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高中校园篮球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1-11-22 15:03揭小钧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灌篮 2021年33期
关键词:校园篮球篮球运动器材

揭小钧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一、引言

校园篮球发展的背景下,按照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的要求,总结A高中在高中校园篮球活动开展实践中的经验与优势,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了解A高中校园篮球开展情况,推动A高中的高中篮球课程教育模式的建设,提出校园篮球促进方案,为景德镇篮球培育后备人才提供参考,为景德镇其他园篮球提供经验。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A学生参与运动基本情况

1.学生参与喜爱运动项目状况

A高中学生参与运动的喜爱项目分布较为宽泛,其中在喜爱的运动项目中,篮球为33%,共181人,男生26%,为143人,女生7%,为38人,篮球是在考查中最受喜爱的项目。在实地考察中,大部分学生都在篮球场地运动,甚至有很多围观学生,只有少部分学生在其他场地运动。由此可见,篮球运动在学生中倍受青睐,是所有项目中群众基础最好的,这也为校园篮球在学校的发展与推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2.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动机调查

在对部分学生的访问中,学生很多参与篮球的动机都是因为在体育课的被动学习,虽然部分学生还有喜爱篮球运动,但篮球课程质量的好坏也是提高学生对篮球运动积极性的关键。

3.学生课后进行篮球活动次数

21.2%的人从来不参加篮球活动,大部分是注重学业或者家庭注重学业以及不喜爱篮球运动的学生,其中不参与的女生占69%,男生仅有31%;47%的学生每周会进行一到三次,19.4%的学生每周三次以上,还有12.4%学生每天都会进行篮球运动,由此说明有78.8%学生每周都会在课后参与篮球运动。所以校园篮球的开展对A高中学生而言,将是很受欢迎、且易开展的体育项目。校园篮球的开展对A高中学生而言,将是很受欢迎、且易开展的体育项目。

4.学生参与篮球运动主要方式

女生主要参与方式人数最多的是学校体育课,有92人,但除了体育课能参加篮球,其中人数占比最多的方式是独自练习为30.2%,说明在A高中对篮球运动喜爱的同学很多,他们愿意花费时间独自练习篮球。但是经过对部分学生的询问,发现独自练习的学生,主要方式以课余锻炼时间和假期时间去练习;学生平时学习任务重,没过多时间参与体育锻炼,只能通过体育课体验、参与篮球运动,仍有41.1%的同学只能将体育课和组织性活动作为主要方式参与篮球运动,因此学校需要重视篮球体育课程教学的质量和课时数量以及发展女生在篮球活动中的项目,尽可能提高篮球教学质量、增加课时以及女生对篮球活动的参与度。

(二)A篮球运动开展情况调查

1.师资力量情况

1)体育教师年龄分布

体育教师共6位,全为男性,年龄的结构分布比较合理,青年老师的分布比较合理,共4名。既有较多的青年教师作为主要师资力量,还有2名教龄丰富的老教师。

2)体育教师学历与专业分布

A高中的高中体育教师分配结构是较合理的,教师学历水平结构能够胜任高中的教学工作。但是教师专业分配不合理,本科学历老师是篮球专业仅1人。在对教师的访谈中,很多非篮球专业老师执教篮球课程,想要提高篮球教学水平无从下手,这是A篮球教学质量较低的关键。由此可知,A高中在教师专业分配上不够系统,篮球专业的师资匮乏。

2.篮球场地器材

近几年来的经济有很大的发展,高中学校的体育设施也在进一步完善。在A高中的调查中,通过计算《江西省普通高级中学基本普通办学标准》中篮球场生均面积标准约为1.25m2,A篮球场符合省内普通高中标准。篮球则仅为34个,而每个班级人数至少有50人以上,不能够满足学生上课需要。

3.篮球课程开展情况

由于场地器材较匮乏的原因,篮球课程都比较少。所以仍有27.4%的学生对现有课程的开展不满意,需要应对学生的意见进行相对应的调整。在与学生的交谈中了解,观察学生篮球课上课情况,发现大部分学生上篮球课比较积极,但是老师的篮球内容较为基础,主要以篮球基础技术为主,场地器材的匮乏让篮球课程缺少游戏等环节,课程较为枯燥。在对教师访谈中,非篮球专业教师则认为,他们在篮球教学有很大难度,对篮球的教学方面了解较少。这说明学校在课程开展和教师教学上还需改进,可在教师的专业技能、师资力量、课程评价、课堂效果等方面提高。场地器材也需要更新,以便课程的各个环节的顺利进行。

(三)影响A篮球运动开展的因素

1.篮球课程教育

在A高中的调查中,学校没用针对校园篮球项目所设计的教学目标,体育教师只是根据年级时段的课程需要开展相关教学,篮球课程较少。A高中因为场地器材匮乏,导致篮球课程大部分环节无法顺利开展,这也是在篮球课程教育中严重影响学生失去对篮球运动兴趣的主要因素。

2.师资力量

通过对A高中体育教师的教龄、教学经验、专业、学历等,教师基本素质情况进行的调查,总体上可以满足基本教学需要,但仍有很多不足之处,如教师的专业技能培训需要提高,还不能满足校园篮球在高中开展的需求。

