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果导向的《仓储运营与管理》课程建设及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2021-11-15 09:51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导向成果目标

李 辉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

《仓储运营与管理》课程为我院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2016 年以来,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改革与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随着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结合仓储相关岗位需求的发展变化,在原课程的基础上进行了学习内容的再整合、再设计,开发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体系。

一、研究背景

伴随着教育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出现了多种线上线下教学可用的工具,包括蓝墨云班课、云课堂、学习通等多种APP,能够为学生提供多种多样随时随地可学可用的学习资源,为教师提供课程建设、组织多样化的课堂活动、记录过程性成绩等多种服务,为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仓储运营与管理》课程为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其前身为《仓储管理实务》课程,该课程经过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2015 年被评为院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但当时的课程内容在选取上缺乏与行业企业合作,还没有完全走出传统的学科型结构,不能以真实工作任务为依据来统领、整合和序化教学内容,在教学组织方面,还是“以教师为主体”,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没有按照工作过程进行课程整体设计、创设教学情境,明显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做分离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缺乏主动性,课堂教学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不到主要支撑和明显促进作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摆脱当时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的困境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二、研究与实践过程

(一)理论研究与探索实践阶段(2016 年5 月—2018 年12 月)

1.研究探索过程

2016 年5 月,我院启动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项目,本课程申报为我院第一轮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省级优质校项目下课程建设子项目,由此开始进入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与建设。2016 年下半年,重新组建教学团队并明确了人员分工,开始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研究及实践,完成了院级教改课题“微课在课程中的应用研究”,按照项目建设要求,撰写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方案,开展企业调研,为下一步的校企合作奠定基础。

2017 年,确定基于产教融合,以成果为导向,以“工作过程”为主线设计教学内容;参加“在线开放课程开发与设计制作”等培训,明确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使用方法;与企业开展深入合作;按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仓储行业需求确定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果,根据学习成果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更新了课程标准、教学方案;部分课程资源在蓝墨云班课上线,课程边建边用,在物流15 级教学中进行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初步尝试,在此过程中发现传统教材不能满足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需求,开始撰写校本教材编写方案,着手编写校本教材。

2.改革成果积淀形成

2018 年,经过一年多的研究与探索,在课程改革以及与企业、兄弟院校交流合作过程中,不断明晰课程的建设方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要素,将成果导向、目标导向、问题导向三种教育教学理念相融合,逐渐形成了“以成果为导向反向设计,以目标、问题为导向正向实施”的课程建设与应用模式(如图1 所示)。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行业企业发展需求以及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聚焦学生最终的学习成果,反向设计包括素质、知识、能力在内的课程学习目标,依据学习目标确定基于产教融合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和任务驱动、理实一体的教学内容,之后以学习目标为指引,以学情分析为基础,以学习通为教学平台,按照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以基本问题、重点问题、难点问题、实践问题、扩展问题贯穿学习全过程,以过程性考核检验学习成果,由此形成闭环的课程建设及应用模式,从而使学生置身于培养过程的中心。

图1“以成果为导向反向设计,以目标、问题为导向正向实施”的课程建设与应用模式

运用“以成果为导向反向设计,以目标、问题为导向正向实施”的课程建设与应用模式,根据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仓储行业发展需求及学生自身发展需求,确定本课程的学习成果,即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具有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仓储岗位职业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初次就业能胜任仓管员的工作,二次晋升可以成为仓库主管,未来发展可以成为仓储部门经理。依据此学习成果确定了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工作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等素质目标,以及与仓储运营与管理相关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了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包括仓库平面布局、入库作业管理、在库作业管理、出库作业管理等七大模块。依据企业典型工作任务,每个模块下以理实一体的形式设计了相应的学习任务。课程学习模块及学习内容如图2所示。

