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信念模式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2021-11-18 07:41罗娟娟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21年4期
关键词:偏瘫脑梗死信念

罗娟娟,许 倩,郝 环

脑梗死偏瘫是一种突发性脑部疾病,其发病 机制较为复杂,包括颅内外动脉狭窄、脑动脉栓塞等。脑梗死偏瘫的主要症状有运动性失语、肢体偏瘫、大小便失禁、中枢性面瘫等,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阶段,但中老年阶段的发病率较高[1]。在脑梗死偏瘫的发病初期,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并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很可能会导致终身瘫痪甚至失去生命。有相关研究表明,相对于常规护理模式,在治疗脑梗死偏瘫时采用健康信念教育护理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的病死率[2]。本文就健康信念教育模式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应用,分析发现该护理模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2019 年3 月—2020 年3 月,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健康信念教育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随访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遵医行为情况和护理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纳入标准:生命体征平稳,有意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存在语言障碍,合并恶性肿瘤。

1.2 方法

(1)提升患者对疾病的重视。向患者家属详细讲解脑梗死偏瘫的发生、进展、疾病转归的相关内容。同时,引导患者不断去认识自身存在或者潜在的健康问题。定期开展座谈会,重点向患者介绍脑梗死偏瘫的促发因素,包括长期吸烟、饮酒、暴饮暴食、过度焦虑、久坐并缺乏运动等,引导患者主动了解自身疾病对自身健康所造成的影响。

(2)加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向患者说明脑梗死偏瘫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如果不能及时改变以往的不良生活习惯与加强锻炼,仅依赖住院期间的治疗与服用药物,是无法解决其根本问题的。同时,引导患者通过科学、有针对性地训练,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加强锻炼,能够较好地控制疾病进展。鼓励患者说出对自身疾病的看法,纠正患者以往对脑梗死偏瘫的错误认知,引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采取健康行为。

(3)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开展以脑梗死偏瘫为主题的病友交流会,邀请曾接受过该治疗和护理并逐渐康复的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演讲,分享接受护理过程中的心得以及接受护理后的恢复情况,增强广大病友的信心。引导患者对自身能力进行正确的评价与判断,病友之间相互鼓励,耐心倾听医护人员的意见,多与家人、朋友沟通,使患者在参与健康恢复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身意愿,善于寻求可借助的力量。引导患者学习关于康复的运动方式、饮食方案、心理调节等方法,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供更多知识储备。

1.3 统计学处理

对研究数据进行分析时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应以( )表示,并采用t检验对其进行比较,计数资料则采用χ2进行比较;护理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的一般资料情况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一般资料情况

2.2 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情况比较

对患者的遵医行为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包括遵医用药、遵医复查、遵医锻炼、及时反映等行为。经分析后发现,护理后观察组的患者中,遵医用药、遵医复查、遵医锻炼、及时反映的占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遵医行为情况[n (%)]

2.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

以Orem 自护理论为依据,对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包括掌握健康知识、合理饮食、心理调节、主动配合护理等内容进行评分,各个能力的最高分均为50分,分值越高则代表自我管理能力越高[3]。经分析发现,护理后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合理饮食、心理调节、主动配合护理评分均有所提高,但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提高幅度较大(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脑梗死偏瘫患者在发病后的认知能力会有所下降,以至于不能正确看待康复训练,遵医行为情况较差;再加上该疾病的治疗过程较为复杂、疗程较长,需要患者具备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因此,在治疗脑梗死偏瘫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强化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以获得良好的恢复效果[4]。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健康信念教育模式引导下,观察组患者中能够遵医用药、遵医复查、遵医锻炼、及时反映的占比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采取该模式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护理可以增强患者的遵医行为。在健康信念教育护理中,引导患者不断去认识自身存在或者潜在的健康问题、主动了解疾病对自身健康所造成的影响,能够使患者深入了解自身疾病对自己健康、家庭、社会所造成的影响,坚定其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信念,从而能够提高其护理依从性,逐渐改善其遵医行为[5]。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在掌握健康知识、合理饮食、心理调节、主动配合上有所提高,其中观察组患者的评分提高幅度较大(P<0.05)。这说明采取健康信念教育模式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护理,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让患者科学、有针对性地纠正不良生活习惯,并加强锻炼,引导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采取健康行为,促进其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从而能够在饮食、心理调节等方面有所提升[6]。开展以脑梗死偏瘫为主题的病友交流会,邀请曾接受过该治疗和护理并逐渐康复的脑梗死偏瘫患者交流心得,可以使患者从别人的康复经历中吸取经验,并在相互间获得理解与支持,从而转变其以往的消极观念,帮助其不断调整自身管理能力[7-8]。

猜你喜欢
偏瘫脑梗死信念
膈肌训练在脑卒中中促进偏瘫康复恢复中的应用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痉挛型偏瘫患儿注意力与运动功能的相关性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DWI联合DTI技术对早期脑梗死缺血半暗带的评估价值
有一种信念,叫“中国红”
为了信念
探讨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
冠军赛鸽的信念(上)
围墙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