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时代承德冰雪体育旅游发展探究

2021-11-21 07:21
当代旅游 2021年6期
关键词:承德市承德冰雪

苏 杭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河北承德 067000

引言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权威统计显示,在所有的旅游活动中,涉及文化因素的旅游活动占比为37%,而15%的年增长率使这一旅游活动的参与人群让人备加瞩目。作为首都北京的“北大门”,承德市以作为清朝夏宫的“避暑山庄”闻名于世,同时承德市还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地、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旅游城市”等众多桂冠。“避暑胜地冰嬉之都”这一塞外山城的另一个城市品牌的树立,必将为区域内冰雪体育旅游产业的崛起提供良好的契机,而文旅融合的冰雪体育旅游也必将成为承德旅游发展的新亮点。

一 承德冰雪体育旅游发展状况

(一)优势

1 冰雪旅游自然资源丰富

承德位于华北北部的燕山腹地,常年平均气温是9℃左右,属于暖温带向寒温带过渡地区,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漫长,从11月初一直延续到次年3月中旬,-5℃~8℃的平均温度是冰雪运动最适宜的温度。户外可用冰期达到三个月以上,加上清新的空气,使这里的冰雪无论是质还是量都属上乘。

2 全局谋划政策支撑

为发展全域旅游,承德市政府以冰雪旅游为题大做文章。自2016年以来出台了《承德冰雪运动旅游产业区规划2016-2025年》和 《承德休闲体育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5年》,对所辖八县三区的冰雪旅游资源进行摸底、整理和整合。

“一核两翼金三角,特色五区14项”的总体规划涉及:筹建以举办高水平国际赛事为主的特色冰雪小镇;以民俗风情展示为特色的户外冰雪旅游区;以温泉养生为特色的冰雪温泉度假区;以家庭亲子娱乐与冬季冰雪活动为特色的家庭亲子互动区等等[1]。

3 品牌战略长远布局

近年来,承德市冰雪旅游品牌不断推出,冬季旅游活动层出不穷。这些活动以“群众参与性高、体验感强”而受到游客的追捧,如畅达冰雪嘉年华、元宝山滑雪、茅荆坝温泉度假、冰上龙舟、天桥峪冰瀑等项目,都在区域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此外,承德市在2018年冬季开展的20余项冰雪活动还包括了多项国内外高等级冰雪竞技体育赛事。这些活动无论在表演的观赏性、大众参与的体验性、冰雪文化的普及性以及科学指导性等方面,还是在赛事活动规模、种类、参与人数和覆盖范围等均超往届。其中影响力较大的有:国际轮滑·冰上自由式轮滑公开赛;全国大众速度滑冰马拉松赛等赛事。这些重要赛事为宣传承德“冰雪之都”的城市品牌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劣势

1 知名度较弱

避暑山庄作为承德市最著名的景点闻名于世,而“冰嬉”活动作为清代冰上活动和山庄最经典的文化之一[2],尽管近年来为提升“冰嬉”文化的影响力,有六大国家级冰上赛事活动在山庄举行,但因为种种原因,影响力并不大,参与活动的游客多数也仅限于本地市民。

2 产业链条短

目前,承德市的冰雪产业还处于起步和谋划阶段,冰雪产品还局限于观光、度假和体育赛事的筹划和组织,再加之冰雪体育运动项目的普及率及影响力的制约,直接导致人们对冰雪运动的关注度有限,使其在门票、赛事组织和冰雪运动装备设计、生产制造和流通各个环节难以吸引投资者的目光,冰雪运动项目所蕴含的巨大的潜在商业力量难以发挥出来[3]。

3 本地市民参与性相对较低

冰雪运动的发展离不开群众的参与。要践行总书记提出的“三亿人上冰雪”的目标,承德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4]。据悉,在近年来举行的系列冰雪活动中,承德市把群众参与作为重点加以推进,如:冰上趣味运动会、冰上越野赛、冰上自行车等,吸引了近30万人参与冰雪活动。但相对于承德市382万市民来说,参与比例还相对较低。季节和地域差别明显,分布不均衡的现象严重。青年参与人数占比较大,中老年人参与人数较低。

