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育立意的中学历史变式教学创新

2021-11-15 14:11秦娟
文教资料 2021年21期
关键词:变式教学中学历史

秦娟

摘 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是中学历史教育的落脚点,中学历史教学要变知识立意为德育立意。在执教《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一课时,教师以德育立意指导教学,对学生进行国际视野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挫折教育、珍爱生命教育、正确的民族观教育、领土主权教育和理想使命教育。

关键词:德育立意 中学历史 变式教学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具有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得天独厚的优势。2011 年版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写道“: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增强对祖國和人类的责任感,逐步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人生理想。”[1]从这个理念可以看出:学习历史知识只是途径,对学生进行德育才是最终目标和落脚点。2016 年教育部重新编订义务教育阶段历史教材,就是要让教材体现国家意志,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充分发挥历史教材的德育价值。

如果只把历史教学当做传授历史知识的途径,忽视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就违背了历史课程的理念,也违背了教育部重新编订历史教材的初衷。中学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正是如此,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往以传授历史知识为主要目的的知识立意教学, 变成以德育为主要宗旨立意,进行变式教学“。变式教学”不仅是理科学科常用的变换题目,变换答题方法之类的“变式”,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可以改变知识立意为德育立意组织教学,实现以历史传授为途径,对学生进行德育为目标的变式教学。但是,即使是新版部编教材,由于篇幅有限,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也是有限的,有些甚至是隐性的,需要教师善于根据教材内容,挖掘与教材知识相关的、教科书上可能没有的德育素材,并充分发挥德育价值。

初中历史教学的常态是以知识立意,即以知识教学为主,毕竟在许多地方历史是算分的中考科目。在中考指挥棒 下,德育被弱化了,教师只是利用教材上现成的人和事或者 问题,用只言片语评价历史人物的精神,这种德育是苍白的, 只是灌输,学生没有深切的感受。以知识立意的历史教学是 短视的、功利的、本末倒置的。我们要改变中学历史教学以 知识立意的传统,实行以德育立意的中学历史变式教学。本 文以执教部编版新教材七年级上第14 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为例,谈谈教学中如何以德育立意,抛砖引玉, 就教于同仁。

一、贯通时空设计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开阔的国际视野

设计这节课时,笔者从贯通古今及中外的视角设计教学结构,把课程分为现在、历史、未来三个部分。第一部分 “了解现在:一带一路”,第二部分“回望历史:两条丝路”,第三部分“展望未来:美美与共,责任担当”。导入部分引用了 明朝思想家顾宪成的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教导学生不仅要学好科学文化 知识,还要有关心国家大事的意识,甚至要有开阔的国际视 野。接着问学生是否知道“一带一路”,导入第一部分“了解 现在:一带一路”。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可能知道 “一带一路”是习近平同志提出来的。老师可以追问:习近平同志哪一年提出来的“?一带一路”是什么含义呢?对于这两 个问题,学生们基本是不知道答案的,这时候教师可以播放 一段习近平同志介绍“一带一路”的视频,让学生带着以上两 个问题观看视频,看完视频后要能回答这两个问题。因为目 标明确,所以学生看视频看得很投入,看完视频两个问题迎 刃而解。教师再用视频中习近平同志的一句话“我的家乡陕 西省,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问问学生们:习近平同志提  出“一带一路”跟古丝绸之路有没有关系?为何陕西省位于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呢?使学生们明白“:一带一路”是对古代 丝绸之路的传承和开拓,由此引入第二部分:古代的陆上和 海上丝路。在学完陆上和海上两条丝路,并且学过两汉对丝 绸之路的守护与经营之后,教师可以问学生:张骞通西域,班 超经营西域都是为了自己的国家。那么今天习近平同志倡  导“一带一路”倡议又是为了谁呢?由此过渡到第三部分:展 望未来:美美与共。这一部分播放习近平同志关于“一带一 路”倡议的讲话视频,使学生了解“一带一路”倡议是着眼于 沿线各国的发展和共同繁荣、美美与共造福世界的大事业。这样设计使学生的视野不再局限于书本和国内,而是放眼全 球,形成为全世界作贡献的宽广胸襟。

二、挖掘历史人物爱国事迹,激发学生爱国报国的情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个人的要求排在第一位的是爱

国,爱国要从了解国家的历史开始。中学历史教学中可以挖掘历史人物的爱国事迹,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在丝绸之路这一课中教师可以简要介绍张骞的事迹:看到汉武帝的招贤令,身为郎官(平时守卫宫殿门,皇帝外出时伺候车骑的小官)的张骞应募,虽知前途凶险,要经过匈奴控制的广大地区,仍手持汉节毅然前往不知在何方的大月氏。他为何要这么做?要为国家排忧解难。匈奴不断南下骚扰劫掠西汉,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得不到保证,张骞要联合西边的大月氏一起夹击匈奴。他的这一行为体现了哪些精神?学生能感受到张骞的勇敢冒险精神、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精神和开拓精神。再展示课本上敦煌莫高窟壁画《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看到了哪些人,在干什么,看了此画有何感受?学生在说出画面上张骞及随行人员与汉武帝跪拜辞行的情况后,有的说感受到了汉武帝对张骞前路未卜的担忧,有的说感受到了“壮士一去不复还”的壮烈。最后老师要提升:这凸显了张骞不顾个人安危、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情怀。张骞在陇西郡往西不久被匈奴抓住,匈奴单于让人对其严加管制,成为放羊牧马的奴隶,并强迫张骞娶匈奴女子为妻,诱使他放弃去大月氏的想法,但是被扣十余年以后,张骞趁着匈奴人对其放松看管的机会逃走,历经艰难到达大月氏。在大月氏返回长安的途中,张骞又被羌人送到匈奴手上,被抓住扣留了一年多,但是他又伺机逃出,回到长安。无论何时何地,张骞始终持汉节不失。教师让学生说说张骞坎坷的出使经历,彰显出常人身上哪些难有的可贵精神?学生的答案包括矢志不渝、威武不屈、不辱使命、有的学生甚至说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张骞身上的爱国报国精神比较显性,点拨一下学生是能感受到的。