图2《仓储运营与管理》课程学习模块及学习内容

之后依托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按照课前、课中、课后这一流程,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教学,依托学习通平台开展多元化的过程性考核。在这一过程中更新了课程标准、设计了整体教学方案、单元教学方案、开发了校本活页式教材以及与之匹配的线上学习资源,形成了《仓储运营与管理》课程建设及教学实施方案。建设过程中在物流16 级教学中进行了应用,在应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三阶段、六步骤、一贯穿”的教学模式(如图3 所示),即按照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明确目标-任务分析-实施准备-任务实施-拓展训练-总结反思”六个步骤开展教学,评价反馈贯穿学习始终。

(二)改革成果实施与应用阶段(2019 年1 月——2020 年12 月)

本成果于2019 年开始在本校物流17 级、物流18级《仓储运营与管理》课程教学中进行了应用。以学习目标为指引,以任务为载体,以学情分析为基础,以学习通为教学平台,按照“三阶段、六步骤、一贯穿”的模式开展教学,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引导学生自学、研讨交流、课堂讲授、答疑解惑等形式解决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素质、知识、能力的全面提升。教学评价贯穿学习始终,使学生课前有感知,课中有体会,课后有成就,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兴趣大大提升,教学效果明显改进。

三、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与创新点

《仓储运营与管理》课程建设及改革是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全面发展的背景下,针对原课程教学内容与岗位脱节、课堂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学习兴趣不足等问题,以“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教育理念为指导,将“成果导向、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有机融合,形成了“以成果为导向反向设计,以目标、问题为导向正向实施”的课程建设及应用模式,依据此模式基于产教融合更新了课程标准,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了课程整体教学方案、单元教学方案,以任务驱动为载体,以目标、问题为导向编写了校本活页式教材,开发了融岗证赛于一体,能满足学生线上线下学习的微课、课件、文本、试题等多样化的数字学习资源,形成了《仓储运营与管理》课程建设及教学实施方案。

(一)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针对《仓储运营与管理》课程,一是解决课堂教学与仓储岗位脱节,课程教学目标与岗位需求不适应的问题;二是解决传统教材不能满足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需求的问题;三是解决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兴趣不足、缺乏主动性的问题;四是解决课程内容及教学模式不能满足行业发展、证书考核、技能竞赛等多样化需求的问题。

图3《仓储运营与管理》课程教学模式

(二)解决问题的主要方法

1.以成果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整合、序化教学内容解决课堂教学与仓储岗位脱节的问题。运用成果导向反向设计原则,通过对企业开展调研,与企业开展深入合作,确定仓储岗位要求及典型的工作任务,对这些任务进行再加工,遵从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设计适于学习的工作任务,以工作任务整合、序化教学内容,使课程与岗位实现有效对接,依此设计课程标准及课程整体教学方案。

2.开发《仓储运营与管理》课程校本活页式教材及配套的线上资源,解决传统教材不能满足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需求的问题。运用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正向实施原则,设计课前、课中、课后与任务实施准备、任务实施、拓展训练相匹配的问题,以及相应的知识链接、数字资源链接、评价标准。充分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作为“学案”引导学生开展各项学习活动,在完成各项任务中提升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同时以学习通为平台开发了与之配套的线上资源,包括学习指南、微课、课件、案例、题库等,充分满足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需求。

3.更新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融入思政教育,改革考核形式,解决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兴趣低、缺乏主动性的问题。依托活页式教材及丰富多样的线上资源,以学习目标为指引,融岗位需求、证书考核和技能竞赛于一体,将教学过程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以任务驱动、理实一体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以基础问题、重点、难点问题、实践问题、拓展问题贯穿始终。课前,将教材以活页形式打印并发给学生,使学生首先明确学习目标及学习任务,以课前基础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教学平台发布的微课视频等资源,采用任务驱动、章节测试的方式督促学生主动学习,通过录制生动有趣的微课视频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课中,设计重难点问题、实践问题,利用学习通平台设计各种教学互动环节,比如:分小组完成任务、发放调查问卷、发放小测验、选人回答问题、抢答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互动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后,设计拓展问题。课上教学的结束并非教学过程的终点,要根据该节课所教授的内容,对学有余力的同学做适当的拓展和延伸,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并将该节课所学新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迁移。故在课后通过学习平台及时推送一些有助于知识提升的教学资料,对已学知识不断地进行巩固和加强。

