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沙湾青少年研学旅游发展探究

2021-11-21 07:21刘瑶瑶杨晓宇
当代旅游 2021年6期
关键词:沙湾文旅研学

刘瑶瑶 杨晓宇

乐山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乐山 614004

一 问题的提出

自2013年以来,国务院、教育部陆续出台多个指导性政策文件,大力鼓励与推动国内研学旅游市场的发展,为青少年研学旅游提供必备的政策支持与保障,确保研学旅游的制度化和规范化。2016年,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出台《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明确要求“把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研学旅行已经成为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我国素质教育改革一个有效的突破口[1]。

近些年来,青少年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型教育模式,迅速在国内掀起一阵浪潮。研学旅行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研学旅行中,青少年不仅可以学习到课堂内、书本上无法获知的知识,还可以在旅行中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新时代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青少年研学旅行作为一种新兴教育旅游产业,将教育行业与旅游行业完美融合在一起,不仅丰富了传统教育的手段,突破了传统教育的固有模式,而且对推动我国旅游产业的良性发展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沙湾隶属四川省乐山市,位于四川盆地的西南边缘,全境处于大凉山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沙湾是我国文化巨匠郭沫若的故乡,是乐山“名山、名佛、名人、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故有“亿年峨眉、千年大佛、百年沫若”之称。漫长的历史长河为沙湾留下了许多灿烂而宝贵的文化。如此种类繁多、类型丰富、地域特色鲜明的文旅资源为沙湾开展青少年研学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沙湾应顺应国内旅游业发展的新态势,依托自身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以青少年研学旅游为抓手,整合文旅资源,推动全域化旅游向纵深方向发展。

二 沙湾开展研学旅游的优势

沙湾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境内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数量众多,文化特色鲜明,具有很强的研学价值和旅游吸引力,在沙湾区开展青少年研学旅游具有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2]。

一是自然区位优越。沙湾区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陲,大渡河下游、大小凉山与四川盆地过渡地带。沙湾城区距乐山大佛38公里,距峨眉山26公里,与乐山大佛和峨眉山呈“三角形”。峨眉山、乐山大佛与沙湾共同构成乐山旅游“金三角”环线。沙湾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境内大渡河和沫溪河水系交织,形成“一坝二丘七分山”;峨眉四座山,三座在沙湾,二峨山、三峨山、四峨山绵延40多公里。沙湾有山有水有文化,在青少年研学旅游开发中,自然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二是文旅资源丰富。沙湾境内文旅资源类型多样,既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郭沫若故居这种优质的人文景观资源;也有国家级森林公园美女峰、大渡河国家级生态湿地公园等多个自然景观资源;还有铜河号子、铜河花鼓、铜河山歌等民俗文化资源[3]。这些具有地方特色和人文底蕴的文旅资源为青少年研学旅游提供必备的先决条件。

三是交通设施便利。旅游目的地交通便利与否是影响旅游者最终决策的重要因素。沙湾境内成昆铁路、省道103线穿越全境。城区距成乐、成雅高速公路入口仅24公里。随着成贵铁路、成绵乐城际铁路、连乐铁路、乐沙城际生态大道、井沙联网畅通工程乐沙大道、乐汉高速以及岷江航电的建设和开发,沙湾区外部交通条件将得到进一步地改善和提升。日益完善的交通设施为沙湾区发展青少年研学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四是配套设施完善。近几年来,沙湾区坚持“文旅兴区、工业强区”的发展主线,构建“一核双廊”的文旅发展总体格局,大力发展特色文旅产业,力争将沙湾打造成一个全域旅游示范区。随着郭沫若故居景区打造升级、美女峰景区开发建设、“乐水小镇”开发、山水世界、绿岛水城、安谷电站库区打造等项目的推进,越来越多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建成运营,沙湾旅游配套设施日趋完备,文旅经济发展优势逐步显现。

