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组合作模式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方法分析

2021-11-22 02:41袁宝权
读与写 2021年12期
关键词:作文语文课堂

袁宝权

(甘肃省静宁县城关小学 甘肃 静宁 743400)

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应该是生动、开放的,但是在实际的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课堂中,部分教师仍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作文不仅没有和生活密切相关,学生也在课堂中被动的吸收知识内容,导致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课堂枯燥无味。而小组合作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恰恰能改善这一问题,在推动语文写作教学课堂进行师生互动的同时,还推动了学生之间想法的互相交流。

1.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模式的意义

小学阶段的初期教学目标是要让学生养成规范的学习习惯,奠定牢固的语文基础。而小学阶段后期的教学目标就从奠定学生的基础转换为让学生独立深入思考。高年级的学生位于学习的重要阶段,不仅学生本身拥有丰富的想象能力,对未接触过的事物也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如果教师能够促进学生培养独立的探究思考能力,就可以在某种意义上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1]而小组合作在语文写作课堂中的应用,就有利于在课堂中适应学生的年龄发展规律,通过在小组内的互相协作,学生会在教师和同学的心中获得及时的肯定,慢慢的学生就会逐渐提高对写作的热情,进而提升在语文写作课堂中的参与度。

2.基于小组合作模式的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2.1 通过合理的小组划分,提升学生语文写作的效率。小组合作在课堂中的有效应用主要依靠小组成员的合理分布,合理的小组划分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效果能否达到理想程度。特别是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来讲,不合理的小组成员分布是无法提升学生的语文写作效率的。但教师在平常的语文写作教学中,会不可避免的面对学生进行小组划分的问题,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都是不同的,如果教师不能合理划分小组,就会使学生逐渐降低写作的热情。所以,针对以上的问题,笔者主要针对作文内容和学生特点两个层次来说明对小组的划分,教师要从综合方面来思考,进而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和水平。例如,教师可以把“雨”作为语文写作教学课堂的主题。第一个层次可以从作文内容进行划分,可以把记事和写景作为两个出发点。主要写景的学生又能够划分为“春雨、夏雨、秋雨、冬雨”,而记事的学生就可以从发生在不同季节雨天的故事进行记述。这种小组形式的划分,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作文主题的理解,还可以依据自己所擅长的部分进行相关的写作。第二个层次可以从学生的特征进行划分,这里所说的特征就是说学生的性格特征、喜好以及知识储备等。不同特征的学生在一个小组中,可以让学生之间进行取长补短,最后讨论出的结果也会更具有综合性。同时小组内的学生也可以在取长补短中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这种划分形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在课堂中写作的效率,还可以提高学生课堂写作的质量,进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2]

2.2 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增加学生的写作素材。对于位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使学生独立发现生活中的写作素材,常常会受到各种条件的影响,写出来的作文内容也是同样的刻板无味。但是小组学习却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可以把小组作为学生分享素材的平台,每天都可以像自己的同学分享自己的作文素材和生活趣事,让每个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素材积累,使自己的作品更加耐人寻味。所以教师要重视小组合作在写作课堂中的应用,推动学生互相交流,积累素材。

2.3 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讲评,提升学生写作的综合水平。讲评是语文写作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阶段,但在传统的写作教学课堂中,讲评作文往往是教师独自完成的,学生只是在倾听教师的评价。但是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讲评,就可以改变以往教师独自讲评的情况。[3]学生在讲评过程中不仅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还可以意识到别人的长处,向别人学习,进而提升自己写作的综合水平。例如,教师在完成“春天”主题的写作之后,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对作文进行讲评。学生通过这种流程,不仅可以让学生发现自身作文的不足,还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自身和其他同学的差距,进而提升自己写作的综合水平。

3.结语

小组合作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作文课堂的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教师在平常的教学课堂中,要依据学生的特征和学习水平等,通过小组合作的模式帮助学生积累更加丰富的写作素材,掌握更多的写作方法,从而奠定自身的写作基础。

猜你喜欢
作文语文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美在课堂花开
嘻游课堂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