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水师营满族镇文化旅游开发途径

2021-11-21 07:21孙长伟黄志强
当代旅游 2021年6期
关键词:齐齐哈尔市齐齐哈尔满族

张 赢 孙长伟 黄志强

齐齐哈尔大学文学与历史文化学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引言

黑龙江省作为多民族文化汇聚、散杂居共处的边疆省份,是我国满族历史文化遗存较为完备和典型的地区,满族作为黑龙江省10个世居少数民族之一,人口超过10万,其中满族乡镇24个,尤其是黑龙江省西部齐齐哈尔市富裕县满达柯友谊乡三家子村、富裕县塔哈满族达斡尔族乡、铁锋区扎龙镇、昂昂溪区水师营满族镇、泰来县依布气满族村等地的满族历史文化遗存的丰富性和典型性,引起国内外学者、新闻媒体和地方政府的高度关注。齐齐哈尔市丰富的满族历史、习俗、语言、文化,在为学术研究提供丰富的样本素材的同时,也为文化旅游的开发奠定了资源基础,更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促使地方政府深入思考如何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及开发,才能强镇富民,使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旅游开发相互兼顾,相得益彰[1]。

近年来,水师营满族镇党委镇政府在发掘满族历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也在积极探索文化旅游开发、特色村寨建设的新路。在注重发挥地理区域优势的同时,深入挖掘满族历史文化资源,提升文化品位,增强地域竞争力,提升旅游特质内涵,打造富于满族文化特色的区域旅游品牌。

一 水师营满族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水师营满族镇是齐齐哈尔市唯一的满族镇,满族人口占总人口31.5%,满族历史文化资源富集,以抵御外敌侵略驻边永戍,进行屯垦形成的军事重镇而闻名遐迩。水师营满族镇有第四纪冰川后期猛犸象的遗址,更有7500年史前文化,尤其是满族文化资源丰富,清朝康熙十三年(1674年),清朝为加强我国北部边防,设立了黑龙江最早的水师营——齐齐哈尔水师营,今日的水师营镇因此而得名,距今已有346年的历史。

基于“文化产业开发也好,旅游发展也好,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使生存在特定区域的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的观念。水师营满族镇政府格外重视对满族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把这项工作提高到发展地方经济与文化的战略高度。政府成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主导者、教育者和践行者,也采取设立满族文化开发办公室等多种方式促进满族文化遗产的开发,使水师营满族镇无论是旅游经济,还是满族文化建设,无论是地方文化建设,还是满族语言文化传承等各项工作都有序推进,各项事业都呈现出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为发展文化旅游奠定了良好基础[2]。

水师营满族镇距齐齐哈尔市中心城区10公里,距齐齐哈尔飞机场5公里,距齐齐哈尔火车站9公里,距齐齐哈尔市高铁南站3.2公里,距扎龙国家自然保护区20公里,地处齐齐哈尔市民航机场、水师森林温泉度假区、扎龙自然保护区南部旅游环线的重要节点。镇内的水师森林温泉度假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11国道、省道齐杜公路和齐齐哈尔市南外环路贯穿境内,并有111国道水师营收费站,周边有大齐、齐甘、齐泰等多条高速公路与省内外主要城市联通,具有发展文化旅游的极好的交通优势。

二 水师营满族文化旅游开发路径

昂昂溪区水师营镇是齐齐哈尔市畜牧业基地之一。1993年被国家林业部列为全国22个治沙试验示范基地之一,1994年被国家计委列为百个农村小城镇建设试点单位,2000年被国家体改委列为国家级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2005年被评为黑龙江省省级文明镇。全镇总面积112平方公里,辖水师营村、衙门满族村、崔门村、小阿拉街满族村、平房村、巴虎村等6个行政村,其中两个满族村。从区位优势看,具有发展满族文化旅游的历史、资源、地理和区位优势[3]。