三 沙湾开展研学旅游的建议

(一)加大硬件设施的建设与投入,积极为沙湾研学旅游发展创设条件

建设研学基地首要任务就是摸清家底,整体统筹,合理规划。在沙湾类型丰富的文旅资源中,精选出适合青少年研学旅游的文化资源,并紧紧围绕这些资源打造出有沙湾特色的研学基地[4]。其二,根据不同学段青少年的心理特点、认知程度、知识背景,结合自身资源特点,有针对性地研发不同年龄层次、与学校教育内容衔接的研学旅游实践课程。其三,要促进区域联动,联合区域内文化馆、图书馆、美术馆、展览馆、博览园、纪念馆等公益服务主体,实现资源共享,个性化制定研学旅行主题,打造精品研学旅行路线。最后,加大对研学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为研学基地的建设与运营提供保障。

(二)重点打造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沙湾青少年研学品牌

一是突显地方特色,打造“旅游+沫若文化”青少年研学旅游品牌。沙湾是我国文化巨匠郭沫若的故乡,围绕“沫若文化”打造属于沙湾的青少年研学品牌必将具有很强市场竞争力。

二是利用工业文化资源,开发“旅游+工业”青少年研学旅游品牌。沙湾应深入挖掘工业文化内涵,规划建设水电博物馆、钢铁博物馆、工业创意基地等一批工业旅游景点,并将其融入到青少年研学旅游品牌中。三是结合乡村文化旅游,开发“旅游+农业”青少年研学品牌。沙湾应通过实施“世外花乡”“山水世界”“烟雨荷乡”等一批现代农业产业融合项目开发青少年研学品牌。

三是依托沙湾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打造“旅游+生态”青少年研学品牌。沙湾自然生态景观数量众多,资源丰富。立足这些优质的研学资源,选择互动体验好、审美价值高、教育意义大的自然生态景观作为研学基地,塑造生态旅游研学的品牌。

(三)丰富研学主题,提升沙湾研学旅游的吸引力

青少年研学旅游的核心就是“学”与“游”的完美融合。它不同于学校常规举行的各种春游、秋游等纯休闲旅游活动,研学旅游本质上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育实践活动。如在沙湾研学旅行中可以开发“致敬郭沫若”“寻找少年沫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水是怎样发电的”等知识探索类研学项目;还可以开发“一场与郭沫若的邂逅”“与少年沫若一同成长”“对话郭沫若”“我是小小科学家”等互动类研学项目;也可以开发“探索大自然奥秘”“感受农耕文化”“寻找民俗文化”等主题教育类研学项目。主题丰富、形式多样研学项目能够吸引越来越多青少年参与到研学活动中,进一步扩大沙湾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塑造研学旅游产品品牌

一方面要根据青少年不同年龄层次、心理特点、审美要求开发不同类型的研学旅游产品[5]。如围绕沙湾沫若文化资源,开发“少年沫若读物”“沫若私房菜”等系列旅游产品。另一方面,加强研学旅游产品营销宣传,强化产品的教育性和体验性。沙湾应该建设专门“沙湾研学旅游网站”,并成立“沙湾研学旅游问询及产品咨询中心”,展开网络营销,提高研学旅游产品的曝光率,增强产品的吸引力,提高业内影响力和知名度。

(五)培养研学旅游专业人才

为确保青少年研学旅游质量,必须强化对旅游专门性人才的培养和储备。根据不同研学主题设计的需要,有针对性开展各类培训,优化讲解人员、服务人员及安保人员的知识结构,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旅游、会沟通的全方位专业人才,为沙湾青少年研学旅行提供优质服务,提升沙湾研学旅游的整体品质[6]。

猜你喜欢
沙湾文旅研学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齐鲁大地上的文旅盛宴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快乐研学之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广州市番禺区沙湾德贤小学作品集
广州市番禺区沙湾德贤小学作品集1
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龙岐螺阳小学作品集
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龙岐螺阳小学作品集1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