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旅游专业学生如何直面就业的心理探究

2021-11-21 07:21
当代旅游 2021年6期
关键词:心理旅游疫情

谢 青

云南旅游职业学院,云南昆明 650221

引言

根据国家教育相关部门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在2020年我国普通高校毕业学生规模近900万,这些毕业生本身就面临着就业难的困境,再加上受到疫情的影响,学生要想实现顺利就业更是难上加难。虽然最近几年我国旅游行业发展形势非常不错,但是今年同样受到了疫情影响,很多企业就要裁员,这使得旅游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以后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无法做出准确的选择,较为迷茫,虽然他们也期待能够在工作岗位中有所作为,但是疫情所带来的考验确实使旅游专业学生倍感压力。就业形势本身已十分严峻,再加上疫情导致的全球经济下行,诸多因素使大学生的就业环境更加复杂。为此,有关部门针对后疫情时期高校学生的就业发布了一系列政策,要求教育部门以及全国各大高校对毕业、招聘、考录工作进行统筹管理。为此关于就业、招聘渠道拓展,就业指导、帮扶、就业时间推迟等动作有序展开。毕竟疫情的影响是短时间的,旅游类学生既要有战胜疫情的决心,也要有积极面对就业形势的信心。

一 旅游类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

(一)社会压力

自国家提出高等教育普及以来,高校加大了招生力度,随后的几年里,每一年毕业的大学生都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而当前已经处于供大于求的饱和状态。由此,每年毕业的大学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也成为了社会以及国家关注的重点。旅游业的发展,为旅游类学生提供了很多就业的机会,但是由于旅游专业特别热门,报考此专业的学生也越来越多,旅游行业对人才的要求也水涨船高,不仅仅要懂理论,而且还要懂交际、懂语言、懂中外文化、综合素养要高等,如此高的行业要求,使本来人数就特别多的旅游专业毕业生,面对较多的竞争对手,心理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另外旅游专业在各个高校开设的时间并不算长,也正处于经验积累阶段,就业体系不够完善与健全,缺乏公平公正竞争的环境,而此次疫情的发生,使得旅游类学生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旅游类学生就业的压力。而国家的就业改革制度也由过去对大学生的统一分配,逐渐向学生的主动择业进行了转变,如果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及个人竞争力不足,就无法适应这种双向选择。

(二)学校压力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使全国众多的高校纷纷开设了旅游专业,高职院校也不甘落后,不断扩大了招生规模,并迅速参与到旅游教育中,在高等院校中占据了很大比例。高职院校中不乏有很多优秀的学校,他们为社会源源不断的输送了很多优秀的旅游专业人才,但是参差不齐的办学水平使一些消极因素同样存在,比如有的学校是在最近几年才刚刚开始开办旅游专业,经验明显欠缺,课程设置也缺乏一定的科学合理性,师资力量较为薄弱,教学效果、效率相对较低,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旅游类学生的专业性难以满足社会需求。另外,高职院校把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作为教学的重点,本身在双创背景下的优势是较为突出的,特别是就业指导可以缓解旅游类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使他们能正确认识到当前就业形势的严峻,但是很多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的仅仅停留在表面,流于形式,敷衍了事现象普遍存在,进而造成旅游类学生的就业质量并不理想,就业岗位和专业匹配度较低,反而出现了旅游类学生既没有本科学生的理论知识,又不如中职学生实操性强。为此学校无办学实力、缺乏科学有效的就业指导、对于学生就业率过度强调等现象,都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学生就业的压力。

(三)工作单位压力

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开始融入到我国各行各业中,市场经济在发展进程中不断改革与优化,很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并且选才理念发生了变化,对毕业生的也要求越来越高。旅游企业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才便成为了旅游企业争夺的重要资源。为了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旅游企业可以投入更多的财力、物力,势将综合应用型人才占为己用。这对于每年毕业的大量旅游类学生来说,在旗鼓相当的专业水平基础上,不具备自身竞争优势的学生都难入企业的眼帘。理论知识无特色,工作经验缺乏都使得旅游类学生一职难求,就业压力增加[2]。

