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探析

2021-11-21 07:21任大欣
当代旅游 2021年6期
关键词:修学城市居民农家

任大欣

山东工商学院,山东烟台 264005

引言

近年,乡村旅游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在满足城市居民需求, 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保护和传承农村传统文化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日本乡村旅游起步较早,发展初期得益于政府各项政策的支持,随后日本各地农村居民开始利用当地特色资源积极发展民宿、研学旅行等具有日本特色的乡村旅游。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日本农村不仅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在改善日本农村荒芜化问题、合理利用农村劳动力等方面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 日本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

(一)农家餐厅为主的休闲型

日本人工成本比较高,很多饭店提供的饮食多是机器加工的半成品。与此相对,纯手工烹制的饭菜虽然价格相对较高但颇有人气,农家餐厅的出现恰恰满足了这一要求。一般的农家餐厅都是选择当地特有的自家种植的蔬菜瓜果,以当地特色的烹制方法制成的乡土菜为主,被称为“农家母亲的味道(日语:お母さんの味)”。很多城市居民在闲暇时间驱车到农家餐厅去享受这种服务,在往返的路上可去温泉或者其他旅游设施进行休闲娱乐活动。为此,日本农林水产省专门调查和公布了日本各地的乡土料理,为城市居民的出行提供了参考信息。通过利用农家餐厅,很多城市居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膳食平衡,在日常的饮食中会更多的摄入蔬菜、水果而达到营养健康的目的;而农产品经过加工变成饭菜或者其他可以贩卖的商品,如果汁、果酱等等,可产生比较高的附加价值,提高了农民收入[1]。

(二)农家民宿为主的度假型

日本乡村旅游中能够提供住宿的多为农家民宿,其最初发展的目的是为了吸引城市居民到农村体验农村生活,促进城乡交流。日本农林水产省也在积极地推动农家民宿的设置,并在2007-2009年进行了日本百家民宿评选活动[1]。日本农村人口的减少,让居民有了空余的房子并按照乡村旅游的相关法律进行改装、接待游客。农家民宿提供的晚餐和第二天的早餐,均由农家妇女利用当地的新鲜素材烹饪而成,成为了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之一。一般情况下,民宿经营者会和游客一起食用晚餐,在餐桌上的交流促使城市居民对农村生活有更多了解,唤起城市居民重游乡村的兴趣。在此过程中,游客因为和农家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而建立了淳朴的感情,所以有的客人会多次到同一户农家住宿,就好像在某个农村多了一家亲戚一样;而农家对待客人也不像是传统的日本服务业中提到的“对待客人应该如同上帝”一般,而是把客人当作家庭的一员,使其感受到日本传统农村家庭的温暖[2]。

(三)道路驿站为主的购物型

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日本城市和农村间的差别变小,而在中国常见的农贸市场在日本较为罕见,居民多在超市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现代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的提倡促使更多人选择新的生活方式,而减少长途运输对于环保节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日本地产地销应运而生。具体的表现为,在日本几乎所有的市级别的行政区之内都设置了道路驿站,专门贩卖当地农民生产的新鲜蔬菜、瓜果和其他本地产的农产品。道路驿站贩卖的产品多为当地生产的农产品,减少了运输距离和中间商的利润,所以很多城市居民在购买食材的时候会首选道路驿站。每个地区的道路驿站均有所不同,但均会贩卖当地特色的产品。城市居民在此购物时,会通过各种方式接触到农村的相关事情,开始对农村生活倍感兴趣,继而开始农村旅游,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发展[3]。

(四)修学旅行为主的教育型

日本的学校每年定期举行修学旅行,因此,组织学生到乡村的旅行比较常见。通过此种方式,提高学生对农村农业的兴趣并能学习到课堂外的很多知识,而被称为“农村教育”。雷鸣等论述过,这样做的目的不仅让学生们都有亲自体验农业劳动的机会,更好的掌握科学知识和增进对农艺的了解,并能亲身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根据对有过修学旅行经验的成年人进行的电话调查中得知,很多人结婚生子之后也会鼓励自己的孩子去参加这种修学旅行以让孩子体会食物的来之不易和农业的重要性。每次参加修学旅行的学生人数较多,年龄偏低,所以对乡村旅游目的地和农村居民、接待设施的要求比较多,这也是日本乡村旅游发展的课题之一[4]。

