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云舍传统村落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探讨

2021-11-21 07:21徐小茜
当代旅游 2021年6期
关键词:梵净山土家村落

徐小茜 胡 进 袁 瑞

1.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铜仁 554300;2.铜仁市万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贵州铜仁 554300

一 江口县云舍村概况

江口县太平土家族苗族乡云舍村距江口县城7公里,距梵净山南山门23公里,全村总面积4平方公里[1]。被誉为“中国土家第一村”的云舍古村坐落于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自然遗产地梵净山下,云舍村山川纵横,山明水秀,潺潺的太平河像一条玉带环挂于村间。村民住宅依山傍水而建,村落肌理、空间格局、巷道尺度等都印证了土家先民繁衍生息的悠久历史。

二 村落旅游资源SWOT分析

本文分析云舍村旅游资源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与威胁(threats),通过旅游资源分析得出旅游地的现状情况,在后续的开发建设中更好地实施开发保护策略,服务乡村建设,助力乡村振兴。

(一)优势

区位优势:云舍村位于湘、渝、鄂三省交界的黔东北边区的铜仁市江口县,距离铜仁市江口县城7公里,区域内有杭瑞高速和梵净山环路经过,再加上云舍村位于梵净山太平河风景名胜区旅游环线上,江口县城直接有公交专线到达云舍村村口,交通十分便捷,区位优势明显,距离梵净山5A级景区也只有10分钟的车程。

资源优势:一是云舍村物质资源与非物质资源丰富,人文历史悠久,这里有被誉为“中国戏剧水利化石”的傩戏文化、有悠扬的山歌、有独特的婚嫁习俗、有参与性极强的摆手舞、金钱杆等;还有蔡伦的土法造纸、唐代的水排作坊、明末清初的“筒子屋”建筑、形似迷宫四通八达的石板巷等[2];二是云舍村是一个集山水林田于一体的中国传统古村落,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自然资源独特,有神龙潭、龙塘河、仙人洞等景观资源,村域自然风光秀丽,水清、岸绿、景美;三是旅游发展起点高,古村落旅游环线上有梵净山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加上国际抹茶文化节的影响,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支持等,这些都为云舍发展乡村旅游带来了新的契机,给云舍发展乡村旅游进行了免费的宣传。

(二)劣势

随着全国旅游业的发展,游客数量逐年增加,但凡有一点文化特色和自然资源特色的村落也纷纷开始发展乡村旅游,游客可以选择的旅游地也随之增加;云舍村作为中国土家第一村,在村落绿化环境上也应该有自己的独特性。通过实地参观走访发现村落在进行景观营造的时候较少提炼土家独有的民族文化特色运用到现代景观设计中,村落大多数院落都是封闭围合的,较少有这种景观的营造,街景景观缺乏土家独有的地域文化特色。

(三)机会

云舍村是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国家旅游局和贵州旅游局对口帮扶点,再加上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影响,给云舍村发展乡村旅游带来了新的契机,同时发展乡村旅游也能够吸引周边如凤凰、重庆等地区的客源市场,为周边游客自驾游提供了旅游地,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3]。

(四)威胁

在梵净山太平河风景名胜区这条旅游环线上,类似云舍这样的以开发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和观赏自然风光为主的村落还有梵净山脚下的寨沙侗寨,此外,铜仁周边有历史文化底蕴的还有苗王城、凤凰古城等比较著名的旅游景点,因为环线上旅游景点众多,可供游客选择的旅游地就很多,所以旅游发展的威胁也随之而来,所以云舍无论在交通区位、品牌宣传、配套设施上都存在巨大的市场竞争和挑战。

三 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对策

(一)学习法律法规,依法保护

对于我国目前现有和现行的《文物保护法》或者针对古村落保护的法律法规,涵盖和适应传统村落及其文化的保护的,要组织进行充分的学习。结合云舍村的实际情况,可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深入的学习。把相关法律法规作为物质空间日常管理与保护的依据,成为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与历史环境要素等修缮活动提供指导,以保证各类修缮项目有法可依。

(二)加强宣传力度

村域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是村落发展观光旅游的基础,整个过程环节都离不开村民的参与。所以在开发和保护过程中要加强对村民的培训,赋予其使命感传承文化,要知道对古老文化的传承不只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每个村民的使命,要让村民清醒地认识到村落保护与发展和自己的关系,自己不是旁观者,而是村落资源保护的践行者,要倡导和鼓励所有村民都参与到这场保护的行列中来,这是每个村民的任务。要充分利用各种舆论手段,加强宣传,提高村民传承文化的保护意识;要充分利用村内的活动室、宣传橱窗、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展示窗口向外展示和传播土家优秀传统文化,如土家服饰文化、饮食文化、节庆文化等,让土家文化得到传承,让游客真正了解这个民族历史;还可以利用一些外出学习机会,组织相关人员到其他有特色的古村落进行参观考察学习,学习了解一些好的经验做法,互相借鉴共同进步。通过宣传激发青少年热爱传统文化发扬传统文化的热情,学习保护知识,为云舍村的保护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通过宣传手册等方式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的普及,增强民众保护意识。

(三)规范管理职能

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针对旅游的开发,要明确旅游、环卫、城管、消防等主管部门的职责,对于村落内基础设施、街巷空间设施、公共绿化环境、遗产展示利用以及环卫设施的控制引导和维护管理工作都要做好协调,必须明晰职责、协同作战,使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各级管理人员要分工明确,职责分明,坚决杜绝权限不明,责任不太懂的“推着干”现象,在编制村规民约时,可以将各级管理职能的责任编写进去,以保证云舍村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创建品牌,突出特色

一个有故事的乡村,有品牌有文化的乡村才能让人记忆长久,当前国家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在这个旅游发展大背景下,云舍村的旅游项目应突出本地民俗文化特色,打响文化旅游牌,要重视挖掘当地土家文化资源,如土家文字、服饰、建筑等在旅游景观中的运用,让土家文化通过游客观光宣传出去,所以在开发建设时要打破传统格局,要避免资源同质化的危险,旅游开发要跳出传统思维格局,所以需要充分挖掘当地人文资源开发旅游产品,让土家文化深入人心[4]。

(五)重视生态环境保护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云舍村自然资源丰富,绿量高,山清水秀,集山水林田于一体,在进行旅游资源开发中要保护好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要控制游人容量,做好评估,不能走先开发,后治理的道路,要加强环境的监管制度,要重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5]。

四 结语

在实施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战略背景下,一方面,传统村落发展旅游对振兴乡村有推进作用,能够提高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带动第一、第三产业的发展,提高生活幸福指数,让深居大山的传统村落焕发生机;另一方面,旅游开发建设过程如果处理不当则会适得其反,会造成旅游产品同质化,甚至会让历史村落仅仅成为历史,一去不复返,在市场经济中逐渐丧失自身的文化魅力。所以要在传统村落发展旅游中找到保护与发展的平衡点,在保护前提下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实现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双赢,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地方产业[6]。

猜你喜欢
梵净山土家村落
大自然的魅力:贵州梵净山
传播与传承:全媒体视域下的土家“啰儿调”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小学课间操跳“土家花灯戏”
明清两朝地方文献辑录的土家语词汇分析
世界只有一座梵净山
贵州梵净山申遗成功
铜仁:“世界公园梵净山”登陆美国纽约时代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