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普陀区2010—2019 年老年人肺结核特征分析

2021-11-18 07:34单灵莺王胜难史琰琰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21年4期
关键词:肺病普陀区结核

单灵莺,刘 艳,王胜难,李 粉,史琰琰

结核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慢性传染病,是全球十大死亡原因之一。中国是全球30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1]。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显示:我国肺结核患者中60 岁以上老年患者占48.8%[2]。老年肺结核呈现出结核病临床表现不典型、治疗时间长、复治率高、治愈率低等特点[3],因此,对于老年肺结核患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不容忽视。本研究通过对上海市普陀区2010—2019 年老年肺结核疫情分析,了解老年肺结核特征,为制定适合的结核病相关防治措施和政策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从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收集登记日期为2010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现住址为普陀区、户籍为上海市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资料。具体包括:60 岁以下和60 岁及以上户籍人口的诊断结果、治疗分类、患者来源、诊疗定点医院、合并症、不良反应、胸片空洞、胸片粟粒、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重症、耐药情况、诊断性抗痨、就诊延误、诊断延误、 2个月痰阴转率、治疗转归情况;并从普陀区疾病控制中心卫生信息科收集普陀区户籍人口资料。

1.2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登记发病率描述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和全部户籍人口的肺结核发病情况,采用卡方趋势检验,并运用Mann-WhitneyU检验比较两组差异。采用COX生存分析模型,结局变量为是否成功治疗,时间变量为病程,对患者成功治疗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P<0.05认为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登记情况

2010—2019 年上海市普陀区登记户籍患者2 323 例,其中年龄≥60 岁的老年患者为949 例,占40.85%。 2010—2019年普陀区户籍人口肺结核登记率(χ2趋势=3.70,P>0.05)和老年户籍人口肺结核登记率(χ2趋势=1.68,P>0.05)趋势较平稳。老年户籍人口登记率高于全部户籍人口肺结核登记率(U=2.00,P<0.01)。见图1。

图1 2010—2019年上海市普陀区户籍人口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登记情况

2.2 老年肺结核患者发现与转归情况

普陀区老年肺结核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χ2=9.37,P<0.01);患者的病原学阳性率、复治率高于其他人群(χ2=38.01,P<0.01;χ2=15.26,P<0.01);转诊比例较高(χ2=7.31,P=0.03),诊断性抗痨治疗、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比例较低(χ2=19.38,P<0.01,χ2=7.02,P<0.01)。总体而言,老年肺结核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包括合并症(χ2=4.40,P=0.04)、不良反应(χ2=56.01,P<0.01)和重症(χ2=7.36,P<0.01)。老年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成功率低于其他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13,P<0.01)。其余变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普陀区肺结核患者发现与转归特征[n(%)]

2.3 患者成功治疗影响的因素分析

将以上变量纳入COX 生存分析模型,结局变量为是否成功治疗 (1=成功治疗, 0=未成功治疗),时间变量为病程。分析发现,在市级诊疗医院治疗、复治、有合并症、有耐药情况、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和胸片有空洞,是肺结核患者成功治疗的不利因素;女性、病原学阴性是成功治疗的有利因素(P均< 0.05);患者是否为老年人群对是否成功治疗并无显著影响 (P=0.558)。见表2。

表2 普陀区肺结核患者成功治疗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2010 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78亿,占全国人口的13.3%[4]。 2020年上海统计年鉴显示:上海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所占比例为35.16%[5],老龄化现象明显。 2010—2019 年,普陀区户籍老年人结核病患者所占比例为40.85%,低于全国60岁以上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所占的比例(48.8%)[2]。普陀区户籍人口肺结核登记率和老年户籍人口肺结核登记率均相对平稳,老年户籍人口登记率高于全部户籍人口登记率。由于上海市较好地实施了“三位一体”的结核病综合防治模式,结核病报告发病率连续多年低于全国水平[6]。 然而,普陀区老年肺结核患者报告数仍然较多,老年人群依然是我区结核病防治重点之一。

普陀区老年肺结核患者呈现以下特征:其一,老年结核病患者就诊延误与诊断延误率均较低,低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相关研究结果[7]。一方面,我区老年人对于疾病治疗和自身健康的意识较高;另一方面,在“三位一体”综合防治模式下,结核病防治专业人员追踪及时、结核病防治知识宣教到位。在诊疗医院中,在市级医院治疗的患者较难成功治疗。这是因为上海实行较好的分级诊疗制度,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转诊至市级医院治疗,成功治疗的难度较大。其二,老年肺结核患者复治率高于非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免疫能力降低,患慢性基础性疾病的概率增大,容易引起原有体内潜伏细菌的复发[7]。其三,老年肺结核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2.64:1,高于上海市常住人口肺结核患者的男女性别比(2.17:1)[8]。这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06—2017 年上海市常住人口肺结核的相关研究结果一致[7-8]。可能由于较多男性有吸烟喝酒、作息不规律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女性患者更容易成功治疗,这可能与女性患者对自身健康更加关注,治疗依从性较好有关。其四,老年结核病患者的病原学阳性率高于非老年患者,这与全国第五次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的相关结论一致[2]。老年人大多参与照顾儿童,与周围人群接触频繁,容易造成结核病传播,这也提示我们应重点关注老年人群的密切接触者,及时开展筛查工作。其五,在涂阳患者中,两个年龄组2月痰阴转率无显著性差异。 2016 年起,普陀区开发了结核云帮手APP 用于督导肺结核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对提醒老年患者及时服药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其六,对辖区户籍人口肺结核患者的成功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群的成功治疗率与其他人群相比,并无显著性差异,而与在市级诊疗医院治疗、复治、有合并症、利福平耐药、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和胸片有空洞等因素有关。因此,对老年肺结核患者的治疗管理应与非老年群体保持一致,重点关注肺结核病情本身及患者的自身状况,如合并症等,以提高老年人群的成功治疗率。多因素分析显示,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和利福平耐药的患者较难成功治疗。这也提示早期开展药敏检测和菌型鉴定对肺结核患者的治疗有积极作用,大力推广使用GeneXpert等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可大大提升肺结核耐药及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的早期发现率[9]。

综上所述,普陀区60岁以上老年肺结核患者仍然是普陀区结核病防控的重点人群之一。建议采取以下防控措施:继续开展老年人群肺结核主动筛查,提高发现率;加强老年人群的综合防治措施,可以结合以社区家庭医生为基础的结核病防治网络建设,针对老年人多发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协同管理,提高老年患者群的成功治疗率。

猜你喜欢
肺病普陀区结核
南京地区2017—2020年结核及非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分析
营养水平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预后的影响
老肺病你该怎么办
巴金人物轶事
上海市普陀区多措并举 保障外卖餐饮食品安全
长得丑?但价值无限!
庄子纯??《观书有感》
王安琪??《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节选
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