二 文旅融合的承德冰雪体育旅游发展的新思路

(一)“特色文化”为主线旅游战略

1 满族文化为主线的特色文化冰雪旅游

承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城市,满族人口占40%多。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的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多彩。从民间音乐、舞蹈到体育项目共包含9大类别,其中丰宁满族剪纸、蝴蝶舞、二贵摔跤等近60项被分别列入世界、国家和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饮食上更是独具特色:清代宫廷御膳的继承和发展和多民族特色美食的融合形成了具有承德地域民族特点的饮食文化,成为世人了解承德历史文化的一个最直接、最生动的窗口。因此,围绕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加冰雪度假类、满族文化体验类旅游产品,提高各类产品的文化内涵和科技含量,是承德打造“冰嬉之都”城市名片的又一思路。

2 皇家文化为主线的皇家冰上游

承德是清代皇家在北京外最集中的人文和历史文化的集中展示地。除了拥有名列中国四大园林之一的、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和熠熠生辉的外八庙,还拥有典型的丹霞地貌和造型独特的奇峰异石。此外皇家文物、王宫府邸、宫廷歌舞、皇家御膳、宫廷典藏字画、演艺和清宫习俗构建了深厚的清廷皇家文化,为这座名城提供了得天独厚冰雪旅游文化资源。因此,以清廷皇家文化为核心,打造深层次的观赏类、体验类和赛事类冰雪旅游产品,将成为承德冰雪旅游的又一“卖点”。

3 多民族交融文化为主线的的民风民俗冰雪游

承德市作为清朝的“夏都”,是北部草原通往中原腹地的过渡地带,聚集着满、蒙、回、 藏、汉等多个民族。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形成了由各民族不同特色文化融合的中原儒文化、古建筑文化、佛教文化、饮食文化等众多民俗文化资源宝库。如每年夏季举行的蒙古族的“祭敖包”、满汉族节日“剪纸”、每年正月十五满族的“祭索伦神杆”、各种庙会等。在挖掘、梳理、保护文化遗产资源的同时,以独具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为核心,以各类冰雪体育旅游产品为载体,逐步走冰雪体育旅游产业化道路是发展承德冰雪体育旅游的又一重要途径[5]。

(二)赛事文化为主线的品牌推广

国内外历史经验证明:一个城市、一个区域乃至一个国家的冰雪旅游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高等级冰雪体育赛事的深刻影响。其意义不仅局限在政治方面,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区域内外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是拓展区域经济发展空间的有效手段。承德应在已有的品牌赛事基础上,吸引社会力量和资金,加大赛事文化的的组织、宣传和营销力度,提高赛事的规格,让赛事文化成为冰雪体育旅游品牌的“助燃剂”。

(三)大众参与为主线的现代冰雪文化营造

冰雪运动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动力,归根结底来自于大众的参与。要引导和带动更多人参与冰雪体育项目,要全方位谋划、多方面入手。从青少年入手的冰雪运动进校园活动和从社区体育健身运动入手的冰雪运动进社区,都打破了季节和地域局限,为这项运动拓展了空间,提供了动力。冰雪体育运动管理部门应放眼世界,以更宽广的视野和思维为承德区域冰雪运动的长远发展做好顶层设计[6]。

三 结语

总之,在物质生活不断充裕以及在冰雪体育旅游市场蓬勃发展的当代中国,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与日俱增,文旅融合的旅游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塞外明珠”承德更需要以此为机遇,走文旅融合的冰雪旅游发展之路,补充短板,积极培育引导群众的参与热情,加速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承德冰雪产业链,多方合力推动“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承德市承德冰雪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少儿书画作品4幅
承德露露诉汕头露露商标侵权案开庭 索赔9000万元
阅读承德
轻轻松松聊汉语——夏季避暑胜地——承德市
河北省承德市文化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初探
冰雪幽默来袭
承德高水位地区深基坑支护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