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应用型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践探究
——以凯里学院为例⋆

2021-11-14 10:42夏薛梅张竞月
凯里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成绩单凯里成绩单

夏薛梅,张竞月

(1.凯里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2.凯里学院团委,贵州凯里 556011)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是团中央实施的高校共青团深化改革的重点项目,对推进高校共青团育人工作,对全面育人起着重要作用。“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推进高校第二课堂建设与实施,与高校第一课堂相互补充、互为依托、紧密结合、共同促进青年学生健康发展。“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发展的主要历程如下,在“2014年4月,共青团中央提出将‘探索打造高校学生第二课堂成绩单’确定为高校教育成长服务类创新试点项目”[1]71。2016 年共青团中央印发《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试点工作实施办法》,确定2个省份的36所高校为试点单位。2017年12月共青团中央印发《团中央学校部关于推广实施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通知》,推广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2018 年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印发《关于在高校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意见》,明确要求2018年秋季学期各高校推广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凯里学院是处于西部地区的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于2018 年积极探索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在实践路上取得了一些经验,也发现了一些不足。

一、“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实践探索

(一)机制保障实施,构建高效组织体系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多维度综合联动实施,方能取得好的效果。为此,凯里学院成立了“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工作领导小组保障“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实施,由分管共青团工作和教学工作的校领导任组长,教务处、学生处、校团委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各教学分院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第二课堂成绩单”的制订,统筹教育教学资源、部门协同,监督“第二课堂成绩单”实施,裁决学生对第二课堂活动结果的申诉等。领导小组首先开展了前期有关工作:一是,学习团中央下发的文件及资料,仔细琢磨领会文件精神,二是,组织人员到“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较为成熟的学校学习,学习先进经验,并对比分析凯里学院具体情况;然后,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第二课堂成绩单”的课程项目体系、课程开设制度、学分认定制度、记录评定制度、经费保障制度等,并及时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解决措施。组织机构和一系列相关制度的建立为“第二课堂成绩单”项目的有效实施提供了保障。

(二)思想动员与工作绩效相结合,构建有效的激励制度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实施需要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让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到“第二课堂成绩单”课程与相关活动中来,其中,教师的参与又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为调动教师参与“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建设与实施的积极性,凯里学院从思想与经济两个方面对教师进行激励:一是,积极向广大教师宣传“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让教师认识到在课堂上对学生开展的育人工作只是工作的一部分,还应该在课外对学生进行多维度综合素质的培养,实现课上课下良好结合的全方位育人方式;二是,对教师开展第二课堂相关工作予以肯定并计算相应的工作量,实现第二课堂教学与工作绩效挂钩。为此,凯里学院制定了第二课堂教育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对激励教师开展第二课堂课程及活动起到了积极作用。思想动员与绩效激励相结合的做法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科学设计,构建有效的课程项目及评分体系

1.多维度培养学生能力,构建科学课程项目体系

根据2017年共青团中央《团中央学校部关于推广实施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通知》及2018 年共青团中央与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在高校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意见》文件精神,凯里学院将“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所涉及的课程或活动体系分为思想成长、实践实习、志愿公益、创新创业、文体活动、工作履历六个板块:

思想成长板块主要是参加党、团组织生活、班会以及其他集体活动中的情况及获奖,参加党校、团校、团学干部培训情况。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二组课文为例。本组课文由三篇精读课文《翠鸟》《燕子专列》《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篇略读课文《路旁的橡树》以及语文园地二组成。整组教材围绕“保护环境”的主题编写。语文园地二中的“读读背背”有五句有关动物的诗句。有的教师在教学第一篇课文时就以读诗句引入本课教学。学习第二篇课文《燕子专列》时,又再次复读诗句,将“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等与燕子有关的诗句整合进课堂中,既丰富“读读背背”的积累,又使学生对燕子形象的感受更加深刻、立体。

实践学习板块主要是利用寒、暑假等进行的“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及学生社团活动。

