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摄影后期技术在文物摄影及旅游宣传中的作用探析

2021-11-21 07:21
当代旅游 2021年6期
关键词:堆栈景深光圈

刘 俨

甘肃省泾川县博物馆,甘肃泾川 744300

一 文物摄影的要求

文物摄影是以文物为拍摄对象,通过摄影的纪实特点,再现历史文物的艺术和科学价值[]。按照拍摄对象的特点,我们一般将文物摄影归于静物摄影的范畴。但是在拍摄手法、后期处理以及最终呈现的效果来看,文物摄影和静物摄影还是有一定区别的。

文物摄影需要尽可能真实地反映文物的色彩、形状、完残程度、质感、保存环境等,所以文物摄影最终的成片追求,和静物摄影是不同的,这也导致了文物摄影在前期拍摄和后期处理的时候,和静物摄影所使用的方法有所不同。

文物摄影中,真实、完整、实用、细节展示是最基础的要求,在此基础之上,用于宣传的照片可以追求一定的艺术性,这些都是文物摄影的要求。

二 文物摄影中几个常见的问题及摄影后期技术解决方案

在拍摄文物摄影的时候,由于拍摄环境的不同,拍摄器材的限制,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下边简单介绍一些常见的问题以及用摄影后期技术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

(一)景深合成。景深问题是文物摄影中最需要注意的问题。拍摄一件文物,景深的控制,决定着能否完整的反应器物各个部分。

比如在使用拍摄甑、碗、盆等大口径器物时,使用大光圈拍摄,往往会获得很浅的景深,导致器物前实后虚或者前虚后实,所以必须使用较小的光圈,以获得更深的景深,使文物的细节全面的反应出来。

可是光圈的选择,也并非越小越好。不同的光圈,镜头的分辨率(解析度)差距也非常大,导致画面的锐度也是天差地别。一般而言,在使用小光圈拍照时不能超出该镜头的“最佳光圈”,否则因为衍射的原因,画面的分辨率会急速下降,光圈越小,衍射现象越严重,画面分辨率越低。不同的镜头,最佳光圈是不同的。全画幅镜头的最佳光圈,一般都在f8—f16之间,使用超过f16的光圈,画面质量就会有所下降。半画幅的相机和镜头,尤其是质量较差的变焦镜头,最佳光圈并不会到达f8—f16,光圈超过f11时,衍射现象已经非常严重。

其次,为了突出文物的细节,淡化背景的影响,我们的镜头也不能离文物太远,这样即使使用小光圈,都难以把前景、中景和后景都拍摄清楚,这样就需要景深合成的技术。尤其是在器材有限制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使用Adobe Photoshop(以下简称“PS”)来进行景深合成,达到理想的效果。

景深合成,是数码摄影中一种非常常见的后期技术,一般应用于风光摄影、静物摄影和微距摄影,目的就是在复杂的环境下,得到一张前后景都清晰的照片。也就是说,景深合成可以将不同景深的照片合成为一张,以取得使用小光圈甚至超过小光圈拍摄时的景深效果[2]。

使用景深合成,可以在前期拍摄时,使用较大的光圈,这样有以下几个好处:其一,可以避免镜头的素质太差,导致小光圈时画面分辨率降低的问题;其二,在光源不完美的情况下,使用大光圈拍摄,可以使用更安全的快门;其三,比起使用小光圈,大光圈拍摄时可以更好的控制文物主题和背景的边缘,防止在小光圈拍摄时,背景过于清晰导致文物主体不突出的情况。

景深合成的步骤:打开PS,点击文件—脚本—将文件载入堆栈;点击“浏览”,加载所需要合成的图片,勾选“尝试自动对齐源图像”,点击“确定”;图片打开之后,选中所有图层;点击菜单—编辑—自动混合图层;勾选“堆叠图像”,点击“确定”;在菜单栏中点击“图层”—“拼合图像”,这样景深合成就完成了。

(二)全景接片。在拍摄长幅书画、卷轴、壁画等文物时,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拍摄距离不足,使得整个文物无法拍摄进镜头当中,即使使用广角也无法解决。

