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博物馆旅游开发路径

2021-11-21 07:21杜文霞
当代旅游 2021年6期
关键词:洛阳市洛阳博物馆

杜文霞

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洛阳 471000

引言

洛阳市博物馆多达70多座,博物馆免费开放,都没有刺激到旅游者对博物馆的参观热情,博物馆没有成为文化宣传的窗口,必须对现有的博物馆进行规划整合和有效开发。

一 洛阳市博物馆发展现状

洛阳文化不同于中国其他区域性文化,在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占有极为重要地位。悠久的建都史积淀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为当今洛阳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洛阳市内博物馆数量增长速度居于河南省同级城市的前茅,博物馆的人均拥有量甚至超出全国平均水平。洛阳市70多家博物馆中,国家一级博物馆1家:洛阳博物馆;国家二级博物馆3家:洛阳古代艺术博物馆、新安县千唐志斋博物馆、洛阳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国家三级博物馆3家:洛阳民俗博物馆、洛八办纪念馆、偃师商城博物馆。从博物馆办馆主体来看,洛阳市的博物馆主要有文物系统的公立博物馆、国有企业的行业博物馆、私立博物馆,从总体上来看洛阳市博物馆形成了以公立博物馆为主,以私立博物馆为辅的格局。

二 洛阳市博物馆旅游发展SWOT分析

(一)优势

一是博物馆众多,馆藏丰富。据统计,截至2016年10月底,洛阳市拥有的博物馆数量达到61座,洛阳地区总人口与博物馆的比例达到11.4万:1,远超国际上20万:1的水平。大部分博物馆分布在洛阳市城区,不同辖区分布的博物馆数量也不均衡,博物馆分布数量最多的是老城区,达到1.6万:1,远超其他区域。洛阳市各类博物馆收藏了洛阳地区的各类珍贵文物,上自史前,下迄明清,馆藏文物 40万余件,展出文物1.1万余件,从一定意义上说,洛阳博物馆群体就是一部中国史的缩影。

二是博物馆集中连片分布,交通区位明显,容易成为核心吸引物。洛阳市发展旅游的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不管是外部的大交通还是洛阳市区内的交通都非常畅通。洛阳市博物馆大小70多个,80%以上的博物馆分布在洛阳市区之内,呈集中连片分布的状态,有些博物馆基本上位置相邻的,且位于旅游景区附近。这种分布上的集中性为博物馆游客引流奠定了极大的优势。博物馆地方文化特性明显,能够极大调动游客的旅游动机,成为旅游核心吸引力。

三是文物价值高,文化内涵深厚。洛阳市各类博物馆是洛阳地区地域特色的反映,是河洛文化的载体,河洛文化和洛阳地域特色共存共生,所衍生的物质实体都集中在洛阳市的各类博物馆中,成为洛阳市文旅融合发展战略的物质支撑,是博物馆集群发展的动力源。

(二)劣势

博物馆是非营利的永久性机构,对公众开放,为社会发展提供服务,以学习、教育、娱乐为目的[2]。洛阳市博物馆的发展存在一些影响洛阳旅游形象的问题,制约着洛阳博物馆之都的建设:名称滥用,档次不高;服务质量欠佳,无特色,差距大;旅游服务设施不完善,游客评价差;个别博物馆公益性不足,盈利性太强;无序发展,缺乏有效管理等问题。在网络上若进入百度地图进行定位,级别不高的博物馆大多存在定位错误、网友评价较低的现象。对于洛阳旅游形象来说存在不利影响。

(三)机遇

一是文旅融合。文旅融合战略是洛阳市旅游发展的指导性政策。洛阳市地下文物众多,博物馆的文物陈列为深度体验洛阳文化提供了物质基础,也为洛阳旅游提供了核心吸引源,成为博物馆集群发展的内生动力。河洛文化和洛阳地域特色共存共生[3],所衍生的物质实体都集中在洛阳市的各类博物馆中,这些物质实体成为洛阳市文旅融合发展战略的物质支撑,也是博物馆集群发展的动力源。

二是洛阳市博物馆之都建设。打造“博物馆之都”,是洛阳市加快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着力打造文化旅游升级版的重要举措,也是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打造洛阳文化旅游“新三篇”的开篇之作。2016年以来,洛阳市各类博物馆共接待游客近1880万人次[4]。博物馆之都的建设被确定为洛阳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之一,博物馆旅游的开发正当时。