志愿公益板块主要是参与社区服务、爱老助残等公益活动。

创新创业板块主要是参加各级各类学术科技、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及获得的相关荣誉,以及发表论文、取得专利等。

文体活动板块主要是参加各级文体比赛活动及获得的相关荣誉等。

工作履历板块主要是担任各级各类团学组织干部、开展社会工作及获得的相关荣誉等。

构建的课程项目体系涵盖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多个维度与内容,为大学生在第二课堂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专业、未来发展的规划等来选择相应的学习内容,在第一课堂之外更好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2.推进特色育人,增加教学分院特色项目

为了更好地发挥各分院育人特色,多维度多层次培养人才,各教学分院可根据各自专业特点申请开设相应选修课程及活动。凯里学院各教学分院在学校总项目上增加特色项目,如大健康学院在“实践实习”项目中增加“参加生物标本制作并进行展览活动”,“参加校内实训基地(园艺基地)美化建设活动”;大数据工程学院在“实践实习”项目中增加“参加曙光‘瑞翼工坊’课程”;音乐与舞蹈学院对学生“钢琴、古筝、二胡、声乐、舞蹈等音乐专业的考级证书”给予相应学分认证。这些项目的设置进一步推进了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

另一方面,各教学分院结合专业特色积极开展特色活动,根据二课中心的统计数据,凯里学院开展活动最多的是大数据工程学院,三年来开展活动达1313次,占总活动数量的16.94%;其次为教育科学学院,活动达1 136 次,占总活动数量的14.66%。在综合活动与专业活动结合的基础上,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利用课外时间独立或在教师指导下参与各类课程及活动,为培养特色人才起到积极作用。

3.调动学生积极性,构建合理的学分评价制度

凯里学院制定了“第二课堂成绩单”学分认定标准,将“第二课堂成绩单”学分分为12 分,具体分配为:思想成长2 分、实践学习2 分、志愿公益2 分、创新创业2 分、文体活动2 分、工作履历2分。“第二课堂”学分为必修学分,本科毕业最低要求为7 分,最高12 分满分,超出部分由“第二课堂成绩单”予以记录和向就业单位推荐。“第二课堂成绩单”本科学生在校期间必须取得至少7学分方能获得毕业证书,各年级学生须完成相应“第二课堂成绩单”学分(每学年至少获得2 分)方可参加学年评奖评优、推优入党等。“第二课堂成绩单”是凯里学院“学生创新素质与综合能力学分”评价体系的继承和创新,是进一步深化以学分制为核心的学籍管理改革,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激发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自觉性、积极性,通过客观记录、有效认证、科学评价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经历和成果,使“第二课堂成绩单”成为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生推优评奖的重要依据。

(四)加强活动监察管理,构建有效的网络管理体系

第二课堂数据管理依托团中央学校部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开发的“第二课堂成绩单”网络管理系统(盗梦空间)实施,在系统内进行各级第二课堂活动发布、审核,对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实时记录、评价和学分认证等。凯里学院组织一支专门的管理队伍:由校团委专职团干教师和学生骨干为成员,成立了“第二课堂成绩单管理认证中心”(简称“二课中心”),通过网络管理系统对活动、部落、学生成绩单等及时管理。

同时,为加强学生社团活动的管理,对于社团举办活动,社团需上交活动申请、策划及学分申请表到校团委社团管理部,经审核后在“到梦空间”上发布活动信息并立即通知社团监察部门。社团的大型活动由监察部门到现场审查活动开展情况,并对学分分值进行评估。对小型活动会不定期进行抽查,若在抽查过程中发现活动质量太差,参与率较低等情况,则按相关规定叫停本次活动,并予以通报。

