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融入廉政文化教育研究

2021-11-21 10:56段立颖
大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职业规划廉政教学内容

段立颖

(云南民族大学 体育学院,云南 昆明650500)

廉政知识融入高校职业规划教育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客观要求之一,是大学生规划职业生涯工作的主要内容。高校的职业规划教育是有目标、有规划、有构造的培养大学生的认知与技能,是促进个人发展的教育活动。廉政文化历史悠久,蕴含着丰富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方面的文化教育资源与先进思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除了引入西方思想理论之外,更要重视从廉政文化中吸收优秀的文化元素。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概述

国家教育部门明确规定,把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作为高校的必修课程。按照我国职业规划协会的概念:大学生的职业规划是指在学生大学中有序开展职业规划的过程。主要涉及大学时期的学业计划、职业规划,其中职业规划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大学时期的学业生涯质量,以及学生求职就业的质量。从规划职业的视角出发,该阶段主要为职业的发展准备时期。在个人和组织因素相结合的基础上,对自身的乐趣、喜好、特长、潜能等加以综合分析,并根据社会的发展趋势、社会需要以及学生个人的理想和志愿,选定适合自己的发展路线,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融入廉政文化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廉政文化素养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大学的重要课程也是必修课程,将廉政文化融入该课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诚信正直的优秀道德品质。当下,大学廉政文化教育不容忽视。其一,高校对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将专业知识教育作为重点讲授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忽视文化的学习;其二,不少大学生的廉政意识较为薄弱,部分学生对社会不正当风气视若无睹[1]。在职业规划课程中融入廉政文化对于提升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尤为重要。加强廉政教育能帮助大学生认清这些腐败问题,从而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与是非观,培育遵纪守法、诚实正直的精神品质。高校应将大学生的思想廉政知识有效融于职业规划课程之中,为大学生日后的学习与就业提供正确的思想观念,这对高校培育我国优秀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有着重大意义。

(二)有利于提升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操守

高校教育工作者可分为两种类别:一是高校领导;二是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学校规模的日益扩大,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亦逐渐加强,少数校领导以权谋私、滥用职权,如果这些腐化的问题在学校逐步扩散,将较大程度影响学校名誉,阻碍学校构建廉洁、清正的校园环境。在大环境的影响下,部分教师难以抗拒名利和金钱利诱,甚至突破了传统的道德底线,不利于学校良好风气的建设。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应严厉整治校园内各种不正当风气和违法乱纪等行为,用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来扫除这些阻碍大学生职业规划发展的障碍。一方面,提高教育工作者对腐败的认知,并强化反腐倡廉的意识;另一方面,正确规范教育工作者的行为意识,号召全校教师形成良好的职业操守,涵养高尚品德,增强廉政文化在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中的有效应用。

(三)有利于构建文明、清廉的和谐校园

在高校内尤其是职业规划课堂中开展廉政文化的教育教学工作,不仅可以构建清廉的教学环境,还能为大学生今后的求职工作带来不可小觑的帮助。我国教育领域正处于改革时期,其制度、体系、结构等还没有健全,要想抵御现实生活中的不良风气,高校应进一步推动廉政文化建设,在校园内构建良好的道德风尚,用清正廉洁的优秀文化丰富师生的精神境界,为校园的和谐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中度过,高校的校园环境和文化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和未来的就业。校园文化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规范言行举止和高尚的品格。将廉政文化融入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中,并不断推进学风、教风和校风的建设,可帮助学生涤荡不良的社会风气,培养学生公平公正、清正廉洁的精神,建设和谐有序的校园环境。

三、职业规划课程中廉政文化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廉政文化教育能力有待提升

高校职业规划课程普遍存在“兼职”情况,即由辅导员或学生处、就业服务中心教师组成,由于教师流动性强且事务繁琐,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进修课程理论知识,导致教师自身理论素养不足。大部分教师对廉政文化的教育经验不足,也没有很强的认同感,在教学过程中无法将职业规划课程与廉政文化有效融合。

(二)实践性不足

虽然部分高校已有意识地将廉政文化融入职业规划教学中,但具体落实情况尚不理想。在职业规划教学活动中,部分教师仍采用单一讲解教材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在职业规划课堂中被动接受廉政文化知识与职业规划的理论知识;职业规划的课堂知识过于枯燥,导致学生学习兴趣匮乏,在职业规划教学活动中缺乏主动性。在实践性不足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虽已对廉政文化有所了解,也已掌握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却因缺乏实践经验,无法将文化因素融入职业规划中,教学效果不明显。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落后

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内容无法与时代发展脚步相吻合,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的落后致使学生无法对廉政文化进行系统学习,也无法掌握新时代理念。在教学方式上,部分教师缺乏运用新媒体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意识,在课堂上仅借助电子课件开展教学活动,并没有从根本上丰富教学内容,仅仅是改变了教学内容展现的形式,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隐性工作量,对教育工作也并没有起到积极促进的作用[2]。

