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及人才开发策略探讨

2021-11-22 14:50蔡雪梅广西国有七坡林场
现代经济信息 2021年12期
关键词:人事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蔡雪梅 广西国有七坡林场

人力资源管理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选人用人的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为新时代选人用人工作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如今处于信息化时代,外资、合资、私营企业也在日益壮大,以至于国企企业面临着许多竞争,而人才资源的格局也慢慢走向了多元化,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才流失也是迟早会发生的事。为此,国有企业需要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广纳人才,以此来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及人才开发的概念

人才开发是以人文本,由企业外部进行招聘、人才选择、职业技能培训、员工奖惩机制等方式来挖掘员工的内在潜能,从而加强员工的专业素养,使其能够达到企业用人的要求,同时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人才管理的质量,确保员工与企业成为双方的最佳选择。

二、新时期人才类型以及素质

首先,创新型人才。在新时期的背景下,企业需要进行不断地优化和创新,才能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而所谓的企业创新其实也就是人才能力的创新和发展[1]。对此,创新型人才能够有效促进企业发展,再加上创新型人才所具备的创造力和独创性,能够及时地发现问题,找出解决的方式,他们一般都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以及丰富的实践能力。

其次,应用型人才。该人才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并且可以通过已知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来解决企业生产中的问题。应用型人才可以说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也是保障企业能够顺利进行的运行者。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突出其优势,使其能够发挥自身的最大作用。

最后,复合型人才。该人才在企业中具有较大的发展潜能,而且在某个方面也有着超出常人的能力,更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对此,复合型人才自身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丰富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企业中担任多职。由此也可以看出,复合型人才是企业经营发展的财富。

三、新时期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及人才开发策略

(一)提高自身的思想认知,构建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理念

明确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可以说是新时期国企人力资源管理和人才开发的基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这些都在告诉我们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化生产的引擎。对此,必须要正确认识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价值与意义,并坚定人才是企业的第一资源,使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经营能够站在同一层面上,进而完善以往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以发现、引入、选择、培养为突破点,引入大量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以此来确保人力资源的强大,从而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构建关于经营者的决策制约机制

该机制也是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关键所在。在国有企业中,涉及着方方面面的制约关系,而构建关于经营者的决策制约机制,不仅能够使国有企业具有社会注意公有制,还能确保经营者的选拨符合市场发展的规律和科学有效性。对此,想要有效实施该任务,则需要依靠具有权威性的人才评估来完成[2]。所以在选拨经营者时要由政治、科学以及行政三方面共同制约,从而才能建立科学合理的标准制度体系,而这也可以说是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主要问题。那么如何解决上诉问题,具体如下:首先,在思想理念上可以以邓小平同志所提出的“三个有利于”为评选标准,以此来制约、协调三者;其次,构建国有企业经营者的任职资格标准;最后便是借用三维权力,若是有一票否决,便不具备资格。

(三)建立经营者的奖惩制度

虽然国家在近几年提出了相应的积极政策,也鼓励相关企业来试点,但从试点的结果来看,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和优化。其一,需要实施激励性的年薪制度活动;其二,慢慢融入股票期权等具有长久性的激励制度,以此来提高经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其三,改革公司的制度,优化法人治理公司的手段,进一步监督高层经营人员的工作情况;其四,借助会计等机构仔细审核企业,保障企业业绩的真实性,并再此基础上提高奖惩制度的科学合理性;其五,建立国有企业经营者责任追究制度体系,加强企业经营者规避风险的意识;其六,落实经理人市场的规范性,使其能够长久发展,从而提高经理人的有效性以及市场性[3]。

(四)深入挖掘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

强化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目的便是为了深层次挖掘、激发人的工作热情、能力以及创造力。在国外许多心理学家通过管理实践得出了双因素理论、公平理论以及期望理论,在这些理论中我们可以获得大量的参考内容,并且还能以此为基础,拓展更多人力资源开发的渠道。其一,构建适合的组织目标,并规划好企业发展方案,将组织目标逐步分解并落实,这样组织目标与相应的职工便能进行有效融合,从而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主动性;其二,组织职工代表大会,采取公平、民主的管理形式,让职工也能参与到企业决策、管理当中来,以此来挖掘职工的创造能力;其三,尊重、支持、信任干部职工,让职工得到满足感,进而激发职工积极向上;其四,培训、锻炼职工的专业能力,确保人才队伍的强大,突出优秀人才的优势,完善不足之处;其五,借助奖金、工资、激励制度,激发职工的良性竞争力;其六,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营造舒适和谐的文化环境,拉近职工之间的距离,提高凝聚力[4]。

(五)强化人事部门工作职能的转变

强化人事部门工作职能的转变也是保障人力资源高效开发的根本。对此,国有企业人事部门必须要从根本上实施“四个转变”。其一,转变传统思维,优化以往机械传达、实施上级文件政策的固定思维,将其改成为根据实际开发人力资源创新的现代化思维;其二,转变以往人员录用、工资管理、晋升等比较具体事务性的传统思维,树立以企业发展为基础,引入高质量人才、凝聚复合型人才的创新型思维;其三,转变重视管理,轻视服务的思维,建立“人才至上”的思维,将国有企业人事部门打造成“人才汇集”的场所;其四,转变人事部门孤立且封闭的传统化思维,构造人事部门也能参与到企业规划、发展、决策的思维[5]。通过上述四个转变,不仅能够优化管理者和人事部门职工的思想,还能创新工作模式,提高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效率。

四、结语

在新时期的背景下,国有企业想要得到更好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的支持。为此,企业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需要不断优化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制度体系,借助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与效率,加强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使国有企业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人事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企业人事部门有效推进全员绩效考核的措施探讨
新时期事业单位人事工资档案管理研究
高校工会与人事部门协同共建和谐人事劳动关系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提高医院人事部门执行力的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