在解决这类问题时,我们一般使用全景接片来完成。全景接片,就是利用相机有限的画幅,每次只拍摄其中的一部分,后期再将这些局部照片合成,组成一幅全景照片。

全景接片,可以使用PS中的Photomerge完成,也可以在Camera Raw之中完成。在Photomerge之中拼接照片,方便手动修改拼接结果和检查错位的接缝,缺点是计算比较慢。而在Camera Raw中拼接图片则会相对快捷,只是无法手动修改拼接区域。

全景拼接需要注意的问题:一尽量使用中焦段拍摄,因为超过20mm的超广角镜头会带来大量的边缘畸变和透视变形,造成两张照片难以拼合;二相邻照片需要有30%—70%的重合部分,以方便软件后期将两张照片拼接;三建议选择相机的M档,使光圈、快门、ISO的曝光组合以及白平衡保持一致,这样后期拼接的照片不会出现不同区域的曝光或者白平衡不同,导致有明显的“边界”出现。

PS全景接片的流程:打开PS,点击文件—自动—Photomerge—点击“浏览”载入所需合成的照片—点击“确定”。

Camera Raw全景接片的流程:将所有图片载入Camera Raw—选中所有文件—在图片处单击右键选择“合并到全景图层”。

(三)画质提升。在野外文物拍摄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弱光环境中拍摄的问题。弱光环境之中,为了保证相机的进光量充足,必须选择使用更慢的快门或者提高感光度来进行拍摄。在没有三脚架的情况相爱,使用慢门拍摄无法保持画面的稳定,而提高感光度则会画质较差。我们可以使用后PS中堆栈功能—平均值堆栈,将若干张构图相同但是曝光不足或者画质较差的图片合成为一张,达到提升画质的目的。

在使用平均值堆栈时,前期拍摄的图片如果曝光量不足,可以在后期利用Camera Raw将图片的曝光量提高,此时图片的噪点增多,部分细节也会丢失,将多张这样的照片进行堆栈后,就可以有效的提升画质,同时也保证了一定的曝光量。

堆栈提升画质步骤:打开PS,点击文件—脚本—将文件载入堆栈;点击“浏览”,加载所需要合成的图片,点击“确定”,勾选“载入图层后创建智能对象”;点击“图层”—智能对象—堆栈模式—平均值。

三 掌握后期技术对于文物摄影的意义

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文物摄影的对象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在进行针对文物的摄影活动当中,必须根据拍摄对象以及周围的环境选择合适的拍摄方式,在器材的选择方面更是要准确、到位[3]。

熟练地掌握数码摄影后期处理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拍摄前期时由于器材缺乏已经环境问题而导致的诸多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博物馆需要越来越多的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来,加上数字化博物馆的建设,文物摄影在博物馆的日常工作中所占的比重逐渐增大。文物摄影拍摄出来的图片,在资料留存、藏品研究、艺术欣赏、宣传教育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4]。

四 数码后期技术在旅游宣传中发挥的作用

利用好数码后期技术,以馆藏文物、不可移动文物为拍摄主题的优秀摄影作品、宣传海报或者视频,不但在博物馆内部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还可以起到宣传、促进当地旅游业的积极作用,几张夺人眼球的精美图片,或许就会吸引一批游客前来参观。用博物馆厚重的文化丰富当地旅游活动的内涵,并且可以衍生出各类相关的文创产品。而这一切最基础的技术支撑,就是利用数码后期技术创造出来的优秀的文物摄影作品[5]。

五 结语

随着数码时代的到来,数码摄影后期技术已经是摄影技术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作为文物摄影师,应当熟练运用数码摄影后期技术的各种技术,更要掌握完整的摄影知识体系,不断地进行实践探索,提升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才能使拍摄出来的文物图片满足博物馆日常工作中的各种需求[6]。

猜你喜欢
堆栈景深光圈
关于光圈,我们需要知道些什么?
基于生成语法的句子理解机制
摄像机的景深控制及其应用
Windows栈缓冲区溢出攻击原理及其防范
缓冲区溢出安全编程教与学
提升格调的光圈、焦距设计
“0起点”专业摄影技巧与基本功训练(二)
简明FOTO词典:景深
Vonigtlander Nokton 50mm F1.1
景深在影视摄影中的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