场梦,她也要在梦里给予女儿最为周到的呵护。即便这些都是自己曾经经历过的,她也希望能够把这些美好再次拥有一遍。

正因为此,明明是在可以体验全新人生的穿越世界里,李焕英却依然选择了每天在打铁车间正常上班,选择了自己一个人去看了一场老电影,选择了在大院里和闺密们谈天说地,选择了坐在爱人贾文田的自行车后座上,像风一般幸福地从田埂经过……不一而足,都是李焕英这一角色对于一生经历的自省与总结。亦如结尾处李焕英对晓玲说的“即使重来一遍,妈妈依旧会做同样的选择”,同样也是对影片主旨内核的另一层巧妙呼应。

三、时代烙印下的身份认同

从概念上讲,类型电影的核心特征包括三方面:公式化的情节走向,定型化的角色设计,与图解式的视觉影像。其中,又以“图解式的视觉影像”最能凸显影片的类型风格。比如,提到西部片就会在第一时间想到沙漠、牛仔、马丁靴和小酒馆;提到战争片就一定会想到士兵、枪炮、装甲车和断壁残垣;而一提到武侠片则会想到青瓦白墙、飞檐走壁、刀光剑影,等等,都是对图解式影像风格的直接诠释。

巴赞认为,图解式的影像风格能够更好地提高故事的讲述性和电影的立体性,同时也能起到将观众意识更快代入情节内容的功用。从这一层面来看,《你好,李焕英》在视觉影像的细节打磨和处理上也颇为用心。

影片中,随处可见的筒子楼、收音机、二八单车、黑白电视、米面粮票,甚至是影院的单双号座次,以及影片后段母女俩对酌时的老酒瓶……这些存在于20世纪改革开放初期所具有的生活元素,不一而足,早已成为遥不可及的时代符号。与此同时,这些年代感十足的视觉符号,其所具有的表意作用也远不止简单地烘托年代氛围,而是实打实地承担着抖包袱与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线索。例如在影片伊始,王琴和李焕英争相抢购电视机的段落中,贾晓玲与李焕英两人相互配合,使出浑身解数与王琴斗智斗勇,好不容易抢到了购买电视机的资格,却因为贾晓玲不知道购买电视还需要用“电视票”而差点在最后关头破功,着实引人发笑;又如在影片中,厂长儿子沈光林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推着一辆崭新的二八自行车,直到相亲后他因为着急去找英子却只能推着自行车在路上快跑却不知道怎么骑上去,而暴露了自己时常显摆装阔的虚荣心,同样让人忍俊;再如在漆黑的影院里,费尽力气好不容易找到位置坐下的沈光林,正美滋滋地等着梦中情人在身旁落座之时,却无意瞥见影院的座位竟然有单双排之分,而气得跳脚,再次引人发笑。影片中不同段落之间笑料十足、层层递进,彼此独立又互为连理,共同推动着整个故事往更深的方向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贺岁档的观影主力受众中,为人父母的中年观众占到了相当大的比例,而他们正是真实从那段艰苦岁月走来的;在他们的脑海中无不深刻地烙印着那份在集体生产年代的,属于自己的青春年少。这也在另一方面自然而然地拉近了受众与故事的时空距离。“时代的底色框不住画笔的墨彩”,伴随着影片中年代感十足的背景音乐《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奏响,与歌声一同唤起的,还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所有人,在心底饱含怀念的集体情结。与其说贾玲讲述了一段关于母女亲情的独特故事,不如说影片重回了一个属于所有中国观众的特定时空。个人情怀与国家历史相遇,言在意外的效果呼之欲出。

爱因汉姆认为,喜剧电影之所以让观众感到共情,不外乎归因于掩藏在作品背后的真实情感构架。诚然,一方面,这种真实感的营造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演员的精湛演技与配合。另一方面,它也同样得益于导演贾玲对作品的用心打磨。无论是打架逃课、自由散漫、时不时淘气任性的贾晓玲,抑或是每天操持家务、忙里忙外,还要低眉顺眼赶着去开家长会的李焕英,都能让观众情不自禁勾起埋藏在脑海深处,属于自己与母亲(子女)的美好记忆。正是这种真实感,才让整部作品变得更加流畅、立体;也正是这种真实感,把观众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带入到剧情中,使之更加容易与剧中的角色产生共情的心理。

猜你喜欢
你好,李焕英李焕英共情
你好,我的“李焕英”
《你好,李焕英》 观后感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你好,李焕英》:如果这就是TA想要的呢
你永远是我心中的女神
走进《你好,李焕英》襄阳取景地
《你好,李焕英》 定档大年初一讲述贾玲和母亲的故事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