教学中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和思想,于无声处融入思想品德教育,利用专业知识和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的同时汲取情感素养的精华。以过程性考核随时随地统计学生的各项平时成绩,注重对学生平时学习行为的跟踪、评估、督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利用教学平台记录学生的活动数据,对课程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多元化考核。由此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4.活页式教材以及线上配套资源实时更新,及时融入新知识、新工艺、新技能,解决课程内容及教学模式跟不上仓储岗位发展、证书考核、技能竞赛需求的问题。2019 年,我院申报为首批物流管理1+X 证书试点院校,物流管理1+X 证书考核标准中从理论到实操有多余40%的内容与仓储相关,结合物流管理1+X 考核标准,对活页式教材及线上配套资源进行了及时的补充,有效实现了“课证融合”。2020 年上半年按教学安排为物流18 级学生开设此课程,年初,赶上疫情袭来,因此,在课程导入中增加了了解仓储人——“战疫情,物流人在行动”这一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让学习更深刻地认识到物流对一个国家、社会正常运转的重要性,尤其是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物流人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使命感。在“仓储合同管理”模块,需要用到“合同法”的相关知识,从2021 年1 月1 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开始施行,合同法同时废止,“仓储合同管理”这一模块随之进行了更新。近年来,仓储业发展迅猛,很多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应用到仓储行业,仓储正在从传统仓储走向智能化、智慧化仓储,在智能仓储认知模块中随时与仓储相关的新技术。总之,活页式教材及配套资源的随时更新,能紧跟仓储岗位发展、证书考核、技能竞赛等多种需求。

(三)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的创新点

1.将“成果导向、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有机融合,构建了“以成果为导向反向设计,以目标、问题为导向正向实施”的课程建设与应用模式。“以成果为导向反向设计”即从社会和行业需求出发,依据专业的培养目标,聚焦学生的自我需求,确定最终的学习成果,以成果为出发点确定课程目标、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以及教学过程,以过程性评价作为学习成果的反馈,形成闭环的课程设计体系。“以目标、问题为导向正向实施”即围绕课程目标,结合课程内容,设计出基本问题、重点问题、难点问题、实践问题和扩展问题这五类教学问题。通过引导学生自学、研讨交流、课堂讲授、答疑解惑等形式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该理论有效指导了《仓储运营与管理》课程建设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丰富了与高职专业课程建设及教学模式改革相关的理论。

2.开发了适应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需要的《仓储运营与管理》课程校本活页式教材。本成果针对传统教材以知识体系进行设置、重理论轻实践、不能及时更新等问题,按照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需要,设计了《仓储运营与管理》课程校本活页式教材。以目标、问题为导向,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按学习情境、学习目标、任务描述、实施准备、任务实施、拓展训练、总结反思、评价标准的体例进行开发设计,课前、课中、课后均设计了学习活动,每个学习活动以引导性问题引导学生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课前设计基本问题、课中设计重点、难点、实践问题,课后设计拓展问题,引导性问题是学生学习的主体。按照授课进程,课前将教材以活页形式打印并发给学生,整个学习过程教师以引导的方式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实现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统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

四、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效果

《仓储运营与管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及教学模式改革从2016 年立项开始,到2018 年完成为止,随后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几年来,该成果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改进,教学资源不断优化,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不仅建成了一套可供校内外共享的优质教学资源,最重要的是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改善,为提升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做出了重要贡献。“成果导向、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有机融合,构建了“以成果为导向反向设计,以目标、问题为导向正向实施”的课程建设与应用模式,对高职院校课程建设具有很好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导向成果目标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偏向”不是好导向
验收成果
基于需求导向的航天青年成长建议与实践
数说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成果
工大成果
2018数博会4大成果
犬只导向炮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