四、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融入廉政文化教育的策略

(一)提升教育者的廉政文化素养

高校作为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教学的重要基地,其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对待廉政文化的态度将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对待廉政文化的态度。专职教师和辅导员自身的文化风韵、人格素养、廉政文化修养就是一种独特的教育资源。高校可以通过学习、研究、沟通、讨论等形式有意识地加强大学生职业规划教育队伍廉政文化意识的培训力度,逐渐增强其文化素养水平。教师要明白廉政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其中的生涯理念,提高自身知识水准和职业道德涵养,保持高尚情操,遵守职业道德准则,教师要切实做到不仅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文化水平,还要有优秀的道德素质,这是廉政文化能否融入职业规划教育的关键。

(二)精心设计教学环节

教学结构方面,将廉政文化教育融入职业规划教学内容中,其中涉及品德与诚信教育、反腐倡廉教育、创新教育等。在课程目标方面,将廉政文化中的具体内容内化到课程教学中,加深学生对廉政文化知识的了解。教学内容方面,努力拓展和巩固廉政知识素材,寻找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对廉政文化加以透彻阐述,并予以具体说明[3]。教学模式方面,要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状况,正确把握教学技巧,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营造自由和谐、共同参与的学习气氛,提高教育教学的有效性。高校可以开办将廉政文化与职业规划教育相结合的课程,让学生观看职业规划教育类电影和媒体专栏专题等,使得更多的大学生以各种方法、渠道接受职业规划教育。

除旧布新,运用新的媒介教学方式,加强课堂教育。教师应积极运用新媒体教学模式,熟练掌握使用技巧和方法,最大程度地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和功能,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教育者也可以运用微信、贴吧等多种形式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4]。高校还可以搭建微博、公众号等平台,把廉政文化和职业规划教育资源的知识,以学生平时接触的文化形态加以宣传,让学生体会到廉政文化和生涯规划知识的魅力。教师也可以结合热点新闻和职场环境,举办主题活动,让学生进行讨论,以此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准,培养学生团体合作精神、社会公德意识和专业敬业态度。

(三)带领学生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丰富教学内容

在高校职业规划教学中融入廉政文化不能仅依靠教师讲授理论知识,还应积极带领学生深入调研廉政文化的内涵,培养学生对廉政文化的独特见解,深入贯彻廉政文化对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积极影响。教师应将学生实时了解的廉政文化进行梳理汇总,并以此为根基创新教学内容。高校可通过与相关企业合作的方式,丰富学生实践经验,为学生创造将职业规划的理论知识与廉政文化融合运用的平台,为将来的就业夯实基础。

如何将廉政文化与职业规划的教学内容相结合是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专业教师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全方位发展人才,对廉政文化进行深层次探索,挖掘廉政文化中蕴含的与职业规划专业相关的教育资源,以此作为丰富职业规划专业教学内容的基石,实现廉政文化与职业规划专业的共同发展,为职业规划专业教学营造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氛围。

(四)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大学生职业规划教学,将廉政文化融入学生学习生活中

学生接收外界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教师应提高在职业规划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如可借助微信、微博、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技术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使职业规划教学不再仅局限于课堂讲授。教师无法一次性掌握众多学生对廉政文化的了解程度,可组建廉政文化研究工作室,并打造工作室专属公众号,对廉政文化进行全方位宣传讲解,帮助学生深层次了解廉政文化,为廉政文化融入高校职业规划课程教学提供根本保障[5]。教师应整合网络中廉政文化各种表现形式的教学资源,如与廉政文化相关的图片、宣传片、电影等,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学习,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廉政色文化宣传工作中的价值,将廉政文化融入职业规划课程及学生学习与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廉政文化影响学生思想观念,在培养学生对未来职业规划的基础上加强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与远大志向。

(五)将廉政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潜移默化影响学生

校园文化具有隐性教育价值,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自身行为模式与思想观念。校园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校的精神文化。优质的校园文化可引导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完善学生品德心理结构,高校校园文化也是在职业规划教学中融入廉政文化的重要媒介。在校园环境中融入廉政文化可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使大学生直观感受廉政文化的内涵。高校可定期举办以廉政文化为主题的校园活动,为学生切身感受廉政文化提供平台。教师应避免在职业规划教学中融入廉政文化过于理论化,使学生实际体会廉政文化内涵。

五、结语

廉政文化具有独特与重要的历史地位,在高校职业规划教学中融入廉政文化对培养中国优秀人才具有积极意义。职业规划涉及多方面知识,教师应积极创新其教学方式,立足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深入研究廉政文化的内涵,通过挖掘廉政文化中蕴含的教育资源,丰富职业规划专业的教学内容,为廉政文化融入职业规划课程教学提供根本保障。教师应积极利用信息技术丰富廉政文化的宣传方式,使廉政文化全方位融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推动廉政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廉政教学内容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廉政教育走“新”更走“心”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廉洁文化新春行川城劲吹“廉洁”风
“廉政”一词为晏婴首提
浅谈大学职业规划教育的价值、问题及对策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论用职业规划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