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探究

2021-11-21 07:21尹田元
当代旅游 2021年6期
关键词:校企院校技能

尹田元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山东泰安 271000

引言

高职酒店管理方向人才教育,是典型的职业技术型人才培养,在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上具有专业性,针对性以及目的性等特点。为酒店行业领域输入具有高端职业素养,精确就业目标的对接型人才。将生产、运营、服务、管理知识链形成一个良性开放式循环,配合企业的发展需求。在高职院校与酒店磨合的过程中,通过实践教学的加入,让学生参与到酒店的运作中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际中完善技能的训练,熟悉产业模式,缩短酒店的培训成本。实践教学的兴起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形式体现,将教育成本与企业成本挂钩,互利共赢,共享资源并直接转化为直观的市场动能,这是职业教育领域打破陈旧模式,科学改革的创举。但由于酒店管理专业中实践教学融于企业的时间尚短,在实际操作中有很多不足之处,所以需要在教学策略中调整性的逐步完善[1]。

一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要求人才具有专业的职业质素以及实操中的专业能力。酒店行业的运营愈发规范化,向高端平台方向进军,在酒店的人力资源配置上也有了更高的需求,具有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涉外能力及高级服务能力的管理型人员有着更为紧迫的需求。酒店管理专业为酒店提供定制型人才,将教学内容集中于酒店岗位模块,以实践教学形式为载体,有机结合企业能力与技能拓展,让人才输送可以节省企业的招聘成本,将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理念通过实践教学的模式彻底融入市场,有利于国家从宏观调控角度梳理市场的脉络,更为科学地引导市场方向。

二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一)酒店行业的配合度不高

酒店行业属于服务类型行业,市场竞争极其激烈,生存艰难。酒店时刻要以最新的市场动向作为方向标,结合自然环境因素,旅游发展因素等要素,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革新经营理念,加强管理的强度与力度,所以酒店所需求的管理型服务人才标准是不稳定的,无法明确的和高职院校核定人才质量标准。同时,酒店更倾向于聘用有实战经验,做过项目的社会人才,岗位一旦确定,变动性不高。而和高职院校的合作是一项长期投入的对接工作,短期内是无法看到回报率的,酒店对于高职院校实习生的接收,是具有一定功利性的目的,锻炼的是实习生的劳动技能,而不是管理技能,实践的本质往往是实习生成为了酒店的廉价劳动力,最终导致实践教学的展开在酒店行业颇具难度[2]。

(二)高职院校与酒店目标存在分歧性

在实际的实践教学活动中,高职院校与酒店方对于实习生是有不同的期待与目标的,三者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冲突,酒店希望实习的一方起到的是提高酒店知名度的作用,让酒店享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型高端型酒店的美誉,并不喜欢实习方过多的了解企业的运营模式,干涉现有的制度与规则。而高职院校希望借由实践的机会,实现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完善,完成教学目标。彼此之间目的分歧性让合作也变得不稳定。

三 实践教学管理体系改革的策略

(一)推行高职院校教学管理体制革新

教学内容要具有灵活性,照本宣科的理论讲解只能是浮于表面的知识传授,而要推行改革,就需要与社会各类信息元素接轨。高职院校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的吸收酒店的需求,可以采取去酒店实地考察,调研及问卷调查的形式让酒店的需求更为直观的融入到教学内容和计划中来。诚邀一些酒店行业职业认证资格的专家来到高职院校进行指导,从而让实践教学工作可以在交流中吸收精华,完善整体的教学计划[3]。

实践教学要具有全面性,基本的身体素质与职业技能包括口齿的清晰程度,外语技能的掌握,基本的办公软件的操作等,对于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有着基本性的要求,心性坚定沉稳,具有和谐交流与沟通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加强专业技能的培训,针对于酒店类型的服务行业,需要规范的操作,对于不同部门之间的运作有协调能力,可以处理紧急情况,具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在质素得到全面磨炼的同时,指导学生参加专业的职业技能资格的考试,增加学生在酒店实践中的含金量,得到酒店的认可。

(二)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

实践教学与酒店的对接,需要一个负责统筹的管理中心部门,避免高职院校内部逐层的传达下,辗转出不同的要求与目标的问题。高职院校专职与酒店对接部门的设立,可以将实践教学工作规范化操作,切实的了解双方合作的彼此需求与要求,增大合作的可能性,提高合作的高效性。对于实践教学中产生的问题,高职院校也可以借由这样的专职部门进行处理与调节,延续合作的紧密性。对于实践教学结束后,酒店的反馈也可以有一个高职院校对接部门,进行及时的整理,针对集中性的问题,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改变教学的内容与培训的方式。对于特殊性的问题,管理中心部门需要第一时间对于学生进行心理疏解,了解问题,排解学生由于实践教学中产生的心理焦虑等负面消极情绪,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吸取教训,吸收经验,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有一个良性的循环,提升高职院校与酒店双方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4]。

(三)强化高职院校内外的实践活动

高职院校的实践活动不能是被动的,需要加强实践教学活动的力度和强度,提高学生对于实践教学的参与度。高职院校可以定期举办一些校内实践活动,模拟酒店宴会,开展主题技能展示会,举办技能的“PK”大赛,通过奖励的形式提高学生对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与自信心。鼓励学生在双十一及寒暑假等短假期间,参与校外的实习,让学生实际参与到酒店工作中来,从基本技能进行训练,在实体酒店的实践活动中找寻自己的定位,总结遇到的问题,结合教师的指导,为之后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项目中积累经验,增强企业的认可度,为实践教学做好准备工作[5]。

(四)实行实践教学管理工作中的考评制与责任制

实践教学管理工作可以引进责任制与考评制作为实行方式,对于学生本身能力、综合素质、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性考核与评定,对于实践教学的管理实行责任制,整合所合作酒店对于高职院校的评价,整理问题中的各环节人员问题,及时优化在实践教学工作中的短板。以多元化、科学化的方式对于实践教学工作进行管理,传颂高职院校的高水平口碑,吸引更多酒店与高职院校进行合作,引进人才[6]。

(五)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

学生对于实践教学中的心理期待往往是高于自身实际能力与经验的。希望可以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大展拳脚,将平时学到的理论知识都运用到酒店的实际生产中来,尽快的进入管理部门的角色,避开基础性的服务工作。而于酒店方对于学生实践教学需求是不能充分的满足的,针对经验尚且不足的学生,酒店希望通过循序渐进的磨练,实际能力的切实考察,去决定学生是否能够胜任管理性质的工作。这样的心理冲突需要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管理发挥出作用,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服务技能是高于职业技能之上的,服务技能是需要对于酒店整体运作进行配合与理解的。

四 结语

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是市场发展的需要,符合社会主义教育文化建设先进性的要求,具有时代的特色,推动着教育体系改革的可持续性发展。通过实践教学方向上的探索,实践教学管理体系的改革,真正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才输送质量,建立起科学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一新兴理念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市场经济的繁荣贡献着力量。

猜你喜欢
校企院校技能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