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问题探究

2021-11-21 07:21
当代旅游 2021年6期
关键词:人才旅游管理

种 珊

中国海洋大学,山东青岛 266100

引言

乡村休闲旅游是当今旅游发展的主旋律之一,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我国乡村休闲旅游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据统计,2019年我国乡村休闲旅游业接待游客33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8500亿元。在国家大力提倡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非常契合“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主题。但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乡村休闲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亟需政府下大气力解决完善,为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一 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意义

我国是农业大国,乡村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在当前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重要节点,党中央审时度势,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正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从广义上看,乡村休闲旅游是一种综合乡村自然风光及资源,农业生产和传统文化,配置一系列服务和体验乡村民俗生活等相结合的休闲旅游方式[1]。全国各地的发展实践证明,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既可以充分挖掘农村资源,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将旅游、休闲和教育等功能有机结合,产生良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还能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餐饮、住宿、商业及其他服务业的发展,进一步丰富居民的文化娱乐生活,让农民脱贫致富,逐步改善生活。另外,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可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吸引城市居民体验乡村生活,增强城市居民对农村的认识和支持,从而调整当地城乡发展经济结构和层次,实现共同繁荣。近年来,我国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无论在其发展模式、发展特色还是在发展规划、发展成果等方面都取得了瞩目成就,为今后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升级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

二 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投入不足,缺乏顶层设计

乡村休闲旅游发展区域大多在郊区和农村地区,很多是经济发展落后的地方。由于政府重视程度和相关资金投入的制约,一方面导致很多乡村休闲旅游项目缺乏顶层设计和合理规划,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形象、发展战略以及发展布局、发展目标不明确,使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与其初衷和目标出现较大偏差,远远达不到预期;另一方面,乡村与城镇相比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甚至发展旅游所需的基本交通和住宿条件都不满足,如果在基础设施建设和软硬件服务方面缺乏资金支持,不仅影响景区发展的活力和前景,也难以给游客留下良好的旅游体验,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缺乏创新,产品同质化严重

在全国各地争相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大背景下,若想从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创新思维能力。从目前情况来看,各地旅游生态产品的同质化现象严重,乡村休闲旅游和传统大众旅游市场基本雷同,各旅游项目板块之间定位也相对模糊,产品同质化问题突出。首先,我国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创新不足,各个地区对乡村休闲旅游的理解仅限于山水自然风光或农家田地等,产品开发也过于单一。其次,许多地区的乡村休闲旅游只停留在普通旅游层面,对于乡村休闲旅游的文化内涵没有进行充分深入的挖掘和利用。旅游者对于旅游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对田园自然风光的欣赏,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需求,但当地却难以提供叫得响的特色化品牌。

(三)人才缺失,管理理念落后

各地乡村休闲旅游经营管理人才数量不足,乡村休闲旅游从业人员也很难接受到系统有效的培训,旅游专业人才的缺失正严重制约着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目前,许多农村景区由村干部或当地农民管理,缺乏专业的旅游管理知识和经验。乡村休闲旅游的迅速发展与经营管理人员相对落后的知识水平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相关领域的立法和监管也处于空白状态,导致景区管理理念落后,服务意识差。乡村休闲旅游逐步进入轻管理、低质量、低收入的恶性循环,很多景区基本靠自然散客维持经营,这也严重制约了现代中国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3]。

三 我国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发展对策

(一)加强顶层设计和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既要考虑当前,更要兼顾长远。政府一方面应该因地制宜,做好统筹规划,依托本地不同的自然资源、历史文化和发展趋势等加以开发,使旅游产品与农业产业衔接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乡村旅游产业链,从而推动农业三产的融合[4]。另外,旅游相关基础设施的改善和加强是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必要支撑,政府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同时还应重视对旅游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加强乡村水利水电、交通设施、餐饮住宿、医疗卫生、景区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干净整洁、舒适宜游的景区环境。财力紧张的地区可以探索利用社会化融资经营和农村合作社领办等融资形式,争取社会资金、企业资金等的支持,实现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和农民、企业收益增长之间的双赢。

(二)创新打造乡村休闲旅游特色品牌

为避免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同质化,在体现该地区乡村休闲旅游特色的同时,也应形成鲜明独特的品牌。一是走个性化发展路线,不要一味的迎合大众需求而人云亦云,做好顶层设计和产品更新,深入挖掘、宣传自身产品的特色之处,吸引目标客户的关注和青睐,最终实现业务发展和产品特色的双赢局面。二是在推广乡村休闲旅游产品的过程中,应制定多元化的销售策略,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推出新产品,引导尝试将新颖动感的体验活动融入静态的乡村休闲景观中,有效增强新事物的体验感,更好的展现乡村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三是为了促进乡村休闲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有必要针对不同消费等级的游客“区别对待”,为不同需求的游客提供不同层次的旅游服务产品,保障旅客的个性化需求[5]。

(三)强化旅游管理人才引进和培养

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人才是关键。要坚持旅游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与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自主培养与招才引智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一是注重优秀旅游管理人才的引进。要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按照景区需要积极从旅游院校、科研机构及旅游企业引进旅游高层次人才,充实景区管理人才队伍。二是加强旅游管理从业人员的培训。通过建设旅游管理人才培养基地,以定向委培、按需供应的方式,开办与本地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相适应的专题培训班,提升旅游管理从业人员理论素养和工作能力。三是做好旅游管理人才的激励。在保障旅游管理人才基本生活和工作待遇的同时,重视对旅游管理人才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以激励其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实现旅游管理人才扩规模、提质量,为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夯实基础[6]。

四 结语

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到今天,不再是一种简单的经济活动,而是通过农旅融合,发展成为一种兼顾物质生产和精神层面的休闲活动。尽管当前我国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还面临着资金、人才和产品创新等方面的制约,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政府加强重视,做好顶层设计,一定能做好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这篇文章,进而推动欠发达、开发不足的乡村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使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成为当地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金杠杆”,加快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人才旅游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人才云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旅游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毛遂自荐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