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垃圾分类政策成都旅游住宿业面临的挑战探究

2021-11-21 07:21张敬惠张佳敏
当代旅游 2021年6期
关键词:垃圾处理住宿参与者

张 兵 张敬惠 张佳敏 葛 萌 张 旭 高 坤

四川旅游学院希尔顿酒店管理学院,四川成都 610100

一 成都住宿业概况

(一)成都住宿业数量

成都住宿业业态丰富,数量平稳上升,位于全国前列。据迈点《2017年度中国高端酒店市场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在2017年中,高端酒店已全面回暖,市场规模增长率高于中档酒店,成都的增长趋势尤为明显。2017年前三个季度,成都地区高端酒店增长率均超过30%。同时,据迈点研究院实时抓取第三方酒店预订平台的不完全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年底,十大城市共计92520家酒店提供住宿,其中,成都酒店数最多,达到14465家。中高端酒店方面,成都超过500家。目前,成都各类型酒店合计超过2.6万家。

根据移动大数据监测平台Trustdata发布《2019年中国在线民宿预订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1月,成都位列客栈民宿数量规模第三。《2019上半年民宿发展报告》显示,2019年上半年,在民宿房源总量排名全国第二的成都,连续三年蝉联最热出行目的地榜首。

(二)成都住宿业发展态势

成都作为西南经济重镇和西部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在新一线城市中拥有最多的世界500强企业,多家企业的西南总部选址于此。得益于坚实的经济基础和便捷交通,成都也是西南重要的目的地会议会展城市。而丰厚的旅游资源也持续吸引旅游散客增长。凭借成都的经济、交通、人才和旅游资源优势,成都酒店业近年收入涨幅持续走高。

据国家信息中心报告显示,成都活跃用户数全国第一,乡村民宿成发展热点。行业复工复产率大幅提升至89%,回暖趋势明显。营业额逐月回升,接近上年同期三成。

二 成都住宿业垃圾分类现状

《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于2021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项目组以问卷调查的方法,针对成都住宿业在垃圾分类的现状与问题展开调研。研究对象为成都地区所在的酒店,涉及酒店、民宿等业态,获得有效问卷196份,发现存在以下现状[1]。

(一)不同档次的酒店对垃圾分类的重视程度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小微住宿企业对垃圾分类的重视程度成都最少,中高端住宿企业在实施垃圾分类政策的占比最多,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并且重视创新,奢华住宿企业实施垃圾分类政策的比例也比较少,并不是他们不够重视,而是企业制度相对完善。

(二)成都住宿业垃圾分类政策实施不全面

实施垃圾分类政策比例最多的住宿业类型为中高端酒店,所占比例为52%,奢华酒店实施垃圾分类政策的比例最少,所占比例仅为29%[2]。

(三)垃圾分类参与者未集体落实垃圾分类处理政策

根据在酒店垃圾分类的参与者中,不同的群体对垃圾分类中意识发挥最为重要的参与者意见不统一。

目前成都地区住宿业的垃圾来源多样,吃、住、行、游、购、娱,是旅游中的六大要素,每一步都将产生众多的垃圾。在垃圾分类政策实施中,成都住宿业必将面临巨大的挑战[3]。

三 成都住宿业垃圾分类处理存在的挑战

(一)垃圾处理人员对垃圾分类政策的认知出现两极分化

根据不同群体对垃圾分类政策认知情况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垃圾处理人员对垃圾分类处理政策的认知产生较为极端的现象,即垃圾处理人员对于垃圾分类政策的了解程度分为非常了解和非常不了解两部分。

垃圾处理人员在垃圾分类政策实施过程中,是住宿业与垃圾回收之间的桥梁。垃圾处理人员的工作包括垃圾分类、垃圾运输以及垃圾最终的处理,在对政策非常不了解的情况下,很难高效且准确地分类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很难遵守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的投放、清扫、分类收集、转运和分类处置等各环节具体操作规范。