二 旅游类学生的就业心理类型

(一)依赖性心理

当今社会很多学生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长辈们的过度溺爱,使他们慢慢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过度依赖父母的心理,而这些不健康的心理会使他们在就业中迷失方向。旅游类学生也不例外,在就业的时候,很多学生都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不愿意,甚至是懒得参与到就业行列中,他们认为就业的事情无需自己过度担心,不会积极主动的融入到就业竞争中来,坐等学校或者是家长的安排,过度将希望放在了家庭以及学校身上,希望能够从他们那里获得一份比较不错的工作,这样极易错失良好的就业机会。甚至有的旅游专业学生因害怕吃苦而自动放弃了去社会磨砺的机会,不去进行实习,造成了即便一些学生能够借助家庭以及学校顺利的就业,也会由于自身能力有限,专业水平较低,依然在企业中面临着被淘汰的威胁[3]。

(二)自卑性心理

对于旅游类学生而言,自卑心理普遍存在,不管是在生活或者是学习中自卑心理都会有所体现,表现为缺乏自信心,感觉自己干什么都不行。学校针对旅游类学生进行教学时,往往将侧重点放在了其旅游专业知识、地理知识、服务技巧等方面,却对学生内在潜能、优点的激发有所忽略,进而导致部分学生在生活以及学习中自信心不足,害怕出错,不敢表达自己的看法,总喜欢看人眼色行事,尊重感、精神满足感无法获得,在择业、就业时也自信心不足,做事情优柔寡断,不够慎重,随遇而安。这样的学生是很难吸引企业注意力的,往往会被淘汰。

(三)焦虑心理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旅游类学生焦虑心理也是非常常见的,他们也会为自己以后是否能够顺利找到工作,找到怎样的工作,工作中如何应对等问题进行考虑,但长期的校园生活,使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平静,虽然对外界社会有强烈的好奇心,但同时也会有所担忧,特别是疫情的发生,使经济发展受到阻碍,好多企业停工停产,这无疑是在考验学生的心理素质,使部分旅游类学生焦虑心理更加严重。一些旅游类学生就业时,受社会阅历不足的影响,无法正确认识社会中不同工作的类型,一些焦虑心理较为明显的学生觉得自己前途一片渺茫,害怕无法就业,害怕老师、家人对自己的期望泡汤,又担心如果没有找到工作,同学会嘲笑等等,精神压力太大。旅游类学生焦虑心理在就业中主要表现为浮躁、着急、自控能力差,而这样的心理又导致学生择业较为随意,不做任何职业生涯规划,在面试时过度紧张,而面对失败时又表现得脾气暴躁,不听他人劝说等。此心理不但会导致一些能力本身较好的学生错失就业良机,而且真实水平以及能力无法得到较好的发挥,在就业失败后不再以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依据,开始随意择业[4]。

三 后疫情时代旅游类学生就业心理影响因素

旅游专业很多毕业生心智并不成熟,社会经验相对较少,虽然有些学生在毕业之前也接触了一些关于旅游行业相关的内容,但是由于疫情的影响,接触的时间并不长,随后国家不管是企业,还是学校都开始限制人员流动,工作以及学习由线下逐渐转为线上,旅游业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很多旅游景点暂停接待游客,全国进入到了全面抗疫状态,同时一些旅游企业相关的岗位招聘也适当调整了用人计划,减员以及暂停招聘等一系列的举措开始实施,这对旅游类学生来说,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就业心理压力更进一步加大。以下是针对后疫情时代旅游类学生就业心理影响因素的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一)旅游类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内在成因

