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导促学模式下的小学美术教学策略探讨

2021-11-22 14:31赵晓萌
名师在线 2021年10期
关键词:绘画美术能力

赵晓萌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小学(仙林湖校区),江苏南京 210000]

引 言

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美术教学逐渐得到家长和教师的重视。为了提高学生美术素养和艺术水平,教师不仅需要按照教学要求合理开展小学美术教学,还应加大以导促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力度,从而促进小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1]。

一、以导促学模式下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性

教师巧妙地应用以导促学模式,不仅可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还能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和综合学习能力。学生在学习各项美术知识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阻碍,教师应借助以导促学模式发散学生的美术思维,继而为推进小学美术教学良性开展提供有力支持[2]。以导促学模式下的小学美术教学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解决各项问题的能力,能够优化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可以更深层次地学习美术知识。当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而学生回答错误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求正确的答案,以此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和积极性,确保学生可以专注地学习美术知识。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以导促学模式是非常有益的。

二、以导促学模式对传统课堂教学产生的影响分析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并不能参与教学目标的制定,只能被动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所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效率并不高。要想改变这一现象,教师必须灵活运用以导促学模式,帮助学生认识到教学目标的意义和价值。每位学生的知识背景、认知水平都各不相同,对知识的领悟能力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只有让学生明确了总体学习目标之后,教师才能够引导其自由制定个人学习目标,从而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3]。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单一的课堂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异常呆板,教学模式存在机械化、程式化等问题,学生只能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机械式绘画,无法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在以导促学模式下,教师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其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艺术创作,能够提高学生创作的整体水平。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的教学总结由教师来完成,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如果将学习结果的自我反思交给学生来做,就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我反思的机会,提升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从而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以导促学模式更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能显著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苏少版四年级上册美术第一课“冷色和暖色”,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认识三原色的基础上对色彩分类进行了解。根据人们视觉对自然的经验感受,色彩分为冷与暖两大色调,冷色与暖色中的冷暖关系是相对的比较关系,而在两大类的内部也有冷暖对比的因素。冷色与暖色中不同的色彩能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在教学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一些色彩对比比较强烈的图片,使其感受冷色和暖色的区别,并引导他们在绘画中运用色彩的明度变化对比和调子的表现特征绘画出能表达自己情绪的作品。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真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水平。在以导促学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不断转变思想观念,营造民主和谐的美术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形成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良好氛围,从而增强学生的个性化特点,使作品样式更加丰富多彩,进而提升整体教学质量。美术是一门个性化的教学科目,因此,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时,教师不仅需要将学生的个性化美术思维全面表现出来,还应引导学生在个性化思维下深入学习美术知识。同时,教师还应对学生现有的美术素养进行优化调整,在促进学生之间互动交流的同时,发挥以导促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现实作用,从而确保小学美术科目个性化教学目标落到实处[4]。

三、以导促学模式下小学美术教学的应用策略

(一)引导学生学以致用,提高绘画能力

小学阶段开展美术科目教学时,教师不仅需要提升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掌握程度,还应保证学生在美术知识支持下学以致用,从而提升学生的绘画能力,同时提升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和参与度。以导促学模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避免“灌输式”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和绘画能力产生不良影响,还能解决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高学生对各项美术知识的掌握程度,提升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学习能力。

(二)引导学生想象创作,提高创新能力

在传统的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通常会让学生模仿图片进行绘画,这种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想象力的发挥,毫无新意,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因此,以导促学模式下,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大胆放手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进行创作,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美术课上体会到绘画的乐趣。在学生绘画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其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通过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去尽情地创作,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绘画能力。如果教师让学生进行自由创作,学生就能够充分运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和技巧来进行创作,画出不同的、有想法的绘画作品。

(三)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提高理解能力

在开展美术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美术知识的具体表现和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提出合理化问题,并在学生深入解决美术问题的条件下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由于小学生思维能力尚处于发展中,教师所提问题应简单易懂,避免学生在解答各类美术问题时出现思维混乱和综合学习能力下降等问题。同时,教师应加大以导促学模式在问题教学情境中的应用力度,引导学生进行充分思考,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能力,为推进小学美术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持。

例如,在教学苏少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上册第一课“参观和旅行”时,教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以此加大学生对旅游过程中事物和人物的关注力度,在使学生全面掌握大自然和生活之间关系的同时,逐步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继而为推进相关教学顺利开展提供有力支持。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自身旅行过程中的所见所闻通过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加深学生对美术多样性的理解,同时还可以促使学生灵活应用美术术语将自身对各类美术作品的理解和真实感受表达出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出发感受自然之美,进而提高学生对美术的理解能力。

结 语

小学美术教育不仅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激发学生绘画兴趣、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陶冶学生情操的一门必修课。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有效运用以导促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创新能力、理解能力等,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绘画美术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欢迎订阅少儿美术杂志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