3.安全因素

从对校领导的访谈中得知,校园篮球活动的开展首先需要确保学生在运动中的安全;体育教师要随时注意场地中学生的安全,对某些突发安全事件要立即采取救助措施,并向学校汇报。

4.场地器材

在实地调查中发现,A高中的场地器材不足以满足比赛训练要求,在下雨期间,学校篮球场地设施不能满足学生使用和篮球教学,对此教师表示对自己学校场地设施不满意,大部分器材不能够满足学生在教学中的使用。A高中的篮球场地,有几处地方凹凸不平、细沙满地、缺少打理修整,对于学生进行篮球运动非常不安全。篮球有些也破损严重,场地器材的缺陷,严重影响着A高中校园篮球的发展。

5.家庭认知

篮球乃至整个体育运动在大部分学生家庭中都被认为是对学习无用的,在对家长访问中,家长大部分都不支持孩子参与体育锻炼及开展多项篮球活动。由于学生家庭重视文化课学习,导致学生迫于压力也不得不重视文化课学习。在体育教师访谈中,教师们的回答都有很好的建议,出台政策、完善法律等,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应该是转变家长对体育运动、体育教学的思想观念,要想顺利发展就必须取得家长的支持与认可,这样才能有效地开展校园体育活动,学校与老师没有家长担心的顾虑,才能更加顺利进行。

6.生理因素

从问卷中发现,相比于男生,女生参与篮球运动的人数较少,在高中时期,男生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都较女生强,特别对于身体碰撞激烈、易受伤、竞技需求高的运动,身体素质和运动技术尤为重要,所以女生在篮球运动上都比男生要逊色许多,因此女生参与人数少,且学校缺少女子相关的篮球组织和适合女生的篮球活动项目。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在对家长访问中,家长大部分都不支持孩子参与体育锻炼及开展多项篮球活动。文化课被家长认为是最重要的,对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都不重视,只要孩子顺利进入大学就足够,这种认知与态度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以及学习都带来一定压力,也是校园篮球发展被限制的关键。

2.A高中校园篮球发展具备较好的普及性,学生对篮球有兴趣但开展条件不足。由于平常学习任务沉重,课间时间有限,致使缺乏参加运动。A高中篮球课程不够系统,学生篮球受教育时间少、程度差,缺乏篮球课程和篮球组织性活动。

3.A高中篮球场地器材数量缺乏,不能满足学生课余的篮球运动需要,篮球场地全为外场,恶劣天气对篮球有很大影响。场地器材的治理较差,缺乏定期修护与更换。

4.A高中体育教师年龄构造较合理,多以青年教师为主,篮球专项教师偏少,教学工作沉重,一人授多班多级,专项分配不均,篮球教师专业培训少。

5.开展校园篮球必须在安全的前提下,学生应做到打篮球时能注意自身安全,不去伤害他人,课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6.从问卷调查中发现,大型球类运动中女生参与度都不高,学校女生参与篮球人数少,建立与女生相关的篮球组织与活动,促进学生全员参与校园篮球是关键。

(二)建议

1.建立多种方式与家长沟通合作,促进家长重视体育锻炼。向学生家长发放有关篮球的宣传单,让家长进一步了解篮球。在学校组织篮球比赛邀请学生家长参加,组织家长们在赛后参加友谊赛,让家长能真正接触、了解、感知篮球。

2.改善篮球课程安排,注重学生篮球兴趣培养。在课程方面尽量与文化课错开,建议学校充分利用场地优势,开展多种篮球有关的课程与活动,优化课程结构,以年龄和技术作为课程教学的层次分化,增加学校篮球课程效率,促进A高中篮球运动的普及和推广。

3.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完善场地器材建。在资金不足时,学校可以与当地企业合作,便于为场地器材建设提供资金运转。在场地器材建设方面,学校应借鉴国外校园篮球的先进管理,同时对场地器材设置进行完善,根据《中学体育器材设施的配备目录》的标准要求,合理的配置相关的场地资源。

4.增强体育师资专业队伍建设,适当引进更多篮球专项教师,加强对教师培训的机会,提高篮球教学质量和训练教学水平。建设相关的校园奖励机制与升学机制,带动人才的流入和避免人才的流失。

5.注重学生体育安全意识培养,降低体育活动风险,学校也应建设健全学校体育安全管理制度,对学生开展篮球安全教育课程,保障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

6.建立女生相关篮球组织与活动,促进学生全员参与校园篮球。校园应积极开设女子篮球队和啦啦队等篮球组织,并配备专业老师指导,将篮球文化也融入女生运动群体中,促进校园篮球文化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校园篮球篮球运动器材
校园篮球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研究*
论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及规律
青少年篮球运动推广与发展路径研究
AV TOP 100!2020-2021年度优秀影音器材推荐榜简评
生灵月赛优秀作品
鞍山市第五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浅析校园足球振兴对校园篮球的影响
“健康中国”对校园篮球的启示
高校校园篮球联赛的社会学分析