(五)引领大学生思想成长,加强“思想成长”板块建设

近三年凯里学院第二课堂活动包括思想成长类、创新创业类、文题活动等六个类别,具体情况见近三年凯里学院第二课堂活动分类变化趋势图,即图1。

图1 近三年凯里学院第二课堂活动分类变化趋势图

为引领大学生思想健康成长,凯里学院高度重视“思想成长”等板块建设,重视板块的课程项目及活动建设。从第二课堂活动发布的类型来看,“思想成长”板块活动近三年来一直都是凯里学院发展较好的板块;其次为“志愿公益”板块和“实践实习”板块占有较高比重。“思想成长”板块活动具体包括参加党、团校学习、参加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促进思想成长的学习活动;还包括了助人为乐、见义勇为、扶贫帮困等行为,能促进学生积极实践思想道德行为,促进由知到行的转变。“志愿公益”板块主要包括学生参加学校组织或社会自发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公益活动,使学生积极服务于学校及社会,实现大学生的价值。“思想成长”与“志愿公益”板块的积极实施,起到了引领大学生成长的作用。

同时,大学生可将所获荣誉和奖项上传至“到梦空间”,详细记录展现大学生思想及行为成长的历程及取得的进步,真实而具体地展现了成长足迹。由此“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引领青年大学生思想成长变得具体而有迹可循,在大学生入团、评选优秀团员、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考查等上有记录可查,更具有说服力。

(六)加强数据分析,助力第二课堂建设

为及时研判凯里学院第二课堂管理及运行中的问题,促进第二课堂相关方面的建设,凯里学院二课中心每个学期都按时开展第二课堂数据研究和分析,对激活人数、部落、活动发布、学分认定等进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将发现的问题上报校团委,校团委及时组织第二课堂成绩单领导小组对发现的问题讨论解决。第二课堂大数据对凯里学院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第二课堂活动体系、高质量实施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以及精准反映共青团第二课堂发展和变化规律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存在的不足

凯里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施时间还较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程项目体系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由于建设时间较短等原因,在第二课堂申请开设的课程还不是很多,形式也不够丰富。分析发现,在建设初期有的临时竞赛性活动成为课程的情况,经后来的整改已基本改变。但是有些活动性课程设置在围绕人才培养和毕业要求上的指向性不够,还一定程度存在为了活动而活动的现象,缺乏目的性与计划性,影响了育人效果。

另外,凯里学院各学院及专业一直在建设自身的专业特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如何将凝练的专业特色更多更好地融合到“第二课堂”中去还有待探索,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不足,一是加入的专业特色项目较少,还没有丰富的内容供学生选择;二是专业特色项目在课程项目体系的其他板块中融入较少,目前专业特色项目主要加入在“实践实习”板块,而“创新创业”等板块还缺乏专业特色项目,事实上“创新创业”板块加入专业特色内容与项目更能体现专业的特色发展,也更有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加快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转型发展。

(二)创新能力板块有待突出

从图1 可知凯里学院第二课堂中“思想成长”板块活动是发展较好的板块;其次为“志愿公益”板块和“实践实习”板块,“创新创业”板块为发展较为薄弱的板块。具体看来,凯里学院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活动存在项目较为单一,主要是“参加各类学科、行业、鼓励创新的竞赛和创新活动”获得相应的奖项,而创新创业的课程及实践机会不多;而且创新创业与专业特色结合有待加强,这也使得获得创新创业学分的学生较少。作为地方本科院校,社会经济发展与发达地区存在差异,地方本科院校的总体经费有限,也使得在创新创业上投入不足;另一方面,第二课堂的创新创业与社会联系也存在不足。尽管凯里学院在创新创业教育上一直在探索和拓展,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但创新创业教育在第二课堂设置与实施上还存在较明显的短板。

(三)联接社会有待强化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提出构建价值应用体系,“为社会用人单位选人、用人提供具有规范性、公信力的科学参考依据,形成学生、学校、社会的有效联接。”[3]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培养社会实用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但如何判定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一直是地方本科院校探索的领域,而“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则提供了一条良好的途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科学的记录、评价学生的成长,使得“第二课堂成绩单”成为记录评价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素质重要依据。由于实施时间较短等原因,凯里学院还未将“第二课堂成绩单”作为用人单位的参考来考查毕业生综合素质,还需将“第二课堂成绩单”向社会用人单位宣传,建立紧密联接。事实上,通过“第二课堂成绩单”所量化出来的数值与第一课堂成绩结合更能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能让用人单位多角度、多层次地了解毕业生,更好地根据岗位与人才特点选人、用人。

