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因素和区域文化在旅游英语人才培养中的实践研究

2021-11-21 07:21张瑞红
当代旅游 2021年6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导游岗位

张瑞红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兰州 730060

引言

我国地域辽阔,国内光是5A景区就有无数处,近几年,借着“一带一路”的东风,西部旅游不仅是极大地吸引着国内的游客,同时也成为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国籍游客追踪的热门话题。旅游业以迅猛的速度发展,使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也更加趋于国际化。这对于与旅游相关的行业和部门,提出了挑战[1]。对于我们旅游工作者,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提高旅游企业国际化水平凸显出来,旅游服务人员的国际化水转型也迫在眉睫。旅游英语作为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专业,也面临着更大的考验。对于原本就缺乏的旅游英语人才,则面临专业发展和毕业就业的双重压力。从学生层面讲,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缺乏,专业知识同岗位的衔接不紧;学生普遍眼高手低,实操能力不足。用人单位也反映学生的基本语言表达能力较差;从专业发展层面上讲,文明旅游英语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多重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缺乏旅游职业技能的训练,无法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2]。

为满足市场的需求,我们颠覆性的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革新,拓宽旅游英语专业的岗位,除了导游岗位,我们增设了计调岗位、旅游管理、旅游营销等与旅游行业紧密相关的岗位。同时面向涉外导游、外事接待等岗位,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职场心理素质能力等,整体提升学生的语言、职业素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与未来职场岗位的无缝衔接。

一 革新教学体系

(一)课程体系的优化

我们就传统的英语专业课程,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观;在专业课程结构设计上从整体上优化课程;凸显主干课程;加强实践教学的培训,从市场发展的需要上革新原有的课程[3]。

旅游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的主干课程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是英语的主干课程,主要包括:英语语音、基础英语、英语国家概况、英语听力、英语口语、商务英语、饭店英语;第二大类是旅游管理的主干课程,主要包括:导游学概论、客源国概况、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地理、旅游民俗与礼仪、导游基础知识、旅行社管理等。我们注重学生的技能训练,加强考核力度,考核结合与社会职业资格证相结合,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将各种能力培养要求分解到相应的课程体系中,引入西部旅游的自然和人文资源,使课程培养目标规范化、具体化、职业化[4]。

(二)教学模式的深化改革

我们以市场新需求为导向,在提升学生英语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发挥主体地位,在学习中,尤其是疫情期间的线上学习中,合理利用心理机制,控制自己的情绪,坚持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实施在线课程的翻转课堂等混合式教学模式提高升教学效果。

(三)专业及心理素质的培养

复合型英语人才的培养对高校英语的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创新能力、国际化视野、跨学科知识能力以及较强的心理素质等[5]。我们提高教师队伍层次,讲授专业课的老师均是具备导游资格英语中级证书的教师。同时通过校企合作,聘任旅行社的专业管理人才,承担旅行社管理等课程的讲授,并给予学生企业管理的实际案例讲解,提高学生对企业的认知度[6]。在教学中,就具体的案例分析,融入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的培训,稳定学生的情绪,取得了良好效果。

二 教学能力的提升

(一)课程体系的改变

构建职业能力本位导向的课程体系。通过对旅游英语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岗位职责、岗位职业能力进行详细的分析,把实际工作过程作为课程的核心,把典型的工作任务作为课程的内容,根据工作任务特点组织实践教学实施,并与岗位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将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证书内容有机结合,针对专业核心能力确定专业对应的职业类别,将资格取证要求的内容融入课程教学[7]。为学生提供校内外实践教学、顶岗实习的机会,并在实习过程中,全程监管,对于实习中学生的工作环境不适应,生活环境不熟悉等问题,及时引导,排除不良情绪,积极投入工作,愉快生活。

(二)融合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资源

结合《商务英语轻松学》在线开放课程,集旅途、旅游活动所需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文化礼仪常识,融和西部本土的旅游资源,集英语能力、导游技能和职业素养为一体,提高了学生在涉外导游活动中的综合素质和各种旅游活动中语言的交际能力。

(三)专兼结合的培养模式

根据我们学院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状,制定了我院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方案。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多元化的专业培训。培训课程以宣讲课、培训课、研习课、工作坊等方式进行。我们邀请外校和行业专家开展讲座,结合西部的旅游资源,开展线上课程的学习[8]。

三 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

(一)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

结合西部区域文化,模拟实训场景教学和企业岗位实地教学,完成学生与导游角色的交替,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语言技能及专业技能实训中心、校外实训和仿真的实践环境,实现了校内实训、校外顶岗实习和就业的无缝对接。让学生在实际的操作项目中得到了实际岗位的锻炼,促进了与行业需求的有轨链接。

(二)融入心理调适机制,增强职场技能

多年来,我们在英语技能竞赛和导游服务竞赛中积累了有益的诸多经验。在竞赛的培训和参赛中,融入心理调适机制,提升实践技能。在英语职业技能竞赛和导游服务技能竞赛中,我们针对培训的各个阶段,对选手进行统一的心理调适的训练。在比赛过程中,对选手的焦虑、怯场、突遇意外性事件等做放松训练的心理调节;在赛后,我们收集竞赛各个环节出现的问题,综合每个问题,调整心理调适方法,及时调节动机调节等心理调适机制,提升后续选手竞赛的心理素质。把这套心理调适的机制运用到整个旅游英语专业的教学实践中及顶岗实习中,强化了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创新了教学培训方法。

四 结语

近年来,跨界人才培养的提出,对高职旅游类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企业对学生能力的要求,我们革新教学理念,颠覆性的对课程设计进行了发研究和改革。结合旅游英语专业的原有就业岗位,进行拓展,构建新旅游英语专业的培养模式。融合信息技术,整合学院的内部资源,从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到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加强学生的职场技能训练和职场心理素质的打造。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我们还接待了省内几十所兄弟院校来校参观学习,并借鉴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建设方案。我们培训省内兄弟院校的老师数百人次共享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将继续有方向性地导入心理调适策略方法,以期对旅游英语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中进行专业的心理训练,使学生能够自如应对未来职场上的棘手问题,适应国际化的需求。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导游岗位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跟着西安导游吃,准没错
Structure and context in College English learning
森林消防通信岗位上的“蓝凤凰”
TheRelationshipbetweenLanguageandSociety
Pragmatic Analysis of Cat in the rain
黄希川
走进“90后”岗位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