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院校旅游人才职业素质培养探究

2021-11-21 07:21
当代旅游 2021年6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工匠考核

秦 金

河北建材职业技术学院,河北秦皇岛 066000

一 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传递从业者的某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结合旅游行业职业素养,工匠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职业技能。即从事旅游行业所具备的高质量的服务能力、主动的服务意识和灵活的服务方式等,更体现在服务质量上追求精益求精、服务技艺上追求尽善尽美的精神;第二,职业道德。即从事旅游行业必须遵循的行业规范、行为准则、职业信念等,更体现在对待工作的专注、严谨、踏实、敬业和负责任的态度;第三,职业素质。即从事旅游行业应具备的创新思维、团队协作精神、应变能力等[1]。

二 高职院校旅游人才职业素养培养呼唤工匠精神

近年来旅游业快速发展,成为最具潜力的标志性产业,但频频出现旅游服务人员道德缺失引发的强迫购物、乱收费、乱涨价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旅游经营秩序,阻碍了我国旅游业健康发展。要使旅游行业保持健康发展,旅游从业者的作用至关重要。旅游从业者应具备专业、严谨、敬业和负责的职业素养,这正是旅游行业呼唤的工匠精神。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是培养高素养旅游专业人才的摇篮,以立德树人为背景,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德技兼修的旅游人才,对于建设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旅游人才队伍具有重要意义[2]。

三 高职院校旅游人才职业素养培养现状

(一)旅游职业素养培养体系滞后。一方面,目前工匠精神引领的职业素养培养大多为设置思政课程和职业教育课程,多采取课堂讲授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口头灌输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过于死板生硬,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课堂讲授不能很好地将专业知识、工作经验充分结合职业素养培养,职业素养培养体系缺乏系统性[3]。

(二)旅游职业素养考核评价机制有待完善。一是着重考核学生的职业技能,而缺少明确的对旅游职业素养的考核标准,更无法体现工匠精神在考核评价体系中的融入;二是由于岗位或职责的不同,体现职业素养的标准无法统一界定;三是学生、教师、企业等多方共同参与考核评价,评判标准不一致,量化考核具有片面性和主观性。

(三)旅游职业素养培养的师资团队组成偏单一。目前从职业素养培养师资团队来看,多以学校专职教师为主,教师数量相对不足,高层次人才或专业人才缺乏,教师梯队结构存在较大的优化提升空间。同时,行业、企业专职教师相对缺乏,对于具有行业、企业丰富经验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

(四)旅游职业素养培养缺少文化环境支撑。对于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来说,文化育人的氛围相对淡薄,而学习文化、就业文化、创业文化等氛围相对浓厚。工匠精神的文化育人作用没有被充分的重视起来,并且使工匠精神在校园文化的打造过程中失去了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导致工匠精神为主线的职业素养培养缺少相应的文化氛围支撑[4]。

四 基于工匠精神的高职旅游人才职业素养培养策略

(一)工匠精神作引领,搭建“双目标”培养体系。高职旅游专业应以工匠精神为引领,重新定位职业素养培养目标。从传统显性的职业技能作为主体的培养目标,变为显性与隐性的职业素质高度融合的“双目标”培养体系。在培养职业技能的同时,使学生不断吸收职业道德、职业习惯、职业操守等精神“养分”,全面提高旅游人才职业素养。

(二)以工匠精神作为主导,完善职业素养课程体系。一是完善思政课程类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结合教材和信息化教学手段,不断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等工匠精神为重点的内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二是结合旅游专业课程,在理论和实践教学中,融合工匠精神,注重职业道德、职业操守等职业精神的渗透;三是通过文学、文化类课程,培养学生旅游融合文化的理念,培育人文情怀和文学素养。

(三)进一步完善工匠精神为主线的职业素养考核评价机制。从高职院校的教育特征上看,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也是职业素养培养的一个过程,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也是贯穿了高职旅游教育过程的始终。那么对于学生在校期间职业素养进行有效地考核与评价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应从多角度出发,建立第一课堂结合第二课堂,校内结合校外,学校结合企业,教师结合学生等多维度、多层面的评价机制。

(四)组建以工匠精神为引领的高素质师资团队。组建一支德艺双馨的高素质工匠型教师团队在人才培育中起着关键作用。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应与企业共同创建师资培训平台,一方面鼓励学校专职教师到行业企业实践,另一方面全面支持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学习培训,进而培育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高超的职业技能,熟悉岗位标准、服务流程的工匠型师资团队,更好地提升职业素养培养质量[5]。

(五)打造工匠精神为内涵的职业素养培育文化。营造较强的文化氛围,需要高职院校从校园内和校园外两个方向同时进行。在校园内,创造有利于旅游专业学生对工匠精神充分理解、传承、发展的校园文化。在校园外,与行业企业合作,在学生中树立工匠精神标兵,让学生体会榜样的力量,同时大力宣传优秀企业文化和企业优秀员工的工匠精神,从而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职业素养文化培育氛围[6]。

五 结语

总之,高等职业院校旅游专业职业素质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的实现,需要各个环节的完善和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只有坚持不懈地在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把职业素质贯穿到其中,才能最终实现旅游专业职业素质培养的成功。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工匠考核
90后大工匠
光影视界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工匠神形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致敬!老工匠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