(一)依托水师营历史,弘扬黑龙江水师精神

齐齐哈尔水师营是黑龙江省历史上最早的水军,它的建立保障了雅克萨战争的胜利,它的驻防永戍直接促使齐齐哈尔的建城。齐齐哈尔水师营抗击侵略的历史已成为齐齐哈尔市厚重的历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见证。齐齐哈尔水师营历史陈列馆的建设也已逐步推进,水师文化场馆设施的建设完善将在齐齐哈尔市历史文化传承,文化风貌展示,水师营历史呈现,水师精神弘扬,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等方面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发掘崔门村历史,开展满族历史文化研究

水师营满族镇崔门村位于水师营满族镇西南,距镇区6公里,土地肥沃,林荫繁茂,民风淳朴。该村是全国文明村,是齐齐哈尔市崔家最早的聚集地。清代户部尚书阿尔赛和黑龙江将军达桂都来自这个村,村内有“崔家梅伦屯公中仝立”字样的石碑,系清代仝姓公中佐领所立。2016年秋季发现的“清故显世始祖崔尚才”墓碑,引起了齐齐哈尔市文物管理部门及清史研究专家的高度重视。崔尚才是康熙年间崔家随吉林水师营到卜奎的始祖,其弟崔尚信是水师营佐领,其侄崔枝藩是墨尔根笔帖式(其坟茔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侄崔枝禄(阿尔赛)是户部尚书,其孙崔宾(格三泰)是卜奎水师营总管,崔尚才的嫡派子孙至今仍在崔门村生活[4]。

(三)依托鄂乐欢古城,建设古城遗址景点

崔门村历史悠久,有400余年的历史,明朝至民国期间,有梅楞屯、崔家梅哷恩屯、崔家梅伦屯等地名称谓。在崔门村西北村口,保存有200余米的鄂勒欢古城城墙,其中近百米城墙还有1米左右的高度,其余是几百米的墙基,还有几十棵百年古榆沿古城城基整齐排列。崔门村的古树、石碑、古城遗址以及有关鄂勒欢古城的美丽传说,使这个村充满了无穷的魅力。该古城遗址现为齐齐哈尔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鄂勒欢古城墙是齐齐哈尔市悠久历史的见证,通过对鄂勒欢古城墙遗址等进行整体保护性开发,带动文化旅游开发,增加农民收入,加快乡村振兴已经成为昂昂溪区水师营满族镇镇党委镇政府付诸实施的重大规划,通过发掘和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能够彰显满族镇的厚重底蕴,以旅助农、以旅富农、以旅兴农[5]。

(四)依托满族民俗,打造特色餐饮文化

水师营满族镇衙门村坐落在齐齐哈尔市区南9公里,西临齐齐哈尔民航机场,东临水师森林温泉度假村,距111国道1公里,齐齐哈尔南环公路穿村而过。全村共有1150人,325户,满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3%。衙门村是齐齐哈尔市著名的满族村,满族历史文化资源富集。

2013年建设的秀丽山庄是衙门村的农村休闲旅游景区,是齐齐哈尔市有名的有机蔬菜生产基地。庄园占地50亩,年接待游客5000人。建有温室10栋,种植了黄桃、番茄、辣椒、毛葱及各种有机蔬菜,配套建设了瓜廊一个,接待室4个,鱼塘1个,现为黑龙江省园艺分院蔬菜试验基地。

2015年建设的衙门满族风情园是集满族民俗体验、满族餐饮、住宿、垂钓、果蔬采摘、棋牌、KTV、户外烧烤、白领拓展、露营于一体的农家乐式休闲度假农庄。现有满族菜肴100余道,其中,有满族八大碗、蒸鹿尾儿、满族福肉、溜肝尖、白肉血肠等经典满族招牌菜20余道。饮食主打满族特色,深受各地游客欢迎。实现了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传统村落培育成传统文明和现代旅游有机结合的特色村庄的目标[6]。

猜你喜欢
齐齐哈尔市齐齐哈尔满族
浅谈呼和浩特市满族文化
The benefits and drawbacks of AI
嫩水龙沙
鹤之灵
动词的时态中考高频考点练习题
物理电功率专题练习
王荣才·收藏·
满族风俗图谱(民间信仰)
“尼山学”的出现与展开
达斡尔族与兴建齐齐哈尔城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