虽然当前旅游类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认知能力,无需在家长的看护下同样可以出色的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但是其身心仍然处于发展阶段,社会经验相对较少,心智不够成熟,自我控制以及调节的能力较差,同时心理承受能力不足,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产生较大的心理波动。旅游类学生在择业、或求职过程中,在面对问题时,例如:专业和爱好冲突、理想和现实差异太大、公平竞争和社会关系出现了矛盾等情况时,学生无法以一种坦然的态度来面对,就业心理问题便由此产生。除此之外,学生对就业信息的认知也极易受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一些不确定因素或负面思想也会使他们的就业心理出现偏差。疫情的发生,导致旅游业经济受损,产业发展停滞,这都是旅游专业学生关注的重点,被这些现实问题当头一棒,使本来安排挺好的就业意向完全被疫情打乱,一些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开始出现了就业恐慌或者是过度的焦虑怎么办?如何做?时刻在他们的脑海中盘旋,还没有就业就要面临失业的风险,进而开始过度的担忧[5]。

(二)旅游类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外部成因

第一,家庭教育对于旅游类学生就业心理所带来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也是影响学生就业及就业心理最为主要的因素之一。每一个人接触最多的就是家庭,家庭教育影响着学生的自我意识、行为规范以及三观取向的形成。很多家长因过度心疼孩子而过度保护,甚至是过度的溺爱,很多事情都帮着学生完成,使他们丧失了一个个自我成长的机会。很多学生遇到挫折时心理承受能力较差,无法独立的解决问题。拜金主义思想、享乐主义思想以及依赖心理在旅游类学生中普遍存在,而每位家长又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龙成凤,给予了较高的期望,这都在很大程度上使学生无形中承受着很大的就业心理压力,他们对自己的就业期望值也设置得很高,当无法实现时,又不能做到及时调节,继而失去了就业的自信心。

第二,学校针对于旅游类学生开展的就业心理指导工作不够细化,虽然也设置了相应的就业指导课程,但是侧重点在就业时的实际操作技巧、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很少会涉及到学生就业时的心理引导。这完全与旅游专业的就业教育目标相背离,只关注到了技能,却忽视了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

第三,疫情期间,人们都停产停业在家中休息,此时互联网便成为了人们了解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但网络中有很多信息都是消极的思想,对于旅游类学生的就业心理带来了负面影响,特别是网络中涉及的某些不公平竞争、拜金、个人主义以及功利主义等,都侵蚀着学生的心理,使他们的就业取向发生了变化,阻碍了旅游类学生的就业心理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四 后疫情时代旅游类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建议

(一)引导旅游类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

作为旅游类学生就业心理辅导的主阵地,学校应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对学生就业工作的开展给予高度重视并且应正确认识疫情所带来的就业影响,及时调整旅游类学生就业指导的工作方向,既要给予更多关注,又要在短时间内解决学生就业中的心理问题。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习总书记讲话精神所发挥的积极效应,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组织学生线上学习《2020年教育部门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通知》,将社会疫情的有效防控大课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战疫小课堂进行融合,实现线上线下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给予旅游类学生针对性的就业心理辅导,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以及价值取向变化,并且给予正确引导,不断提高学校就业的服务意识,把原来的被动服务转化为主动为学生提供就业心理辅导,使他们能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疫情所带来的就业形势变化,准确掌握就业新趋势[6]。

(二)引导旅游类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在后疫情时代下,旅游企业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就应转变原有的营销模式,新的营销模式同样需要相应的人才支撑。目前受疫情影响,很多旅游企业开始由线下转为线上宣传,这就表明企业对于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人才的需求量会日益扩大,要求旅游人才既要掌握线下操作技能,又要通晓线上营销技巧,这样才能满足旅游企业的发展需求。为此旅游类学生要积极主动的去了解当前旅游市场的需求,并掌握当前疫情下关于旅游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能够做到急企业所急,做企业未做,想企业未想,提前掌握好旅游企业所需要的技能,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自己的竞争力,为以后更好的实现就业积累经验。除此之外,在后疫情时代下,旅游市场对人才知识技能的要求都发生了质的改变,旅游类学生应站在一个更高的发展角度,将目光放远,对当下疫情带来的就业问题以及疫情过后的就业机会有一个清楚的认知,要意识到不管受不受疫情影响,对自身进行综合素质的强化提高永远是就业必备的条件,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旅游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才能更好的克服自我的焦虑心理。而学校作为就业指导的主要实施者、引导者,更要充分发挥其作用,给予旅游类学生创造更多机会去了解企业的需求,使学生做到有目的的提高自身素质与专业水平。学校可以充分利用线上平台与企业形成合作关系,介绍有经验的企业家与旅游类学生进行线上面谈,讲解当前的就业形势,使学生能充分、全面地了解情况,为顺利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引导旅游类学生进行自我情绪疏导