三、结合历史人物人生坎坷,进行挫折和珍爱生命教育

关于张骞的事迹,教师还可以从挫折教育视角对学生进行德育。挫折是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的绊脚石,但是挫折会磨炼人的意志。克服了挫折,挫折就会成为一个人成长的垫脚石。张骞出使西域,两次被匈奴所扣留,教师可以让学生说说:如果张骞在挫折面前丧失了斗志,忘记了使命,那么会出现什么结局?学生回答:他一辈子就成为一个为匈奴放羊牧马的奴隶,他不会青史留名,汉武帝对他的期待就会落空,丝绸之路何时能开通还是个问号。教师顺势教育学生:面对挫折,我们要有张骞那样坚强的意志、明确的目标和清醒的头脑。在教学张骞被匈奴抓住时,可以用角色代入法,让学生想象自己就是张骞,被匈奴抓住成为奴隶,被人看着失去自由,你会有哪些感受,会怎么做?学生会说感到悲伤、恐惧、无望、会思乡、会以泪洗面,甚至有同学说会自杀。听到这个答案,我们都心头一揪。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生命,生命对于人来说只有唯一的一次,在挫折面前想到自杀, 说明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淡薄。生命教育必不可少,而且刻不容缓。教师可以让学生想一想:每个人固然要追求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但是生命要有价值,前提是什么?是生存,是活着。命都没有了,何谈理想和价值?老师要跟学生灌输这样的意识:生命为大,好好珍惜。一切挫折都不值得以付出生命為代价。以张骞为例,他如果被匈奴人抓后自杀了,那么他的名字可能就不会被后人所知,即使后人听说了他的名字,那他在人们的心目中会是怎样的一个形象?他个人的生命价值能实现吗?汉武帝通西域的大业能实现吗?丝绸之路能开通吗?这些问题的答案显而易见,生命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四、讲述少数民族人物故事,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秦汉时期的匈奴经常南下侵扰中原地区。如果学生只知道匈奴的侵扰抢掠,容易形成一个认识:匈奴是个可恨的讨厌的民族。这节课可以改变学生这种狭隘的民族观。匈奴人堂邑父(即甘夫)为张骞出使西域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甘夫是西汉初年(汉文帝时期)在与汉人的战斗中被俘虏的匈奴人,他身体强壮,擅长射箭,了解西域的地形、语言、风土人情。甘夫的贡献最起码有三点。第一,他向汉武帝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使汉武帝知道了大月氏被匈奴打败后西逃, 他们怨恨匈奴,但是苦于找不到同盟者一起攻打匈奴。这条信息促使汉武帝下了招贤令,招募一名使者出使大月氏。第二,翻译向导沟通之功。由于甘夫是匈奴人,比较了解西域各国的地理、风俗和语言。他给张骞做翻译,减少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语言障碍。张骞一行为了躲避匈奴都是昼伏夜出,走夜路,更离不开熟悉地形的甘夫的向导作用。第三,他发挥了善射本领,保障了张骞的生存。张骞和甘夫从匈奴出逃是秘密进行的,所带物资甚少,在干粮不够的情况下是甘夫射禽打猎才保障了张骞的食物来源,并保护了张骞不被猛禽野兽所害,保障了张骞的安全。甘夫的例子使学生们认识到:少数民族为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五、明确边疆和领海的归属,使学生形成领土主权意识

在教学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时,可以结合教材71 页的[知识拓展]中有关中国最早发现南海诸岛,并给其命名、对其开发利用的知识,使学生明白南海海域及诸岛是中国领土。在教学西汉设置西域都护时,使学生明白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结合时政使学生们知道近年来周边国家和西方国家在南海诸岛不断挑衅,新疆地区也有来自国内外的分裂势力。面对这些不怀好意的挑衅者、分裂势力,我们要勇敢地跟他们作斗争,要谴责、揭露他们的丑恶行为,要捍卫国家的领土主权。维护国家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义务,中国的领土和主权不容侵犯。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六、感悟伟大人物远大理想,对学生进行理想使命教育

这节课中经营西域的班超从小就有理想、有志气。他与母亲一起随哥哥班固搬家到首都洛阳,由于家境贫寒,班超靠替官府抄写文书挣钱来养家糊口。生活虽然贫困辛苦, 但是他有远大的理想:大丈夫应该像张骞那样在战场上立下功劳(《后汉书·班超传》)。他后来投笔从戎,经营西域,使西域五十多国恢复了与汉朝的联系,为巩固东汉对西域的统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教师以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教育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朝着理想脚踏实地努力奋斗。这种有理想、有目标、有奋斗的人生才充满意义。

在课的结尾播放习近平同志关于“提倡‘一带一路,旨在同沿线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共同繁荣”的讲话,体会习近平同志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世界共同繁荣的伟大理想。在感受领导的高瞻远瞩之后,教师对学生们提出殷切希望:现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要积极投身国家建设,为“一带一路”建功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勇挑重担。对学生进行使命教育,使学生明白国家需要他,人民需要他,世界的发展需要他。根据心理学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自我实现”的需求是最高层次的需求。这样学生在学习时才会充满动力,他的人生才会有明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S].2011 年版.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变式教学中学历史
变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变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变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变式教学的应用途径
透过现象看本质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浅论史料教学在中学历史中的作用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中的影响
浅谈在中学历史课程教学中慕课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