(四)挑战

目前,国内有武汉、郑州等多个大中型城市都在建设博物馆之都,这些城市对博物馆建设的支持力度都很大,城市的发展规模、经济水平、级别等都高于洛阳市,洛阳市博物馆之都的建设要找准定位,做出特色,才能在博物馆之都建设中独树一帜,发挥比较优势,成为洛阳市一张靓丽的旅游名片。

发挥洛阳丰富文化遗产的优势,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城市品位对于洛阳市的文化建设来说显得非常尤为重要。博物馆是洛阳历史文化的活载体,如何将博物馆所展现的各个时期的文化真正融入到旅游者和当地社区居民的审美与生活中,加深民众对博物馆的文化认同,使洛阳各个时期的文化活起来,对博物馆旅游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三 洛阳市博物馆旅游开发路径与策略

(一)提高站位,建立组织体系,推进博物馆集群化发展

基于洛阳市情和文脉特点,博物馆的旅游资源有其他城市和旅游企业无法比拟的优势,在文旅融合战略中必须发挥这个优势。为了推进博物馆集群化发展,应该从组织设计上进行顶层设计,建立官方协作组织,对组织进行设计、配备人员,做到资金保障、制度保障、物质保障、有效推进。

(二)提升整体档次, 重点扶持一批特色鲜明的博物馆

档次不高、藏品有限、服务低劣、配置标准低的博物馆和洛阳博物馆之都的建设目标相距甚远,同洛阳市文化旅游名城的称号有较大差距,对洛阳的整体旅游形象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些博物管大多属于民营性质,融资能力、经营管理能力、技术开发能力、营销能力等都非常有限。通过自身原始积累的方式去发展很难取得较大的进步。必须依靠博物馆官方协作组织的力量扶持一批有特色、有内涵、有深度、有看头的博物馆,投入资金、人才、管理经验等,使得洛阳市博物馆的整体水平得到大的提升。

(三)形成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旅游产品,构建博物馆集群的1+x格局

洛阳市各家博物馆是洛阳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洛阳城市形象的树立具有决定性影响。杂乱无章的博物馆发展状态对洛阳市博物馆之都的建设也会产生很大的不利影响。官方协作组织要对照洛阳市城市发展规划、对照洛阳市文旅融合战略,对博物馆进行类别、等级、层次进行划分,梳理出洛阳市博物馆发展情况,规划设计洛阳市博物馆发展蓝图,理顺博物馆无序发展的状态,实行总体规划,分类发展的策略。以洛阳市博物馆为主体,构建1+X博物馆发展格局,有效控制、引导、助力各类、各层次博物馆的发展。

(四)提升展示功能,开发外延产品

博物馆是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场所,博物馆的展陈方式主要有动态和静态两种[5]。目前由于文物的珍贵和稀缺性,文物修复的复杂性使绝大多数博物馆的展品都处于静态展示中,静态展示这种方式传递给游客的信息量极其有限,文化传播效果完全取决于讲解员的讲解水平和游客的主动吸收,静态展示是一种传统、效果较差的形式[6]。现代社会游客对体验产品的追求使得动态展陈方式收到大量游客的欢迎。动态展示方式包括真人演示、情景再现、场景复原、VR技术的利用等,动态展示方式方法多、灵活,但成本的巨大,尤其是人工成本非常大。博物馆藏品的脆弱性决定了并不是所有的藏品都可以用动态展示的方式展出,因此博物馆在展示藏品的时候更多的要考虑动静结合核高科技手段,多组织一些外出巡展、主题展示来扩大游客的参与面,同时积极对藏品的外延产品进行开发,设计出具有洛阳特色,反映河洛文化,便携实用的旅游商品。

四 结语

洛阳市具备博物馆集群优势,本文探索“博物馆+旅游模式”的开发路径,充分发挥博物馆旅游传播洛阳文化的优势,使博物馆和旅游业发展实现双赢。

猜你喜欢
洛阳市洛阳博物馆
河南省洛阳市东升第三中学
洛阳正大剧院
博物馆
“立法为民”的洛阳实践
洛阳市举办创客教育指导教师培训
洛阳自古繁华
相互吹捧
露天博物馆
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