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视角下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策略

2021-11-21 07:21
当代旅游 2021年6期
关键词:全域茶文化旅游业

施 玉

江阴62°空间,江苏无锡 214400

一 茶文化概述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茶文化的发源地,早在神农时代,神农氏尝百草便在《神农本草》中记载了茶的存在,认为茶叶有解毒醒脑的药用价值[1]。在春秋战国后,人们逐渐将茶作为日常饮品,《晋书》中记载“吴人采茶之,曰茗粥。”之后,茶文化受到当时孔孟主张的儒家学派思想的影响,渐渐与名士贵族阶层的志趣相结合,孕育而生“以和为贵”淡雅、清高的文人气质,茶事活动不断丰富,茶叶从生活必需品向人文精神的载体过渡,中国茶作为礼仪交往的待客之礼。中国茶流传至今,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发展出茶艺、茶道、茶具、茶文化等,不仅对当时的社会经济产生影响,对现代社会的文化发展同样有着指引作用[2]。

二 茶文化相关活动内容

(一)礼仪交往的媒介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受孔孟儒家影响,将茶文化与礼仪联结在一起,两晋、南北朝时,客来敬茶成为人际交往的社交礼仪。唐代颜真卿《春夜啜茶联句》中也写道:“泛花邀坐客,代饮引清言”,来客奉茶已经成为通用的待客礼仪。如今,“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互赠茶叶,结亲时奉茶,可见茶文化与中国的礼俗文化紧密相连[3]。

(二)茶文化相关的艺术作品

文人雅士品茶爱茶,也将品茗升格为文化艺术,与生活情趣和个人志趣相结合,出现了不少的经典著作。陆羽的《茶经》是一部划时代茶叶专著,是世界茶学的起源,内容丰富详实,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茶经》的诞生普及了饮茶习俗,让茶叶从物质走向精神层面,影响了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除此之外,《中国茶经》《大观茶论》等作品也丰富了中国茶文化的艺术创作。

(三)茶事活动的兴盛

茶馆出现,普及了茶文化,让饮茶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茶叶也成为居家必备的常备物品。茶文化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饮茶活动过程中的茶艺、茶道,展示了选茶、烹茶、品茗等方面的文化艺术[4]。茶的美学、民俗学、文化交流学不断丰富茶的文化形式。

三 全域旅游与茶文化的融合

“全域旅游”是空间全景化的系统旅游,是跳出传统旅游谋划现代旅游、跳出小旅游谋划大旅游。全域旅游强调把整个区域作为旅游区进行打造,把全域作为旅游发展的载体和平台并充分挖掘区域资源要素的价值和吸引力。从全要素、全行业、全过程、全方位、全时空等角度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实现旅游景观全域优化、旅游服务全域配套、旅游治理全域覆盖、旅游产业全域联动和旅游成果全民共享。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分支,受儒、释、道思想的影响,逐渐成为中国特有的一种东方哲学智慧。以茶明志,以茶见心,品茶也是人们精神的载体,茶文化的兴盛影响社会的精神发展[5]。将茶文化与全域旅游相结合,既可以让游客品味茶文化,又可以宣传茶思想,还能为当地带去收入,对整个茶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 全域旅游下茶文化旅游开发策略

(一)编制茶文化旅游发展规划

茶文化旅游产业的开发是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发展茶文化旅游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还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发展茶文化旅游业的首要目标是依据我国茶文化、茶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制定长期目标。根据长期目标执行总体规划,分阶段规划,分区域发展,将长期发展目标协调一致,追求长期利益并实现茶文化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科学评估茶文化旅游开发项目

悠久的茶文化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也是发展现代旅游业的重要资源之一。我们需要深刻吸收传统茶文化的精髓,充分利用茶文化的宝贵资源,以继承和弘扬茶文化为时代标杆。随着全球经济时代的到来,也让人们看到了茶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新机遇。相关部门要形成专属的行政机构,按照全域发展的产业集聚规划设计茶文化休闲产业园区,科学评估茶文化旅游开发项目,实现“茶叶+旅游”“茶叶+摄影”“茶叶+餐饮”等联动[6]。

(三)打造跨界融合的全域开发模式

打造跨界融合的全域开发模式,需要加强各种产业要素的资源整合,除了饮食、住房、交通、旅行、购物和娱乐等传统旅游业的六个要素外,还必须与文化、工业、交通运输和农业等其他产业积极融合,继续深化和发展茶文化和旅游业,发掘各种茶园资源的潜力和独特优势,有针对性地建设核心旅游项目和项目群。通过建立完善的茶叶标准、茶叶评测体系,设立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等,打造茶文化旅游业态和特色品牌。

五 结语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同时,茶文化兴盛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在当代社会中茶艺、茶道、茶学等茶事活动和茶文化研究不断丰富。茶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茶休闲服务设施的建设、茶文化旅游的营销、茶文化旅游产业的品牌,在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下,都应有新的举措和对策。

猜你喜欢
全域茶文化旅游业
云南出台20条措施,加快旅游业恢复
“一碗面经济”是怎么“擀”成的?——县域经济应当精于全域“链条”
探究融合茶文化的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实践
茶文化的“办案经”
林岚微 把红边茶文化传播得更远
全域旅游视角下的“草原+”
《2017全域旅游发展报告》发布
全域旅游嘉年华我在黔南等你!
我国旅游信息化与旅游业增长关系的动态计量研究
从德昂族茶文化的现状看少小民族茶文化的发展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