三、“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实践改进策略

(一)完善课程项目体系,凸显专业特色项目建设

进一步加强第二课堂课程项目体系建设,不断丰富课程形式,将更多的课程纳入第二课堂课程项目体系。同时,围绕各专业的毕业目标,按照毕业要求建设共青团系列活动,打造共青团的精品活动,使第二课堂课程项目设置更为科学、更有明确目的性与计划性。

第二课堂课程项目体系要凸显专业特色项目建设,各专业进一步凝练专业特色,拓展专业相关活动,将特色专业活动打造成品牌及系列活动并引入第二课堂,多维度的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素质,也能更好地符合学生的兴趣发展。比如,师范类专业可结合师范专业认证开展专业特色项目的建设,凸显师范人才培养特色,切实实施凯里学院“师范做精”改革工程。可开展普通话、三笔字、微课、教学课件制作等项目,并积极拓展非师范类专业学生学习教师教育的相关能力与技能,促进非师范专业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通过率。工程类专业可结合工程教育认证开展建设,工程教育认证是促进工程类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推进凯里学院工程教育改革与创新,加强专业内涵建设,落实“工科做实”改革工程的重要方式。工程类专业结合各专业特点,建设专业特色项目,在开展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上起到重要作用。其他专业根据自身特色加强专业特色项目的建设,并积极推行到第二课堂中去。

(二)促进创新能力培养,突出创新能力板块建设

创新是国家与民族持续发展的动力,是社会持久发展的源泉。高校在创新及创新人才的培养上起着重要作用,为推进和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起着积极作用。地方高校需要继续加强内涵建设,加强专业建设,持续做好第一课堂的改革与发展,为培养创新人才服务。第二课堂需要突出创新能力板块建设,深挖创新内容与活动,促进高校创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加强创新创业指导活动建设,在创新创业指导课程的基础上开展丰富的创新创业指导活动,增加学生理论认识与实践能力,增强学生创新意识,使学生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创新素质与能力;同时各院系也要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性,主动开展相关工作。二是增强与地方企事业单位的联系,加强校企合作及协同创新工作,充分利用社会单位开展创新创业活动,让学生在实操中提高动手能力。三是充分利用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产业园等资源,实现校内各部门的有效联系,连通第一课堂开展创新创业课程与活动。当然,这些工作需要加大经费投入,并保障经费的持续稳定增长,保证创新创业项目及活动的积极实施。另外,还需要各部门、各院系加大合作与研究,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平台,促进创新创业项目与第二课堂良好的结合。

(三)加强用人单位调研与合作,强化社会联接

近年来,地方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为用人单位提供了科学的参考依据。为了让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快速而积极地适应社会单位,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地方高校要强化与地方社会的有效联接。为此,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积极开展调研工作,招生就业处、团委、教学分院等部门积极开展调研,了解用人单位的专业需求,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应课程项目体系建设;二是可以与社会用人单位合作,制定相应的课程项目体系及实践项目,通过第一课堂实现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上与用人单位合作的同时,推进通过第二课堂来实现校企深层次的多方面合作,使得培养的人才能更快更好地适应并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是对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补充和完善,对促进学生素质成长起到积极作用,对应用型地方高校更切实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挥积极作用。为此,对应用型地方高校应积极探索,多学习、多交流、多实践,着眼于高层次与实践性,不断完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构建出更为科学合理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成绩单凯里成绩单
2018上半年纠“四风”成绩单
KYRIE IRVING'S HANG DRIBBLE 凯里·欧文 停顿运球
凯里·欧文 KYRIE IRVING 大器早成
晒晒全面深改成绩单
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建设情况研究
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下的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
高校“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对中小学综合素质评价的启示
变脸 凯里·欧文
浅析实施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重要意义
成绩单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