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游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2021-11-22 14:31李华英
名师在线 2021年10期
关键词:教师应游戏幼儿

李华英

(福建省福清市百合幼儿园,福建福清 350300)

引 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新时代对新型人才提出了十分明确的要求,其中拥有独立健全的人格、良好的道德品质、优秀的学习能力、出色的创新意识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可见,社会对人才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十分重视。因此,在幼儿教育时期,教育工作者就应致力于培养幼儿的学习意识和学习能力,用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的游戏方式,来有效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发展。

一、游戏活动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一)提升幼儿的语言能力

教师应积极开发角色游戏,实现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在所有游戏中,角色游戏可以说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类型之一,因此,在实现幼儿语言活动游戏化的过程中,教师可积极采用此种游戏类型。首先,教师要注意环境的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是实现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环境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幼儿的成长与环境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应努力为幼儿创设一个场地多元、和谐、舒适的环境,引导他们敢说、想说、有机会说。在正式开展游戏活动前,教师可先引导幼儿自主选择、自由讲述自身的一些想法,以及自己想要的游戏规则是怎样的。其次,教师要帮助幼儿丰富生活经验。教师要熟悉各年龄段幼儿的发展水平,将《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各领域发展目标熟记于心,熟悉每位幼儿的游戏情况、喜好,在游戏中鼓励幼儿表达自身想法,认真观察幼儿的游戏过程,梳理不同年龄幼儿的游戏水平。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做一名观察者,以拍照、录像的形式,观察并真实记录幼儿的游戏行为:幼儿是怎么玩的,游戏中的状态如何,幼儿选择什么材料玩,怎么使用材料进行游戏,在游戏中出现了什么问题,他们是如何进行交流的,等等。教师应专注观察,克制主观臆测和干扰,发现幼儿的闪光点。最后,教师应重视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现代教育理念中,幼儿是游戏中毋庸置疑的主体,因此,在游戏中,教师应鼓励幼儿自己解决一些困难和问题,最大限度地放手和最小限度地介入,做一名游戏的观察者和幼儿游戏故事的对话者,为其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1]。

(二)增强幼儿的自信意识

游戏是一种趣味性较强的活动,同时幼儿在完成游戏任务时也能够获得相应的成就感。幼儿在做游戏的过程中,不仅愉悦了身心,排解了不良情绪,还在不同的游戏规则中找到了相应的游戏方法,在玩耍的同时提高了自身思考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教师可以制订相应的奖惩制度,来提高幼儿的成就感,培养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在做游戏时能遵守游戏规则,并积极主动地投入游戏活动中。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对幼儿来说有着深远的影响,从小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有助于幼儿在日后遇到问题时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从而让幼儿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为形成优秀道德品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丰富幼儿的情感体验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我国学前教育改革始终坚持的方向。《指南》明确提出“要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指明了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不仅能理解游戏内容,满足自身视觉和听觉的需求,还能感受一些直观的、直白的情感。教师可以在幼儿游戏中带领幼儿观看一些有趣的幼儿动画片,让他们通过简单的故事领悟一些较浅显的人生道理。在遇到一些较难懂的游戏规则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将教育内容的难度降低,以便幼儿理解。幼儿可以在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中认知最为直观的真、善、美,培养自身的是非观,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

二、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

(一)丰富游戏内容,发展游戏形式

在幼儿教育游戏活动中,笔者引入了“安吉游戏”。为了弥补一直以来幼儿游戏方式和内容单一的缺陷,笔者从日常游戏活动入手,不断丰富游戏内容,让幼儿在各种各样的游戏形式中领悟各种游戏的魅力。笔者还在游戏中融入更多的知识,不断丰富游戏的内涵,根据幼儿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特点,不断提升游戏的难度,从而达到与时俱进、因材施教的目的。在一些手工实践活动中,笔者会致力于培养幼儿的全局观,让幼儿通过看图片、视频的方式,对自己即将开展的一些实践活动有一个大概的认知,最后将大量的活动空间留给幼儿,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判断去寻找相应的材料,进行初步的探索和尝试。

幼儿在动手的过程中,不断将自己的想法和游戏任务相结合,从而构思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手工方式,领悟到爱、冒险、喜悦、投入与反思的游戏原则。例如,笔者在开展区域活动时,根据幼儿的需要,把有的区域延伸到走廊或户外。材料是游戏得以开展的必要条件,大量的、品种多样的积木、木板、梯子、小车、涂鸦工具、沙水工具、锅碗瓢盆等可移动、可组合的低结构材料,通过各种收纳层架在游戏区就近分类投放,保证了幼儿有材料可玩、可及可得。所有材料幼儿都能“看得见、拿得到、放得回”。在这个自由开放、时间充裕、材料充足的自然游戏场中,幼儿是游戏的主人,玩什么、和谁玩、怎么玩都由他们自己决定、安排。幼儿可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方式,有的幼儿还加入了“滚筒乐”游戏,不断产生更多有创意和趣味性的新玩法,在游戏中形成了合作意识和学习品质。

(二)游戏融入教育,提高游戏效率

一个有趣的游戏,总能从多种角度给予幼儿不同的启发,因此,教师应更好地利用这些游戏资源,让幼儿尽可能多地得到最大化、最优化的学习体验,培养其学习品质。

例如,教师在幼儿音乐游戏中,可以结合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添加一些有趣的音乐小游戏,将该民族的特点、服饰、景色等因素放到游戏中来,让幼儿进行知识问答和闯关游戏。同时,教师也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创意戏剧排练,让幼儿观看一些创意戏剧视频,试着通过合作和学习将其表演出来。这样一来,幼儿在音乐活动中,不仅得到了音乐艺术的滋养,还开阔了眼界,通过观看创意戏剧,自身的音乐素养和社会品质得到了提升。这有助于幼儿积极价值取向的形成,在各种游戏活动中不断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将幼儿教育的意义和作用最大化地展现出来。

(三)灵活创新游戏模式,增强幼儿情感体验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和国家强大必不可少的因素,在幼儿游戏中,要想更好地对幼儿进行因材施教,使游戏活动的作用最大化,必然少不了教师的不断创新,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应灵活地引导和启发幼儿。幼儿犹如一张白纸,当我们用情感的画笔进行描画时,他们会愈加灿烂多彩,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注重增强幼儿的情感体验,不断激发幼儿的自主学习兴趣和欲望。

结 语

总之,在幼儿教育中,笔者不断探索更为有效的游戏方式,将更多的空间留给幼儿,通过区域游戏、积木建构游戏、滚筒游戏、角色游戏,培养幼儿的学习品质,给予幼儿更多的机会,让幼儿的幼儿园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猜你喜欢
教师应游戏幼儿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