(二)住宿业之间实施垃圾分类状况参差不齐

中高端酒店实施垃圾分类政策的比例最多,奢华酒店实施垃圾分类政策的比例最少。私人开得小旅馆小民宿,几乎不会想着去做垃圾分类;一般的经济型酒店则是看市场的趋势,但还是大多数酒店并没有类似的规划,只是口头对员工要求,张贴标语等,而且并未得到良好的监督管理。他们也表示酒店里面的垃圾通过简单的分类直接由垃圾处理公司运走,并未得到清洁的精细化管理。而比较高档的酒店现在已经在着手考虑这个问题,在公共区域放置分类垃圾箱,但是在客房并未放置分类垃圾箱。而在中高端酒店对垃圾分类则是尤为的重视,他们注重的侧重点不一样,所以会极大的考虑这些问题。在实施效果上,中高端酒店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并且重视创新,经济型酒店的员工执行力较低,实施效果不够明显[4]。

(三)住宿业垃圾分类政策的实施受多方参与者影响

根据在酒店垃圾分类的参与者中,垃圾分类意识发挥的作用最为重要的参与者相关调查数据显示,不同的群体对垃圾分类中意识发挥最为重要的参与者意见不统一。其中,参与者包括消费者、员工及管理者。参与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三者应在合作的情况下达成平衡状态,同时,三者之间互相影响,产生不同的效果[5]。

(四) 住宿业垃圾分类政策受消费者群体选择的影响

根据是否接受住宿业使用经垃圾分类后的可循环再造物品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绝大多数消费者群体选择为视情况而定。若住宿业为降低垃圾分类所产生的费用而使用可循环再造物品时,需要慎重考虑不同消费者群体对此的接受程度,还需要结合住宿业的对应消费人群以及企业文化,作出相应的判断。

根据是否接受住宿业因实施垃圾分类政策而降低服务标准相关调查数据显示,酒店消费者、学生、社区工作人员群体,超过半数能接受住宿业因垃圾分类政策而降低相关的服务标准。住宿业需针对自身服务的人群,对不接受降低服务标准的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五)住宿业在实施垃圾分类政策后相应的支出变大

在垃圾分类政策下,提高员工积极性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改进设备、减轻负担”“加大薪水及提高福利”所占比重综合最高。

加大员工薪水,提高员工福利,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员工成本;给予员工更长的休息时间,加大了相应的时间成本;改进垃圾分类下的智能设施设备,前期需要购买费用,后期需要维修、维护等费用。

《成都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将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对生活垃圾的收集、运输也做了明确规定。生活垃圾收集、运输单位在作业中,要使用密闭的收集容器、运输工具收集、运输生活垃圾[6]。

(六)垃圾分类智能化带来的操作障碍

在当前世界科技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垃圾分类也是如此,众多的新型设备层出不穷,如宿迁一家公司的企业生产了一种需要投放垃圾者输入投放的垃圾才可以投放。而在住宿业这种更加智能化的垃圾分类处理方式只会更多。智能的处理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扼制浪费,同时极大地提升了垃圾处理效率。

四 结语

本文立足于成都住宿业的垃圾分类情况,成都的垃圾分类尚处于起步阶段,希望通过我们的对成都地区住宿业挑战的分析,能够为住宿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和完善提供充分的理论支撑,并能支持成都住宿业建立垃圾分类处理与管理的运行机制。该研究有利于加深成都住宿业垃圾分类处理环保意识;使企业内部的员工有良好的垃圾分类意识,减少浪费,促进行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通过对住宿业垃圾分类的探究,形成对其他行业的借鉴作用,以小见大,以一点带动整个地区的垃圾分类发展,为成都垃圾分类管理处理办法的施行提供一定的保障。

猜你喜欢
垃圾处理住宿参与者
基于厨余垃圾处理实践活动开展生态环保教育的探究
探索科普垃圾处理知识的有效路径
民宿市场占比已超星级酒店
当心,说谎会上瘾!
享受生活的老人活得长
想象拥抱能减轻疼痛
环卫型推土机的设计与相关研究
P大的住宿学院
酒店住宿
“住”和“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