对于旅游类学生而言,越是有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越要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疫情发生是突发的,其所带来的就业压力同样也是暂时的,因而要学会冷静处理,积极面对,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处理好心情,进行自我的情绪调节。首先,旅游类学生要保持良好的作息,生活要有规律。疫情期间,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应安排好时间,调整好生活作息。制定自己的计划,多读读书,或者是学一门其他的技能,使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与充实,尽可能做到生活有规律,学习有计划;其次,可以适当给予自己激励,运用积极的思维方式来缓解消极情绪。在疫情期间,有很多大学生主动的参与到了志愿者行列中,这对旅游类学生是非常好的正面示范,可以以此来激励自己,站在更加广阔的角度去认识疫情下的就业形势。然后可通过情绪疏导的方法将消极情绪宣泄出去,例如和家人谈谈心、和同学通过视频聊聊天、听听音乐、做做瑜伽等等,借助一些科学合理且有效的方法放松心情;最后,当前网络社交平台非常多,例如微信、QQ、微博等,这些都是当前学生经常使用的社交软件,同学们可以在心情不好的时候,或者是遇到了就业难题时,通过这些平台与老师交流,以寻求帮助,或者是和同伴倾诉,和家长分享,听听他们的建议,缓解心中不必要的紧张以及面对就业择业的恐慌,使情绪更加稳定,心理压力减轻。除此之外,要学会充分利用互联网中的积极思想,屏蔽那些无关紧要的,或消极思想,减轻心理负担。

(四)积极创建网络平台,加强就业信息服务

疫情发生以后,国家重新调整了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方向,给予了有针对性的政策指导,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实现2020年毕业生的全部就业。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学校对旅游类学生疫情后的就业情况要进行合理安排,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推出线上招聘或者是宣传的方法,使学生有机会对旅游相关企业的招聘情况及时了解与掌握。同时还要与学校所在地的企业以及人社局取得联系,借助网络开展人才招聘会,向学生推送更多的关于就业方面的信息,为其提供更加丰富的服务内容,而学生则可以通过手机互联网平台投放自己的简历,通过线上面试的方法与企业取得联系,在双方都满意的情况下进行线上合作协议的签署,就业网络平台的创建是为旅游类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和就业机会的一个良好举措,使学生不必担忧会因疫情影响而无法实现就业,能够为学生解除后顾之忧。

(五)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协同指导作用

疫情期间部分旅游类学生在家进行线上学习,这一期间与家长有了长时间的接触,很多家长对于子女的就业取向也有了一些初步了解,为此家长要和孩子进行及时的交流沟通,帮助孩子一起掌握疫情后的就业趋势,适当放低就业期望值,不要给予学生太多心理压力,同时还要及时与学校老师取得联系,双方互相交流关于学生的就业问题和心理问题,及时帮助学生调整好心态,鼓励他们积极面对就业压力。

五 结语

总之,疫情的发生是所有人始料未及的,其所带来的危害也是人们无法想象的。但是既然已经发生,谁也改变不了,我们就只有接受现实,团结一致,同心同德,以乐观的心态去积极应对。在疫情防控期间,最糟糕的不是疫情,而是人们的恐惧心理、消极心态。对于旅游类学生而言,同样如此,疫情既然已成事实,无法逃避,那就要勇敢的去面对,不仅积极面对疫情的肆虐,更要积极面对疫情带来的就业困境,调整好心态,刻苦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认清后疫情时代下的就业形势,制定合理的职业规划,及时与老师进行择业、就业问题的沟通交流。在实现顺利就业的同时,收获不一样的就业体验。

猜你喜欢
心理旅游疫情
战疫情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心理小测试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心理感受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户外旅游十件贴身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