(五)体验为主的学习型

日本很多地区开展乡村旅游时,均会根据地区特色进行多种体验活动。通过这种实际的操作活动,很多城市居民开始体会到农业艰辛,从而学会珍惜农民的劳动成果。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机械化进程,很多传统的手工作业逐渐地淡出历史舞台。而为了招揽游客,日本很多地区开始重新深挖传统文化,并创建体验项目让游客能够亲身体会。例如,日本传统面食—乌冬面条的制作,如今乌冬面在日本多是机器制作,而为了开展乡村旅游的体验活动,很多地区重新发掘乡土文化开始手工制作乌冬面条。游客也可以体验如何制作乌冬面,并且可以品尝到自己亲手制作的面条。这种以各种体验为主的活动,老幼皆宜且让游客愉悦身心的同时,可以学习到当地的特色文化,颇受欢迎[5]。

(六)农村风光为主的观光型

日本农村大多风光秀丽、山清水秀但又个性迥异,保留了历史建筑、层叠梯田、浓郁的乡土气息,同时拥有便利的基础设施而吸引了大批的城市居民。在观光过程中,也会伴随着一系列的食住行游购娱等活动,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意义。

以上六个方面只是针对乡村旅游为主要目的进行的发展模式的分类,但乡村旅游作为食住行游购娱的复合体,包括了各种各样的消费过程,如去农家民宿住宿时也可能会伴有各种体验,利用农家餐厅的服务等等,所以在实际分析日本乡村旅游时需要综合考虑[6]。

二 日本乡村旅游的启示

我国是农业大国,各种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多彩,乡村旅游发展较快且有各种国家措施作为保障,适当借鉴他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对于促进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很重要。以下从微观的角度论述在那些方面中国需要借鉴日本乡村旅游的经验。

第一,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资源。我国地域广阔各地风景迥异,适合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各不相同,但在看到乡村旅游能够带来农村的发展之后,很多地区都是一窝蜂的上项目、开发乡村旅游,以致乡村旅游不能持续发展。所以应该针对当地资源因地制宜并考察客源市场之后再进行乡村旅游建设。

第二,建立管理组织机构。日本在发展乡村旅游时,起着关键作用的是专门的乡村旅游研究会、乡村旅游民间组织等,以制定乡村旅游发展策略、培养乡村旅游人才、联系外部媒体、开展国际交流、和政府部门的沟通等等。类似的管理机构扎根于农村,熟悉当地特色而且随着当地乡村旅游的发展,一直在进行自身革新,是促进当地乡村旅游的重要组织。中国农村都设有村民委员会,可以在借鉴日本的经验基础上,根据村内实际发展乡村旅游。

第三,增强乡村旅游的教育效果,大力开展修学旅行。作为教育机关的乡村旅游在国内尚且罕见。日本的乡村旅游起着教育学生、当地农民和外来学习参观者的作用,特别是对学生而言。出生和成长在大城市的现代学生已经纯粹地脱离了农业,通过乡村旅游了解农业、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可以学到课堂之外的知识。年青的一代是中国的未来,他们承担着建设祖国和教育下一代的任务,所以接受这方面的教育对他们的成长非常有利。

三 结语

每个国家国情不同,所以乡村旅游的发展路径截然不同。我国在借鉴外国经验时不能生搬硬套,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灵活利用方可。

猜你喜欢
修学城市居民农家
基于轨迹数据的城市居民出行活动规律提取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对城市居民行为影响的效果
西江月·农家早春
看咱农家这丰收节
农家旅社半夜惊魂
农家望晴
修学之旅愈行愈热(下)
日本的修学旅行:举社会之力打造安全行走中的“必修课”
我国城市居民消费支出的因子分析
韩国的修学旅行是什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